特朗普亲口爆料,美国想要的TikTok,中国本来都打算卖了,只要他一松口,15分钟就能完成交易。但在被中方口径“打脸”后,特朗普又给自己找了台阶下。
特朗普
日前,据美媒报道,特朗普在“空军一号”总统专机上告诉记者,中美此前已经就出售TikTok一事达成一致,尽管还没签署协议,但是中国已经同意出售。他说:“只要美国稍微降点关税,中国会在15分钟内同意这笔交易”。
按照特朗普的说法,因为他坚持对中国实施非常高的对等关税,所以中国在最后一刻改变了主意。特朗普以此来说明,关税是非常具有谈判力量的。不过,这只是特朗普的一面之词,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再次将TikTok在美国运营的“最后期限”延长75天。
特朗普意在向外界表明,该交易已获得现有投资者、新投资者、字节跳动和美国政府的批准,就等中国政府点头了。不过,特朗普的这种说法,很快遭到了字节跳动与中国外交部的驳斥,称这是美方的“单方面臆测”罢了。
TikTok
特朗普试图营造“中方妥协在即”的假象,向中国施加压力。因为美方始终未能找到,既能强占TikTok、又不引发法律争议的“合法路径”。所谓“中国本打算出售”,更像是为延期找借口,掩盖美方所处的谈判困境。
此外,特朗普提出“用降低关税,换取TikTok出售”的交易逻辑,存在根本性缺陷。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每年影响约350亿美元贸易额,而TikTok美国业务的估值,高达500-800亿美元,且其用户数据与算法价值,难以用金钱衡量。
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打压TikTok,但至今未提供任何证据,反而被曝出美国用户数据本就存储于甲骨文服务器。美方这种“欲加之罪”,意在通过政治手段,扼杀中国科技企业竞争力,维护美国在数字霸权领域的垄断地位。
字节跳动
TikTok事件开创了危险先例,任何成功挑战美国科技霸权的企业都可能被“系统性猎杀”。欧盟已开始审查中国新能源车数据安全,日本则加大对半导体材料的出口管制,全球科技产业链面临“阵营化”分裂风险。特朗普拿关税当武器,本就不符合国际社会的共识,但特朗普却以此为傲。
现在,特朗普也面临骑虎难下的局面,TikTok在美国拥有1.7亿用户,若强行封禁可能引发选民反弹,且联邦法院此前已多次裁定类似禁令违宪。但是,如果不能收购TikTok,在美方看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将无法牵制中国高新科技的发展。
外交部回应
当然,不能排除中美双方达成“表面和解”的可能性。比如,美企通过复杂股权架构“名义收购”TikTok,但实际控制权仍归属字节跳动。
但是,不论是哪种方案,难以满足特朗普“彰显胜利”的政治需求,且可能被中国法律认定为“变相技术出让”。
美国现在是不达目的不罢休,摆明了要拿到TikTok。对中国而言,坚守“企业自主决策+法律平等保护”原则,才是破解美方围堵的终极答案。目前,中国尚未公开承诺允许出售,也对美国关税进行了反击。在这种情况下,TikTok被允许出售的可能性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