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前言
在上个月,美国拥有3700万粉丝的知名网红“甲亢哥”来到了中国。
凭借着真实无剧本的直播内容,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的真实面貌。
可就在旅途中,一个当“翻译”的700万网红却引发了争议。
不仅在央视的中被打码,人设也崩塌,被骂“吃着中国饭还砸中国碗”,更是一周掉粉20万。
那么他到底做了什么惹了众怒?是“无心之举”还是“别有用心”?
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章结尾,文章部分内容有润色,请读者理智阅读
«——【·700万的大网红·】——»
说的这个网红就是李美越。
2023年底,李美越靠着穿着“东北大花袄”西装以及戴墨镜行走在巴黎、伦敦等国际大都市街头的超模形象正式在国内走红。
那时候的李美越绝对可以称得上是“超级大网红”了,热度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甚至就连“让东北大花征服全世界”的词条也一直稳居热搜前列。
而李美越也靠着“东北大花袄”粉丝量成功在短短几个月内飙升到了700万,成为平台炙手可热的顶流之一。
那时候他的商业价值简直让人难以想象,光是一条20秒以内的短报价就高达30万元!
不光如此,他还创立了自己的网红公司,包揽了很多业务,赚得盆满钵满。
但网红更新迭代的速度有多快大家也都清楚,再加上李美越的内容也没有什么创新,很快他就被众人遗忘了。
而成功顶替了他的位置的正是最近爆红的“甲亢哥”,而他自然也将重新翻红的机会押在了“甲亢哥”的身上。
«——【·灾难性表现·】——»
2025年3月,拥有3700万粉丝的美国顶流网红"甲亢哥"开启了中国之行。
这位以夸张表情和疯狂行为走红的国际网红,每到一地都能引发粉丝狂热追捧。
对李美越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通过各种关系运作,他成功挤掉了其他竞争者,成为甲亢哥中国行的"随身翻译",希望能借助这股东风让自己的事业更上一层楼。
但这次合作却成了李美越人设崩塌的导火索。在陪同甲亢哥进行的一系列直播活动中,他的表现堪称灾难。
首场直播在上海市中心一家高档理发店进行,一头脏辫的甲亢哥想在中国做一个新发型。
而理发师在看到甲亢哥的发型后立刻给出了专业的意见。称甲亢哥的头发结构复杂,一旦解开后就很难恢复原状了。
但没想到这么简单的几句话,作为翻译的李美越也没有翻译好。
他告诉甲亢哥:"他说你的头发太脏了,不愿意给你做发型。"
这种恶意歪曲立刻让现场气氛变得尴尬,甲亢哥明显流露出不悦,而理发师则一脸茫然,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离开理发店后,情况变得更加糟糕。在前往下一个地点的车上,李美越突然用英语问甲亢哥:"你想认识一些Chinese chicks吗?"
当甲亢哥明确表示拒绝后,李美越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在评论区辩解称"chick就是女孩的意思,有什么问题吗"。
更令人震惊的是,面对沿途热情迎接的中国粉丝,李美越对着直播镜头用英语评价道:"这些粉丝太吓人了,不像正常人。"
而此时甲亢哥却摇下车窗,友好地向粉丝挥手致意,两人的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些画面被直播出去后,立刻在网络上引发轩然大波。
网友们纷纷指责李美越不仅翻译水平低下,更严重的是其言行中透露出的对中国粉丝和中国女性的轻蔑态度。
"chick"一词在英语中常带有对女性不尊重的意味,而将热情的中国粉丝描述为"吓人"和"不正常",更显示出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与精心打造的人设完全不符。
«——【·虚伪道歉·】——»
随着舆论持续发酵,李美越的社交平台账号开始大量掉粉。
数据显示,从3月28日到4月3日,他的粉丝数量从770.34万骤降至752.2万,一周内流失超过18万粉丝。
面对汹涌的批评声浪,李美越在4月1日发布了一段道歉,试图挽回局面。
中,李美越一脸严肃地表示:"部分博主曲解了我的原意,我一直做的是中国文化出海内容,不可能故意毁坏中国形象。"
他将自己的不当言行归咎于"节目效果"和"文化差异",声称是因为与甲亢哥的互动方式导致了误会。
对于理发店事件,他表示给店家带来了尴尬,对此感到抱歉;对于使用"chick"一词,他解释称自己从小在美国长大,习惯用这个词称呼女性,并无贬义。
但这段看似诚恳的道歉中却暗藏玄机。有眼尖的网友发现,李美越在中做了一个特殊的手势——在越南文化中,这个手势代表着"失败者",带有明显的羞辱意味。
作为美越混血(此前他一直自称中美混血),李美越不可能不知道这个手势的含义。这一细节被曝光后,网友们更加确信他的道歉毫无诚意,只是在舆论压力下的权宜之计。
更讽刺的是,央视《新闻周刊》在4月5日播出的"本周人物甲亢哥:奇幻中国行"节目中,对李美越的所有镜头都进行了打码处理。
这一官方态度彻底将李美越推向了深渊。到4月7日,他的粉丝数量已跌至731.7万,10天内流失近40万粉丝。
同时,多方申请注册的"李美越"商标也均被驳回,它的商业价值几乎归零。
«——【·光环褪去后的反思·】——»
李美越事件的发酵过程揭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在互联网时代,精心打造的人设可能在一夕之间崩塌。
他曾经依靠对中国文化元素的商业化运作获得巨大成功,却在关键时刻暴露出对这些文化内涵的真实态度——不过是牟利的工具而已。
当他在国际网红面前表现出对中国粉丝的轻蔑、对中国女性的不尊重时,那些曾经支持他的观众感到被彻底背叛。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事件中,甲亢哥的表现反而赢得了中国观众的好感。当李美越歪曲理发师的意思时,甲亢哥表现出明显的不悦。
当李美越用不当词汇提及中国女性时,甲亢哥立刻表示拒绝;面对中国粉丝的热情,甲亢哥始终保持着友好态度。
这种反差让观众更加清楚地看到,问题不在于文化差异,而在于李美越个人的品行和职业操守。
李美越的翻车也给网红行业敲响了警钟。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许多网红热衷于打造各种人设吸引粉丝,却忽视了作为公众人物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特别是那些依靠特定文化元素走红的网红,更应该言行一致,真正尊重和爱护自己所传播的文化。
李美越事件表明,观众不会永远被表面的光鲜所蒙蔽,当真实面目暴露时,再完美的包装也会在瞬间土崩瓦解。
从曾经的700万粉丝顶流,到如今被官方打码、被观众抛弃的"过街老鼠",李美越的跌落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这场闹剧最终证明了一个简单道理:在互联网时代,靠虚假人设获取的成功,终究抵不过真实品行的考验。而那些"吃中国饭砸中国锅"的行为,最终只会让自己成为被唾弃的对象。
信息来源:九派新闻
环球网
杭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