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之后,蒋介石的健康状况急转直下。过了1975年春节,他已经感觉到自己时日无多。
就在生命进入倒计时的时候,蒋介石找到了曾经的CC系特务头子~陈立夫,并交给他一项绝密任务。
而陈立夫在听到蒋介石的要求后,是大惊失色,因为蒋介石竟然要他向毛主席转达自己的最后心愿。
那么,这就奇怪了,一直执着于“反攻大陆”的蒋介石在临死前,为什么要联系毛主席?
他这最后的心愿到底是什么?
而在这心愿的背后,难道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
渊源
先讲个冷知识,毛主席和蒋介石是亲戚。
没想到吧?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别急,往下看。
江门市有个名叫清漾的小村子,这个小村子有上千年的历史。最近,这里的热度持续提高,原因是这里有个毛氏宗族,而毛主席则是清漾毛氏的后裔。
在明末清初的时候,清漾毛氏的后裔有一支迁徙到了湖南,成为毛主席的先祖,而另一支则迁到了浙江奉化。
发现什么了吗?
没错,这一支就是迁徙到了蒋介石的老家,而蒋介石的原配毛福梅正是这一支毛氏的后裔。
毛福梅(中)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毛主席和蒋介石可以算是远房亲戚。
再讲个冷知识,蒋介石曾经把毛主席指定为自己的接班人!
更没想到吧?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据说,在“西安事变”之后,蒋介石回到了南京,一帮人赶快来祝贺他顺利脱险。蒋介石呢,就问他们如果自己有什么意外的话,会提名谁来当自己的接班人。
于是乎,有人说是孔祥熙,有人说是程潜,还有人说是汪精卫。而蒋介石则一直摇头。这下,大伙儿全呆住了。
此时,蒋介石说出了自己的首选。
是谁呢?
白崇禧!
对此,很多人都大感意外。而接下来,蒋介石的提名更是令所有人瞬间“石化”。
是谁呢?
当然就是毛主席了。
事实上,这个传闻有很大的可信度,毕竟,在毛主席和蒋介石较量了10年之后,蒋介石还是很佩服这位对手。而且,他还曾悬赏20万大洋,要毛主席的命。
借用一句话:对一个对手最大的尊重,就是斩尽杀绝。
说完此话之后,蒋介石自己肯定也没想到,在10几年后,毛主席确实成为了新中国的领袖,而他自己却只能到台湾“南狩”了。
下面,再说说第三个冷知识,那就是在朝鲜战争后,两岸就已经开始接触,商谈和平统一之事。
1956年初,我党中央通过秘密渠道,给蒋介石捎信,提出两岸完成统一大业。蒋介石也动心了,然后就找到和两党关系都不错的曹聚仁先生作为牵线人。
曹聚仁
1956年10月,毛主席在接见曹先生的时候,告诉他可以到蒋介石在庐山的别墅和蒋介石的老家去看看。
离开北京后,曹先生就到庐山和溪口走了一圈,看到“美庐”、蒋介石的故居和祖坟都受到了良好的保护,并拍了很多照片。随后,他给蒋介石写信,介绍了和毛主席、周总理的会谈情况,并附上了照片。蒋介石在收信后,十分高兴,是感慨万千,并请曹先生向毛主席转达自己的谢意。
毛主席在得知蒋介石的反馈后,大方地表示如果两岸携手,可以把庐山作为蒋介石回大陆后养老的地方。1959年,毛主席在庐山开会时,看到工作人员准备把蒋介石手书的“美庐”二字抹掉,赶忙进行了阻止。
蒋介石在得到这个消息后,更加感激毛主席,同时,也把这事儿记下了。
很多人更不知道的是,在1964年,两岸曾有过一次秘密通航。周总理亲自安排,将蒋介石的一位亲属送到了台湾。
蒋介石对此的反应可以用“感激涕零”来形容。
那么,周总理到底把谁送到了台湾呢?
携手
蒋介石曾经有个秘书叫汪日章,在解放后,他留在了大陆。
1963年,汪日章在蒋介石老家遇到了一位晚景凄凉的老人,叫蒋妙月。说起这个老太太,可不是一般人,因为她不但是蒋介石的姑妈,还是蒋介石的救命恩人。
想当初,在1913年,讨袁运动失败,蒋介石也上了北洋政府的通缉名单。为了避祸,蒋介石就藏在了蒋妙月家里。而蒋妙月则变卖家产,力挺这位远房的侄子东站再起。
等蒋介石发迹后,他也没忘了这份恩情,经常会带着厚礼回乡看望这位姑妈。后来,老太太因为年事已高,且故土难离,便没跟着蒋介石到台湾。
算起来,汪日章和蒋妙月也是亲戚。1963年,汪日章在得知丈夫早逝,女儿又远嫁的蒋妙月晚景凄冷后,便于1964年初给周总理写信,希望政府能照顾一下这位老太太。
百忙之中的周总理在收到信后,十分重视,亲自安排专人把蒋妙月接到上海,并通过秘密渠道与台湾取得了联系。
1965年,96岁的蒋妙月在女婿的陪同下,乘飞机飞往台北。两岸也随她此行,打破了多年的相互隔绝。当时,蒋介石携宋美龄专程到机场迎接,然后把这位姑妈接到台北,并朝夕陪伴,直到老太太入土为安。
对此,蒋介石对我党是感激涕零,并联系曹聚仁来继续推进两岸的统一事宜。
同年,周总理托曹聚仁向蒋介石转达了我党提出的、关于国共第三次合作的“1纲4目”。在此基础上,两岸经过多次努力,就统一问题达成了6大协议。同时,蒋介石也把“美庐”的事儿写了进去,并得到我党中央的批准。
然而,随着“特殊时期”的到来,两岸的这次携手只能暂时搁置,但并不是终止。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在接见他时,毛主席很巧妙地提到蒋介石是“老朋友”。而蒋介石很快就得到了这个消息,并思考了很长时间。
当时,随着中美破冰和田中角荣访华,我国在世界上的外交空间越来越大,蒋介石则陷入了十分孤立的境地。在此局势之下,蒋介石开始纠结,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而就在此时,我党方面主动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不但举行了纪念“2·28”的活动,廖承志同志也出面讲话,重提两岸统一大业,并欢迎台湾朋友到大陆探亲、访友和考察,同时,他也强调大陆也会保证大家的安全和行动自由。
廖承志
对此,蒋介石十分佩服毛主席的博大胸怀,但仍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原因无他,只因过去的牵线人~曹先生已经在1972年当年去世了。
1972年7月,蒋介石得了重感冒,并转成了肺炎,医生们好不容易才控制住他的病情。
8月初,蒋介石搬进荣民医院进行疗养,结果在半路又出了车祸。从那以后,蒋介石的身体状况是每况愈下,基本进入了退休状态。
1975年初,蒋介石又得了肺炎,肺炎又诱发心脏病,病情是一天比一天重。
在春节后,自觉时日无多的蒋介石对家乡更加怀念,于是就叫来了陈立夫,并交给他一项秘密使命。
遗憾
蒋介石想要陈立夫做什么呢?
原来,他要陈立夫通过秘密渠道给毛主席捎个信,希望能邀请毛主席到台湾访问!
陈立夫
而他不知道的是,毛主席的身体在当时也已经不行了。
对于这位“老朋友”的邀请,毛主席既欣慰,又无奈,他知道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可能看不到祖国的统一。但是,毛主席请来再次复出的邓小平同志,并叮嘱他要尽快实现两岸间的“三通”,同时,领袖也嘱咐邓小平同志可以代表自己到台湾访问。
在此期间,心急火燎的陈立夫还在香港报纸发表了一篇文章,公开向毛主席、周总理等我党领导人发出访台的邀请,并表达了对两党能再次携手的希望。
1975年3月,毛主席下达指示,我国政府特赦了所有在押的国民党战犯,并给其中的很多人安排了妥帖的工作和生活,对于希望离开大陆的人,我党态度也是“来去自由”。
同时,为了两岸统一大业,毛主席请出了德高望重的章士钊先生。当时,章士钊先生已经是92岁高龄,身体也不好。但得知毛主席的重托之后,老爷子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作为两岸桥梁的重担。
章士钊
然而,蒋介石已经没有时间了。
1975年4月5日,也就是清明节的当天。一早,蒋经国就到蒋介石的床前,给老爹问安。令他惊讶的是,蒋介石当时并未躺在床上,而是坐在轮椅上,还面带久违的笑容。
爷俩在谈了一会儿话之后,蒋经国准备离开。在他转身时,蒋介石嘱咐道:“要好好休息”。
那一刻,蒋经国突然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当晚8点半,当蒋经国再次探望蒋介石时,蒋介石的病情已迅速恶化。11点20分,蒋介石开始心力衰竭,医生们虽然全力抢救,但也回天乏力。
11点50分,蒋介石与世长辞,享年88岁。
而在下一个月,也就是1975年5月,在周总理的悉心安排之下,章先生在秘书、医生、护士、警卫、保姆,甚至还有厨师的随行下,飞抵香港。然而,在联系到国民党方面后,章老先生却因为积劳成疾,于7月1日在香港病逝。
转年,毛主席、周总理相继逝世。两岸统一终成老一代领导人心中永远的遗憾。
素材来源
上游新闻丨周恩来读了蒋介石的密信,立即把一人秘送台湾
浙江新闻丨毛泽东族谱故事趣谈:蒋介石发妻也是毛氏后裔
中国新闻网丨晚年毛泽东和蒋介石的统一梦
中国经济网丨蒋介石晚年密约毛泽东访台
人民网丨蒋介石谈接班人时语惊四座:“我要提毛泽东!”
环球人物丨两岸“密使”曹聚仁给毛泽东与蒋介石牵线搭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