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一过,春风中便多了些许的暖意。走在初春的紫禁城,落英缤纷,生机盎然。此时,清沁优雅的玉兰早已缀满了枝头,在红墙黄瓦间,更显高雅气质,仿佛仙人遗落在世间的珍珠,令人驻足凝视。
图源:微博@故宫博物院
谈及春色满园,世人多感叹“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烂漫,然而在庄严肃穆的紫禁城中,空谷幽兰般的玉兰花更像是开启紫禁城全年赏花季的钥匙,由它开始,紫禁城的花期将逐宫绽放。
图源:微博@故宫博物院
“兰之幽雅,宜缀岩阿”,在御花园的假山间、古柏旁,常有玉兰依石而生,恰如枯木逢春般,让古板的山石也平添了些许禅意情调。
玉兰花品格也不拘于此,正如《孔子家语》所言:“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那份君子的高洁与隐逸情怀也成了无数文人的寄托,化作根植于文人精神世界的图腾符号。
图源:微博@故宫博物院
同时,玉兰花骨子里是温柔的,恰如美人脸上的淡妆,装点着早春的紫禁城。这份温柔与德化窑白釉相得益彰,如下图这件瓷器,从瓶口处蜿蜒而下的树枝上,开出朵朵玉兰花,不需额外再加色彩装点,白釉的原本颜色与玉兰的气质更为契合。
图源:微博@故宫博物院
玉兰花的美不限于绽放之时,娇羞含苞时也同样令人喜爱。“木笔年年纪岁华”,同满树的玉兰相伴,一同感受初春,陪一朵玉兰花苞绽放。恍惚间,再回头看向来时的路,“岁岁年年人不同”,那个相伴成长的人,是否依然在侧相守?
图源:微博@故宫博物院
“色与玉同洁,香将兰共芳”,古人巧思,取玉兰之“玉”,海棠之“棠”,牡丹之“富贵”意象,共同组成“玉堂富贵”的美好意象。
将牡丹与玉兰这两种反差极大的花放在一起,是相互衬托,也是相互成全。如下图这件棉袍上的纹饰,正是因为有牡丹在先,才更显玉兰那君子美玉般的高洁,也正是有玉兰在下,才放大了牡丹的雍容华贵,值得一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图源:微博@故宫博物院
京城的早春的脚步走得更快一些,相伴玉兰盛放于宫廷的花也更多,让游玩紫禁城的游客有了更多的观赏选择。“一木不成林,一花不成春”,紫禁城的春花已经开好了,正等待您来观赏!
图源:微博@故宫博物院
本文内容以官方及网络资料为基础,在细节创作上适当地发挥了一些联想和创造。
【小提示】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仅为配图表达。如有问题,请私信联系【松兰书社】小学士说明,万分感谢。转载文章需经【松兰书社】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