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年前,工业革命的浪潮开启,人类踏上了科技发展的高速路。随着不断探索,我们构建起了相对发达的科技文明体系。而这一切的核心驱动力,便是能量。



能量,就像一把万能钥匙,没有能源的开发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持续更新,人类科技便无法落地实践。它为动力系统注入强大的活力,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出行方式。在古代,人们出行基本靠步行,即便借助马车,速度也十分有限。受此限制,古人的活动范围被极大压缩,想要踏遍地球各个角落,几乎是天方夜谭。

直到科技时代的到来,各类交通工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从最初简单的自行车,到如今风驰电掣的飞机,速度越来越快,地球也变得越来越 “小”。这些交通工具的迭代升级,背后离不开强大的动力系统,而这一系统的高效运行,则依赖于能量的合理利用。

20 世纪中叶,在能量的助力下,人类成功突破地球引力的束缚,迈向浩瀚宇宙。离开地球后,我们才真正领略到宇宙的浩瀚无垠,与之相比,地球宛如沧海一粟。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传统的距离和速度单位已无法满足需求,于是,光年和光速这两个新术语应运而生。



光年,作为距离单位,指光以每秒约 30 万公里的速度在一年时间内传播的距离;光速,则成为衡量宇宙速度的标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表明,有质量的物体速度只能无限趋近于光速,而无质量的光子、电磁波,其速度则恰好为光速,难以实现超越。

这一理论让我们在宇宙探索中遭遇了巨大的困境。



即便以光速飞行,我们的探索范围也仅仅局限于太阳系周边,更别说探索整个银河系乃至广袤宇宙了。然而,面对宇宙的浩瀚,人类对外星文明的探寻从未停止。

从宇宙的庞大尺度以及 138 亿年的漫长演化史来看,外星文明的存在具有极大的可能性,这一点在科学界基本达成共识。尽管目前我们尚未在太空中发现外星文明飞船的踪迹,但在地球上,科学家通过考古发掘,发现了一些疑似与外星文明相关的线索。



地球拥有 38 亿年的生命史,人类诞生至今也有数百万年。

在文字尚未出现的远古时代,人类通过在岩壁上绘制图画,记录重要信息,并传承给后代。在印度的一处山洞里,科学家发现了一幅距今一万年前的壁画,画面中不仅有远古人类形象,还描绘了疑似飞船的物体以及两个身着类似宇航服的生物。这一发现,引发了人们对外星文明曾造访地球的猜测。事实上,类似的证据在其他地区也有发现。

倘若远古时期外星文明真的来过地球,那么他们是如何跨越遥远星际空间的呢?外星文明若想进行星际旅行,宇宙飞船无疑是必不可少的工具。那么,这些外星飞船究竟采用了何种动力系统?



首先,可以排除外星飞船来自太阳系的可能性。

自人类走出地球,便对太阳系展开了全方位的观测。研究结果表明,除地球外,太阳系中并未存在其他智慧文明星球。尽管金星和火星曾被怀疑在很久以前可能是宜居星球,但进一步研究发现,即便属实,那也是数十亿年前的事了。

如此一来,外星文明只能来自太阳系以外的星系。

在宇宙中,恒星之间的平均距离超过数光年,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系统 —— 比邻星,与我们相距 4.2 光年。



以 1% 的光速飞行,抵达比邻星需要 400 年;若速度提升至 10% 光速,仍需 40 年。这样的速度,即亚光速,目前人类还难以企及。经过观察和研究,科学家发现比邻星系属于三合星系统,其环境不利于生命星球的形成。

目前已知的与地球环境极为相似的类地行星,距离地球少则几十光年,多则几百、几千光年。即便飞船速度无限接近光速,完成这样的星际旅行,也需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漫长的星际旅行,不仅耗时久,而且宇宙环境复杂恶劣,充满各种未知的风险。



由此推断,外星文明若能顺利抵达地球,其星际旅行耗时必然不会太长,这就意味着飞船速度需要超越光速。

那么,超光速飞行是否真的可行?答案是肯定的。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提出了时空扭曲的概念,而这一现象在宇宙中确实存在,这为超光速飞行提供了理论依据。事实上,宇宙的膨胀速度就超过了光速,同时,科学家也观测到宇宙中部分粒子因时空扭曲而实现超光速运动。



既然外星飞船能够来到地球,那么他们很可能掌握了超光速技术。在众多设想中,曲速驱动理论备受关注。曲速驱动的原理并不复杂,通过扩张飞船后方的空间,压缩飞船前方的空间,形成一个前缩后涨的扭曲空间,让飞船包裹在空间气泡之中。



在这种状态下,飞船本身相对静止,而是空间气泡以超光速向前推进,类似于在地球上冲浪,冲浪者和冲浪板本身不动,依靠海浪的推力前行。曲速驱动以爱因斯坦相对论为理论基石,空间扭曲程度越大,飞船超光速的速度也就越快。

尽管曲速驱动原理看似简单,但要实际制造出能驱动飞船的空间气泡,需要极为强大的能量。只有拥有足够的能量,才能实现大幅度的空间扭曲。宇宙中的一些粒子之所以能够超光速飞行,正是因为强大的能量爆炸致使空间扭曲,从而带动粒子超越光速。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的曲速驱动。



然而,要人为制造这种空间气泡,实现可控的空间跳跃,所需的能量水平远超我们的想象。

目前,我们尚不清楚这究竟是何种量级的能量。或许,在实现可控核聚变之后,我们能尝试借助这种能量来突破空间限制。倘若不行,就需要探索更为高级的能量模式,如反物质能量、暗物质能量等。



可以确定的是,如果外星飞船能够跨越星际抵达地球,那就说明他们在能量应用方面至少达到了核聚变的水平,甚至可能已经掌握了暗物质和暗能量的使用方法。

当然,截至目前,人类尚未确凿发现任何外星飞船的存在。地球上频繁出现的不明飞行物,究竟是真实存在,还是源于人们的错觉,它们是否真的来自外星文明,依然是未解之谜 。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