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冷热不均

在各大医院的门诊大厅,经常能看到这样鲜明的对比:老医生的门诊前大排长龙,患者们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只为挂上那一号;而年轻医生的门诊,前来就诊的患者却寥寥无几,显得格外冷清。这种直观的患者选择差异,反映出的是患者对年轻医生深深的信任危机,也为年轻医生的成长之路蒙上了一层阴影。

近日,在某知名三甲医院,前来就诊的患者李大爷表示:“我这病看了好多年了,一直都是找经验丰富的老医生,心里踏实年轻医生嘛,总感觉不太靠谱,不敢轻易尝试。”像李大爷这样的患者不在少数,他们普遍认为老医生见多识广,对各种病症都更有办法,而年轻医生缺乏经验,难以让人放心。


这种信任差异,给年轻医生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一位刚入职不久的年轻医生无奈地说:“每天坐在门诊,看着寥寥无几的患者,心里很不是滋味。我也知道患者不信任我,但我真的很想有机会证明自己,可连展示的机会都没有。”在医疗行业,临床经验的积累对于医生的成长至关重要,然而患者的不信任,让年轻医生难以获得足够的实践机会,成长速度受到严重影响。

在医疗资源分配过程中,存在着诸多潜在的不合理与不公平因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年轻医生面临的困境。

从医院层面来看,资源往往更多地向资深老医生倾斜。在设备使用上,先进的检查设备、高端的手术器械,老医生拥有更多的优先使用权。例如,在一些大型医院,最新引进的高分辨率影像设备,预约名单中老医生的患者占比极高,年轻医生的患者想要使用该设备进行检查,常常需等待许久,甚至可能因资源紧张而无法如愿安排。同样,高端手术器械方面,年轻医生为患者预约使用的比例也很低。(原因有两点,其一,年轻医生门诊患者基数本就少,直接导致预约使用高端器械的机会随之减少;其二,由于患者对年轻医生缺乏信任,病情复杂、需使用高端手术器械的患者往往倾向于选择老医生,致使年轻医生接触到的多为病情相对简单的患者,自然无需动用高端手术器械。)

在学术资源方面,老医生凭借其在行业内的地位,更容易获得参加国内外高端学术会议、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的机会,这有助于他们持续更新知识、提升专业水平。相比之下,年轻医生在这方面机会寥寥,知识更新速度受限,在专业竞争中逐渐落后。

从患者资源分配角度而言,由于患者对老医生的信任,大量患者集中涌向老医生门诊,使得老医生门诊患者数量严重饱和。而年轻医生门诊则门可罗雀,患者资源极度匮乏。这种患者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导致老医生工作负荷过重,难以对每一位患者进行细致、深入的诊疗;年轻医生却因缺乏患者,无法在实践中积累足够经验。

经验的积累是需要时间的

面对这一困境,各地网友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发表看法。有网友认为:“患者信任老医生是人之常情,但也不能一竿子打死所有年轻医生。年轻医生接受的教育更新,掌握的知识更前沿,说不定能带来新的治疗思路。”也有网友表示:“医院应该多给年轻医生一些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成长,同时加强对年轻医生的宣传,让患者了解他们的优势。”

不少老医生在面对这一现象时,也有着自己深刻的工作感悟。有着30多年临床经验的张医生感慨道:“我理解患者们的选择,大家都希望能把病看好,自然更倾向于找经验丰富的医生。但年轻医生是医疗行业的未来,他们有着无限的潜力。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也面临着患者的质疑,可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才能成长。现在的年轻医生知识储备丰富,接受新事物快,只要给他们机会,一定能成为优秀的医生。”

另一位资深老医生王医生也说道:“在我看来,经验固然重要,但医学在不断发展,年轻医生在新技术、新理念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我们老医生应该多和他们交流,互相学习。而且,患者的信任是可以慢慢建立起来的,年轻医生要沉得住气,用耐心和责任心去对待每一位患者。”

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医院已经开始尝试采取措施来改善这一现状。一些医院推行了“导师带徒”制度,让经验丰富的老医生与年轻医生结成对子,老医生在临床实践中给予年轻医生指导和帮助,同时,鼓励年轻医生参与疑难病例的讨论和会诊,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和自信心。还有医院加大了对年轻医生的宣传力度,通过医院官网、公众号等渠道,介绍年轻医生的专业特长和学术成果,增加患者对他们的了解。

然而,这些措施的效果仍有待时间检验。从行业数据来看,根据一项针对全国多家医院的调查显示,年轻医生门诊患者数量占比普遍较低,平均仅为20%左右,且这一比例在过去几年中并没有明显的提升趋势。这说明,要解决患者对年轻医生的信任危机,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年轻就意味着不被信任吗?

其实,年轻医生也有着自身的优势。他们接受了系统的医学教育,掌握了最新的医学知识和技术,对一些新型疾病的认识和理解更为深入。而且,年轻医生精力充沛,擅长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并能敏锐地倾听患者的诉求。在一些发达国家,年轻医生在医疗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通过团队协作,与经验丰富的医生相互配合,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那么,在患者信任危机下,年轻医生的成长之路究竟在何方呢?一方面,年轻医生自身要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和培训,积累临床经验,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医院和社会也应给予年轻医生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医院要完善培养机制,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指导;社会则要加强对年轻医生优势的宣传和就诊偏好的引导,改变患者对年轻医生的固有看法。

“老医生门诊一号难求,年轻医生门诊遇冷”这一现象背后的信任危机,是年轻医生成长路上的一道难关,但也是医疗行业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为年轻医生开辟出一条广阔的成长之路,让他们在医疗领域发光发热,为患者带来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