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4月7日电,外交部发言人林剑4月7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有外媒记者提问,我们注意到,中方近日发布的对美关税反制声明,并没有提到要和美方进行谈判。那么,在什么条件下,双方才会举行谈判呢?中美领导人是否会在近期就此事举行会谈?
林剑主持外交部例行记者会
林剑表示,你提到关于对话的具体问题,建议向中方的主管部门进一步了解。我们已多次强调,施压和威胁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中方将坚定维护自身正当的权利。
延伸阅读
自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全面加征关税后,不少美国民众纷纷在网上搜索哪些商品会因关税涨价,“我该在关税实施前买什么”、“我该抢购什么”等关键词成为搜索引擎热搜词,不少美媒也根据相关信息给民众列出了“购物清单”。在这些清单里,“中国”成了一个绕不开的关键词。
图为“谷歌趋势”工具相关搜索结果截图
自4月2日至今,在谷歌搜索平台,“我该在关税实施前买什么”、“关税实施前应该买的东西”以及“买在关税实施前”等关键词搜索频率激增(见上图),多家美媒的报道也列出了可能因关税导致涨价的商品类别,“中国”一词几乎贯穿始终。
4日,美国《新闻周刊》列出了10种会因关税价格上涨的商品,其中智能手机、家用电器、服装、玩具这四类商品主要依赖“中国制造”。
美国《新闻周刊》列出了10种会因关税价格上涨的商品
而在美国福克斯新闻3日的报道中,除了上述4类商品外,报道还提到美国使用的大量木材、建筑用电子器材等设备也大量从中国进口。
图为相关报道截图
有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制造”占据了美国总进口份额的21.2%,这些产品大多为美国人日常常用商品,这使得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将严重影响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今日美国》以苹果手机为例称,若整个生产线都将关税增加的成本计算进最终售价,美国消费者将面临苹果手机涨价40%的困境。
据美国广播公司5日报道,美国消费者正因关税开始“疯狂囤货”,为了躲避关税提前下单的汽车购买者导致美国3月份汽车销量飙升11.2%,一些美国消费者甚至举债“抢购大件”。(梁由之)
美股市值两天蒸发6.6万亿美元、对冲基金迎来疫情以来最大规模的担保资金“追缴”……从所谓“解放日”到“市场崩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动的“对等关税”攻势让全球金融市场风声鹤唳,更拉响美国经济衰退警报,摩根大通、高盛等均下调了对美国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
“特朗普现在要对经济负责。”美国《华尔街日报》日前批评称,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短短几天内”就扭转了美国经济发展的前景。该报4日的社论批评,“关税这一昏招,完全是特朗普的责任”(the tariff blunder is his alone)。特朗普一旦挑起了这场战争,就要为美国今后的物价、就业和经济发展问题负总责。
“让人想起疫情”
据英国《金融时报》4月5日报道,在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引发全球市场抛售后,由于持有资产价值大幅缩水,多家对冲基金接到了银行的追加保证金通知(margin call),系自2020年新冠疫情初期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中国对特朗普的“霸凌”关税进行了猛烈反击(资料图)
报道援引知情人士说,发出通知的包括几家华尔街大型银行。据悉,当地时间4日上午,一些负责向对冲基金提供贷款的美国银行主经纪商(PB)团队早早就来到办公室,召开全体会议,为向客户发出大量追加保证金通知做准备。
“利率、股票和石油大幅下跌……正是全盘波动的广度(导致了追加保证金的规模)。”一家美国大型银行的PB业务高管说,并表示这让其想起了疫情初期几个月的市场剧烈波动。另一名美国大型银行的PB业务高管表示:“我们正在积极联系客户,让他们了解他们整体账簿(的风险)。”
特朗普2日宣布所谓“对等关税”措施,招致国际社会严厉回应,全球市场随之出现动荡。追踪美国500家最大企业的标准普尔500指数暴跌4.8%,创下自2020年疫情冲击经济以来的最差单日表现。原油与高收益企业债券也遭到大幅抛售。
摩根士丹利PB部门最新发布的周度报告显示,3日是美国多头/空头股票策略对冲基金自2016年有数据记录以来表现最差的一天,平均亏损达2.6%。报告称,当天对冲基金的股票抛售规模,几乎可以与2023年美国地区银行危机和2020年疫情时相提并论。
从行业来看,抛售主要集中在大型科技股、人工智能概念股(如软件、芯片)、高端消费品及投行板块。受抛售影响,对冲基金的净杠杆率——即通过借贷撬动投资的程度——降至18个月新低,仅为42%。报道指出,部分基金为了降低风险,已经提前削减股票持仓、降低杠杆水平,否则损失可能更加惨重。
值得注意的是,传统避险资产黄金4日也意外大跌2.9%。《金融时报》说,市场分析认为,这可能是投资者被迫出售黄金资产,以筹措资金应对追加保证金的要求。
美国“血色将至”
过去几天,特朗普的“对等关税”给全球资本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道琼斯市场数据显示,在4日、5日短短两个交易日内,美股市值便蒸发约6.6万亿美元,创下有史以来最高纪录。从1月17日,即特朗普正式宣誓就职前的最后一个周五以来,美股已经跌掉约11.1万亿美元。
特朗普宣布关税以来,美股三大指数大幅下跌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制图
不少美媒担心,这将对美国经济前景构成压力。4日,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显示,美国3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22.8万人,失业率维持在4.2%的较低水平,好于预期。“但在特朗普口中的‘解放日’之后,世界发生了变化。”美国《华尔街日报》6日感叹,仅仅几天,美国经济预期就从稳健增长转向有衰退风险。
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布鲁斯·卡斯曼(Bruce Kasman)3日发布一份名为“血色将至”的报告,将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概率从40%上调至60%。报告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同比萎缩0.3%;而此前预期为增长1.3%。报告还认为,明年美国失业率将升至5.3%。
《华尔街日报》提到,有专家认为,尽管当前数据还不足以预测经济将陷入技术性衰退(通常定义为连续两个季度GDP萎缩),但这并不意味着民众不会感受到衰退的痛苦。“实际消费可能极其疲软,人们的感受可能比GDP数据所显示的还要糟糕。”野村首席经济学家戴维·塞夫(David Seif)说。
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估测,“对等关税”将使美国平均有效关税税率从2024年的2.5%提高到约22.5%。加上特朗普2月和3月出台的关税,这将在短期内将价格推高2.3%,相当于普通家庭的购买力下降3800美元。实验室经济学主任厄尼·特德斯基(Ernie Tedeschi)说,这将使美国第四季度GDP增速同比降低约0.9个百分点。
报道说,这也让美联储陷入两难境地,因为以往经济放缓通常伴随着通胀回落,从而为降息腾出空间。但如果冲击本身就是由价格上涨所引发,经济下滑的同时通胀却可能上升,就会形成滞涨。
《华尔街日报》分析,如果这波通胀只是短暂的,美联储或许还能如市场期待那样降息救市。但如果企业与消费者对未来通胀持续高企形成预期,美联储就可能迟迟不敢行动,等到经济疲软的迹象非常明显时再降息,但届时可能已经为时过晚。
“美联储束手无策,我认为不太可能采取货币政策支持措施。”普徕仕集团首席美国经济学家布莱丽娜·乌鲁奇(Blerina Uruçi)说,“我确实认为,如果我们希望今年避免经济衰退,我们必须依靠美国消费者的韧性和吸收这种冲击。”
然而,报道指出,相比美国一度陷入“技术性衰退”的2022年,当前的美国劳动力市场已经明显走软,低收入家庭的财务状况吃紧,贷款违约率也在不断攀升。此外,特朗普正在削减联邦岗位与合同支出,国会共和党人正在协调减税和缩小预算赤字的目标。如果财政紧缩计划继续推进,可能进一步拖累美国经济。
在《华尔街日报》看来,特朗普就要为如今的经济负全责。他或许会责怪美联储,但关税政策的失策完全是他自己的责任。
美股的暴跌也受到中方反制措施影响,特朗普还倒打一耙指责起中方。《华尔街日报》4日社评认为“中方当然要顾及自身情况,他们希望特朗普和美国也感受到痛苦”。这次,特朗普更无法“甩锅”美联储或前任拜登,因为“公众知道现在的问题是特朗普的经济”。
“贸易战很容易开始,但一旦报复开始,就很难停止。特朗普先生发动了这场战争,他要对物价、就业和经济增长的下一步负责。”《华尔街日报》写道。
与在俄乌等问题上表现出的鲁莽、无能和一厢情愿相同,特朗普在宣布“对等关税”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最糟糕的情况:中国做出远超美国预期的强势回应。
中国这波回应措施,覆盖了关税、不可靠实体清单、出口管制、反垄断调查等多个领域,综合运用了关税工具与非关税工具,对美国的单边贸易霸凌措施进行了系统性的反击。
中国公布的对美关税反制系列措施 作者自制
很显然,中方对特朗普采取的关税霸凌措施是有认真准备的预案的,而且,从现在的情况看,大概率是挑选其中偏向于强硬的政策组合,进行系统和全面的报复与反击。这可以看作是中方对美博弈策略全面趋向于对等以及强势的体现。
同样地,从特朗普的反应——在社交媒体上故作镇静地大喊大叫——来看,美方此前并没有形成一套成熟有效的预案,来回应中方可能采取的强势判断。
从特朗普的经济-金融团队来看,商务部长是个比特朗普更加一厢情愿且善于自我催眠的大嘴,财政部长稍微好点,但是能够想出来的方法也非常有限,而且很显然没法在特朗普出台不靠谱的“俺寻思”方案时给出实质性的阻断意见,只能用类似“不要报复”之类的片儿汤话,说些有的没有的。
美国资本市场的反应是非常直接的:用全面的下挫,来表示对特朗普强势关税政策的不信任。美联储主席的反应,进一步支撑了这种对于特朗普关税政策的不信任与不支持。关税的效果及作用机制,都是教科书上说透了和讲烂的大道理。特朗普不是神仙,没法改变经济、贸易和金融的客观规律。
在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后,美国股市连续两天遭受重创,周五美股三大股指跌幅均超5% 图为近5日道指走势
而且,更加重要的是,特朗普本人的知识体系与认知结构的缺陷,再度暴露无疑:他根本分不清2025年的美国和2018年的美国,有什么本质性的区别。
贸然启动的全面关税大棒,不仅对经济产生了冲击,而且显然是绑定了特朗普个人政治声誉的豪赌。但显然,第一波下去,在最关键的中国方向,出现的是特朗普团队最不希望看到的强势反弹。这种反弹会让特朗普政府陷入尴尬的境地:
如果硬撑,大概率其他国家和地区,会采取实质性的跟进措施,形成更大的压力;
如果不硬撑,马上改,不说美国国内政治会怎么反弹,特朗普大统领本来就并不真的非常坚强的内心,估计在泽连斯基大闹白宫、普京丝毫不给面子,胡塞武装与航母编队打得有来有回,中国大陆收拾赖清德之后,再度遭遇重大创伤。(此处可以不用憋着笑)
鲍威尔的话说得很清楚了,现在这种情况下的美国经济,没法长期承担强硬关税博弈带来的压力,“滞胀”这个折了福特、卡特,还差点搭上个里根的怪兽,从现有美方各种分析来看,已经在地平线上隐约可见了。
鲍威尔讲话内容
虽然依靠健康保健等服务行业提供的非农就业,特朗普在美国最新的就业报告中还能找到一些自我打气的理由,但是与非农新增就业同步增长的失业率,结合股市的表现,以及汇率市场美元的下挫(理论上高关税应该拉高美元汇率),显然各种美国经济即将或者正在面临衰退威胁的信息,正在持续不断地涌现。
和美国不同,中国对于回应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是有充分准备的;无论是政策工具的完善,还是心理与认知层面的准备,都在这一轮的强势反应中,得到了比较全面的展示。
现在球已经踢回到美国一侧,是选择理性反应,确保不要让美国经济面临某种断崖式下挫的风险,还是为了特朗普的脸面,继续坚持强硬最终交换某种无法挽回的长期重挫,甚至提前引爆一场比肩2008年的危机,选择权在白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