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晓霞是当代著名作家路遥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中的女主人公之一,是《平凡的世界》中一个理想化的人物形象,她代表着自由、平等、知识和爱,她的存在照亮了那个平凡的世界,也让读者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和理想的力量 。
田晓霞出身于干部家庭,生活在较为富足的城市中,因家庭条件好,在她身上并没有感受过如孙少平般农村子弟的吃不饱、穿不暖的窘迫生活,可良好的家风和父亲的耳濡目染,在这个城市女孩身上不仅没有一点市侩气息,反而拥有朴实、善良、阳光、大方的优良品质。
田晓霞思想超前,远远跨越了所处的时代,对于世间万物,她拥有一套与众不同的见解,不被世俗的标准所束缚。面对种种社会现象,她始终坚守内心的评判尺度,不随波逐流,不盲目屈从于大众的看法。
这种独立思考的精神,在那个思想相对保守、观念趋于同化的时代,显得格格不入。但也正是这份独特,让她宛如沙漠中的清泉,珍贵而难得,为周围的世界注入了一股清新而有力的思想新风。
对于田晓霞的人物性格分析,并不能脱离小说主线人物孙少平。
当孙少平因同乡兼同学田润生替姐姐田润叶捎话,去田润叶二爸、时任县革委会副主任田福军家吃饭时,田晓霞在自己家里第一次见到了孙少平。面对衣着寒酸的孙少平,她不仅没有带着有色眼睛看孙少平,反而热情地和他打招呼,与他亲切交谈。
之后在学校里,田晓霞见到了因机缘巧合参加了文艺宣传队的孙少平,再一次的相逢,两人站在礼堂的角落,亲切的聊了起来,当田晓霞得知孙少平要在宣传队表演节目,可演讲稿有点平淡后,就当即拿出笔,逐词逐句认真修改,在田晓霞的精心润色下,孙少平的演讲稿焕然一新,最终在宣传队的表演中获得成功。这段经历,让田晓霞与孙少平的情谊更加深厚,两颗年轻的心离的更近了。
此后,两人在高中时代的联系一直没有间断,高中毕业时,田晓霞给孙少平留下地址,鼓励孙少平继续坚持学习,保持读书和思考的习惯,不要成为一个世俗的农民。
高中毕业后两人的人生道路虽然截然不同,但并没有使他们分道扬镳,孙少平回到农村后,在劳作之余,常写信给田晓霞分享劳动艰辛、对未来的迷茫,还有读书感悟。田晓霞每次都认真回信,交流书中观点,畅谈大学生活、城市见闻,两人思想碰撞频繁,虽身处不同环境,却靠信件维系着紧密联系,感情也在字里行间悄然升温。
孙少平从双水村教师岗位上被解聘后,因对外面世界的向往,不甘于农村生活,就离开双水村到黄原城做揽工汉。偶然机会,他与田晓霞在黄原街头重逢。看到辛苦劳作的孙少平,她心疼又敬佩。此后,田晓霞常去工地看望孙少平,给他带书和生活用品,陪他聊天。在艰苦的打工生活中,孙少平从田晓霞那里得到慰藉与支持,两人相处时的默契和情感的交流,让爱情愈发浓烈。
黄原城的揽工经历让孙少平识了更复杂的社会,揽工的不稳定和高强度,让他意识到需要一份相对稳定且能体现自身价值的工作,他听闻煤矿招工,认为这是一个能通过劳动换取报酬并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通过曹书记的帮助,将户口从双水村迁到黄原市,从而使孙少平顺利报了名。
孙少平成为煤矿工人后,已成为记者的田晓霞去煤矿看望他,田晓霞不介意煤矿艰苦环境,与孙少平一起漫步矿区,分享彼此的梦想与担忧。在一次深情的交谈中,他们正式确立恋爱关系,约定不管未来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守这份感情,携手走过人生。
在煤矿上班的孙少平,一直苦苦等待田晓霞与他约定的见面,却等来了她在参访中为救落水女孩而不幸遇难牺牲的噩耗......。
在爱情方面,田晓霞勇敢而坚定。她和孙少平之间有着巨大的阶层差异,但她丝毫不为所动,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自己的爱情。她欣赏孙少平的坚韧、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情,她与孙少平的相处,是平等的灵魂交流,他们一起探讨书籍、畅谈理想,相互鼓励着成长。她会为孙少平带来外界的书籍和消息,开阔他的视野,也在精神上给予他支持,成为孙少平奋斗路上的强大动力。
作为一名记者,田晓霞敬业且富有使命感。她深入抗洪前线,不顾个人安危,只为获取最真实的新闻,为受灾群众发声。她的勇敢和担当,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显得尤为耀眼。她的这种行为,不仅仅是出于职业的本能,更是她内心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然而,田晓霞的结局令人惋惜,她在洪水中为救落水孩童而牺牲。她的死,不仅是孙少平爱情的终结,更是理想的破灭。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她的死也升华了她的形象,她用生命诠释了善良与勇敢,成为了永恒的精神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