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韩国宪法法院一锤定音,通过了对尹锡悦的弹劾,把这位上任还不到两年的总统直接赶下台了。这场由尹锡悦自导自演的“戒严闹剧”,算是画上了一个句号。而尹锡悦也成了继2017年朴槿惠之后,韩国第二个被弹劾下台的总统。
说起来,尹锡悦这次栽得不冤。韩国宪法法院认定他发动紧急戒严、派军队进国会、下令抓捕政治人物,这些行为都严重违反宪法。简单说,就是这位总统想学“独裁者”那一套,结果玩脱了。
不过,别以为被弹劾下台,尹锡悦就能拍拍屁股走人,回家喝茶养老了。他被罢免后,立马失去了总统豁免权,得老老实实以普通老百姓的身份接受刑事审判。早在今年1月26日,韩国“共同调查本部”就以涉嫌发动内乱罪把他拘留起诉了。接下来,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已经定好日子,4月14日要开第一次公审。
按照韩国法律,发动内乱可是重罪,主犯最高可判死刑,就算只是参与谋划也得坐牢至少5年。1997年,韩国前总统全斗焕就是因为这个罪名被判刑的。所以尹锡悦这次要是罪名坐实,搞不好要在牢里度过余生。
值得一提的是,尹锡悦下台了,总统位置不能空着啊。韩国法律规定得很清楚:总统因为弹劾缺位后,得在60天内提前举行大选,选出新总统。比如,2017年,朴槿惠3月10日被弹劾罢免,本来定在年底的大选直接提前到5月9日。当时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文在寅靠着41%的得票率,稳稳当上第19届总统。
这次尹锡悦4月4日被弹劾下台,外界算了算,新一届大选大概会在5月底到6月初举行。果不其然,尹锡悦下台才3天,韩国政府就初步敲定6月3日为大选日,准备在8日的国务会议上正式拍板。
也就是说,从现在算起,离大选还剩不到俩月,候选人登记5月10日就得开始,留给朝野两党推选候选人的时间也就一个月左右。这么紧的档期,谁能接替尹锡悦坐上总统宝座,自然成了所有人关注的焦点。
那么问题来了:谁能接替尹锡悦当总统?从目前的民调来看,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的党首李在明是最热门人选。最新民调显示,51%的韩国人希望政权更替,只有33%的人想让执政党继续干。
具体到人选支持率,李在明以33%遥遥领先,第二名是现任雇佣劳动部长官金文洙,才9%。其他人比如国民力量党前党首韩东勋、大邱市长洪准杓、首尔市长吴世勋,支持率都只有可怜的4%。
李在明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对华政策比较务实。要知道,尹锡悦这两年可没少得罪中国:加入美国主导的"芯片四方联盟"、支持台湾问题上的美国立场、跟日本搞"雷达共享"等等,这些操作都让中韩关系遇冷。相比之下,李在明主张要平衡中美关系,不能把所有鸡蛋都放在美国的篮子里。对华政策上,他更倾向于“和气生财”,不想把关系闹僵。他多次公开表态,韩国跟中国是近邻,经济上互相依赖,瞎折腾只会两败俱伤。他认为韩国应该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既要维护跟美国的同盟关系,也要保持跟中国的经贸往来。
不过,李在明想当总统还有一个大坎要过。他现在还卷入了一个违反《公职选举法》的官司。虽然3月26日首尔高等法院二审判他无罪,推翻了一审的判决,但最高法院还没有做出终审判决。
如果终审判他有罪,李在明就会失去被选举权,也就没法参选总统了。所以现在,大法院的判决时间和总统选举的具体日期,都可能对韩国的政治走向产生重大影响。
说白了,韩国现在面临两个关键时间点:一个是李在明案件的终审判决,一个是总统选举。如果终审赶在候选人登记之前判决,而且判李在明无罪,那他基本就稳了。但如果判决时间拖到选举之后,或者判他有罪,那韩国政坛就要变天了。
从更大的格局来看,这次韩国总统之争不仅关系到韩国内政,还会影响到东北亚的地缘政治格局。如果李在明上台,韩国的对华政策很可能会有重大调整,不再一味追随美国。这对于希望在中美之间玩平衡的韩国来说,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不过,现在说这些还为时尚早。毕竟韩国政坛向来擅长制造戏剧性,搞不好接下来还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