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景明,翠柳含烟,又是一年清明时。彭李街道以“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为契机,精心组织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明实践活动,吸引着各族群众踊跃参与。大家相聚一堂,借传统习俗传情达意,用双手创造美好,在文化交融中奏响民族团结的和谐乐章,共同开启一段难忘的清明文化之旅。
清明香囊传情,共承民俗魅力
4月2日,滨城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非遗制香技艺传承人刘翠翠老师,走进彭李街道为民社区,开展清明节“香囊制作”活动。活动现场,各族群众踊跃参与,刘老师生动讲解“清明佩香囊”的古老习俗,其承载的驱邪避瘟与美好祈愿,是各族人民共有的千年文化记忆。随后,戴老师阐释“家和”香囊设计理念,并细致示范制作技巧。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各族群众围坐一起,老手技艺娴熟,新人专注认真,大家相互交流、共同协作。现场香料飘香,在欢声笑语中,一个个饱含春日气息与民族团结情谊的精巧香囊顺利诞生。此次活动让各族群众深入领略传统手工艺魅力,增进了彼此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交流,有力促进了民族团结。
巧手生花童趣,共品清明文化
4月2日,彭李街道大河社区联合街道社会事务办公室,紧扣清明节,开展“巧手生‘花’童趣满满”活动,吸引众多各族儿童热情参与。工作人员借助精心准备的动画课程,为孩子们讲述清明节由来与习俗,以诗词吟诵传递节日意境,让传统文化润泽各族儿童心灵。在轻松的“泡泡糖”游戏里,孩子们互动频繁,欢声笑语打破隔阂,拉近彼此距离。随后,工作人员指导孩子们用彩色折纸创作,面对困难,大家互帮互助,最终都完成了冰淇淋折纸作品。此次活动,既弥补了各族儿童传统文化知识的欠缺,又增进了他们的友谊,促进了民族团结。
非遗剪纸传承,共绘民族华章
3月28日,北海社区联合滨州职业学院开展“非遗传承 妙剪生花”剪纸活动,50 余名各族群众踊跃参与。滨州职业学院专家张琳教授、付茂政博士讲解剪纸历史渊源,现场示范折叠、裁剪技法,指导居民创作特色花朵纹样。居民们在老师指导下掌握技巧,完成精美作品。活动设置知识问答环节,加深居民对剪纸艺术的理解。此次校社合作活动,为各族居民提供接触传统艺术的机会,传承非遗文化,巩固了民族团结。
通过“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活动的开展,将各族群众紧密相连,营造了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未来,彭李街道将秉持初心,持续挖掘资源,开展形式更为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舞台上大放异彩,不断续写民族团结“邻聚李”的精彩篇章。
记者 王慧慧 通讯员 冯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