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

菲律宾杜特尔特被逮捕案的“反转”进度之快,已经远超菲当局的想象。

现在各种突发情况都在考验小马科斯的耐心,一步走错可能会进入监狱。

此时菲律宾前总统赶来中国,中菲关系是否会出现改善?

马科斯突然对华采取滋扰打击动作,中方应该如何应对?



当前距离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被抓已经过去了三周时间。

原本想依靠这种“外在手段”打击政敌家族的小马科斯,没想到很快就听到了几条不好的消息——杜特尔特案有望迎来转机。

首先是在参议院和他“过不去”的亲姐姐伊梅·马科斯,在3月下旬发布对杜特尔特被捕事件的合理性调查,以及审议是否违宪。

当时还有很多人认为这是马科斯家族在一唱一和拖延时间,没想到在3月底调查报告火速出炉,明确认定逮捕事件不合法,严重侵害杜特尔特的权利。

这对于参与逮捕事件的人来说,很可能会是他们被定罪送往监狱的敲门砖,也促使小马科斯火速撇清关系称“不知情”。



第二件事是杜特尔特的律师团公开表示,已经掌握了“令人信服”的关键证据,将阻止国际刑事法院审判杜特尔特。

现在距离国际刑事法院审判日期还有五个多月,目前还不清楚其律师团拿到了什么可靠的证据,但各方认为比之前的“管辖合法性”异议更具说服力。

国际刑事法院准备了上百页的证据文件,也一定程度上说明有人在暗中推动对杜特尔特的起诉,双方正在角力。

第三件事是小马科斯当局的态度有了很大改变,在上周对外表态“不承诺执行对杜特尔特家族财产的冻结令”

因为根据ICC的条款规定,如果对嫌疑人进行批捕起诉,那么所在国是有权进行财产查封的。

现在杜特尔特的女儿莎拉竞选需要资金,如果小马科斯进行冻结对己方很有利。

关键时候他们突然宣布放弃了冻结权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证明菲当局的“心虚”,想缓和矛盾。



菲律宾总统府官员克莱尔·卡斯特罗当众表态,声称“菲律宾现在仍然不会承认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

联想到在3月中旬,小马科斯曾当众叫嚣“如果国际刑事法院需要,我们就配合将杜特尔特的盟友全部逮捕送过去”。

到现在低头承认ICC不具备管辖权,态度可谓是天差地别。

不过菲律宾媒体提醒,小马科斯必然还是在对杜特尔特的审判推波助澜,但现在已经转为了“地下支持”。

菲律宾国内还在因为该事件争执不休,菲前总统阿罗约突然来到中国,此举受到了菲律宾媒体的关注。

阿罗约此行是参加博鳌论坛并发表讲话,她表示本来二战后国际社会有两条路可走,但是现在中国走出了第三条路。

阿罗约还呼吁,当前的菲律宾没必要按西方国家的路线来走,而是可以借鉴中国和其他东亚经济体的经验。



当前在小马科斯煽动的反华氛围中,阿罗约的言论可谓是一股“清流力量”,给菲律宾民众找了一条后路。

阿罗约本人在2001年到2010年担任菲律宾总统,在任期间为中菲友谊做出了很大贡献。

她积极和中国开辟“贸易转换外交”。

先是大力引进中国投资,让中国企业参与菲律宾基础设施建设,如公路、桥梁、港口等项目;

然后促进菲律宾的香蕉、芒果等农产品得以大量进入中国市场,为菲律宾农业出口找到很大市场。

最关键的是,在处理南海争端时,阿罗约秉持务实态度,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避免将争议扩大化和国际化。

此举使得南海地区保持了多年稳定,一直到阿基诺三世上台之后才被打破。



这次阿罗约来中国发表讲话,目的自然不是给小马科斯的受众听的,而是给菲律宾国内真正的务实派官员听的。

中国的制造业发展对菲律宾有很大推动意义,比如RCEP生效后,中菲关税减让进一步释放贸易潜力。

菲律宾对中国绝大部分商品实施零关税,覆盖塑料制品、纺织品等领域,而中国则扩大对菲矿产品、植物油脂的进口准入,双方同时互惠受益。

中国的崛起证明,现代化并非西方模式的专利。

菲律宾若能在借鉴中国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国情进行制度创新,有望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这些需要菲律宾来“学习”

但对于小马科斯来说,是根本不会做的,他们反而走上了完全相反的道路,甚至对在菲的中国人和企业进行打击。



近段时间菲律宾执法机构针对在菲中国公民及机构的盘查与滋扰事件频发达数十起,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一个原因就是小马科斯要打“强硬牌”。

通过执法行动制造对华对立情绪,既能迎合部分选民诉求,又可削弱其他政党势力——比如杜特尔特家族长期以对华友好为政治标签。

在4月1日,中国方面也发布了安全提醒。

提醒在菲中国公民密切关注当地社会治安形势,切实加强安全防范和应急准备;减少不必要外出,远离政治集会和人员密集场所;遵守当地法律法规,提防落入安全陷阱和圈套。

这再度说明政治原因才是菲律宾政府屡屡挑衅的根源因素。

然而数据不会骗人,在中菲贸易逆差扩大,香蕉、芒果等农产品对华出口受阻直接影响数十万农户生计的情况下,马来亚银行预计菲比索将会跌至新低。。

这种政策与利益的背离,导致马科斯政府在中期选举中民调暴跌,充分证明了发展只靠喊口号不行,国家经济跟不上说什么都没有用。



参考资料

《“菲律宾并没有法律义务逮捕杜特尔特”》环球时报

《外交部:中国驻菲律宾使馆已发布安全提醒》央广网

《菲律宾执法部门骚扰中国的人员和机构,中方能否证实此事?外交部回应》环球时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