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关于美国国会参议员戴恩斯访华一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3月21日下午在例行记者会上应询表示,中方欢迎戴恩斯参议员访华,也欢迎包括国会议员在内的美国各界人士访华。关于戴恩斯此访是否将为中美两国领导人会晤做准备,毛宁表示,中方一贯认为,中美关系保持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美国蒙大拿州参议员史蒂夫·戴恩斯在社交平台上宣布了他将访问中国的消息。
史蒂夫·戴恩斯(资料图)
戴恩斯在美国共和党内颇具影响力,长期活跃于美国政治舞台,和前总统特朗普关系紧密。此次访华前,戴恩斯公开表示,希望能增进美中友好贸易关系,助力美国更多商品出口到中国。为啥他会有这样的想法呢?这和美国当下的经济状况脱不了干系。拿2024年的数据来看,美国对外贸易逆差达到了数千亿美元之多,其中对华贸易逆差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美国部分政客就想着通过扩大对华出口,来扭转贸易逆差的局面,戴恩斯的这番言论,正是反映了美国部分政治势力的诉求。
然而,戴恩斯的访华之行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顺利推进。在他结束访华的时候,留下了两句强硬的话语。第一句,他引用特朗普的言论,要求中方马上行动,阻止芬太尼类药物流入美国,宣称要终结这类药物对美国民众的影响。第二句,则是警告中国,如果不阻止芬太尼流入美国,中美在关税问题以及双边关系问题上,很难展开对话。
但实际上,在芬太尼管控这个事儿上,中国早就展现出了十足的诚意,也一直在积极作为。早在2019年,中国就成为了全球第一个正式把芬太尼类物质整类列入管制的国家。从法律法规的制定,到执法监管的各个环节,中国都构建起了一套严密的管控体系。就拿海关部门来说,他们持续加大查验力度,在2024年,海关就破获了多起涉及芬太尼类物质的走私案件,有效地拦截了相关非法物品流入国际市场。而且,中国还积极和国际社会合作,分享芬太尼管控的经验和技术,在国际禁毒合作当中,发挥着建设性的作用。
史蒂夫·戴恩斯(资料图)
反观美国,自身在毒品治理方面存在着严重的漏洞。美国国内毒品消费市场极为庞大,滥用药物的现象泛滥成灾。这背后的根源,是美国社会深层次的问题,比如说部分人群精神空虚,毒品预防教育做得不够,医疗体系在成瘾治疗方面也存在短板等等。美国不去从自身找找原因,却一味地指责中国,把芬太尼问题政治化,这背后其实隐藏着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从经贸角度来看,美国在贸易问题上,对中国施压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特朗普执政时期,美国单方面对大量中国输美商品加征高额关税,税率一度高到25%甚至更高,这严重扰乱了正常的贸易秩序。中国被迫采取反制措施,两国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双方的企业和消费者都遭受了不小的损失。如今戴恩斯又拿芬太尼问题当筹码,妄图在经贸谈判当中,迫使中国让步,让中国购买更多美国商品,开放更多市场,以此来缓解美国的贸易逆差。但这种把经贸问题和禁毒问题捆绑在一起的做法,既不合理,也不公正。
中美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经贸关系那是紧密相连的。过去几十年,中美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给两国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也推动了经济的增长。中国一直都是美国农产品、能源等商品的重要出口市场,美国企业在中国也获取了丰厚的利润。要是因为美国不合理的要求,导致贸易关系持续紧张,那损害的可不仅仅是两国的利益,还会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造成冲击,进而影响世界经济的复苏进程。
特朗普(资料图)
再看看特朗普所说的,不“打”可以,但中方必须答应一个条件。这所谓的条件,大概率也是围绕着美国自身的利益诉求,无论是经贸方面,还是在国际事务话语权等方面。但中国一直以来都秉持着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与各国的友好合作。对于美国不合理的要求,中国绝不会轻易妥协。
此次戴恩斯访华匆匆结束,还留下强硬言论,深刻反映出中美关系的复杂性。美国部分政客真应该摒弃错误观念,用平等、理性、务实的态度,和中国展开对话与合作。在经贸领域,双方理应通过建设性的谈判,遵循市场规律和国际贸易规则,妥善地解决分歧;在禁毒等全球性问题上,应该加强合作,而不是相互指责,共同去应对挑战。期待美国能够正视现实,回归理性,切实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轨,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这才是符合两国人民以及世界人民共同利益的正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