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自5月2日起终止从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输美小额包裹,即价值低于800美元包裹的免税待遇。这已经是自特朗普盯上中国小包裹之后,第三次修改相关政策。
直观地说,根据特朗普的要求,未来中国想美国寄出的每件包裹,都需缴纳其价值30%或25美元的关税。在6月1日之后,更是要提高到50美元,并要求承运人向美国海关提交详细申报并缴纳保证金。这是特朗普继2月暂停政策后的“重启”,表面理由是“填补贸易漏洞”,实则剑指中国跨境电商企业,意图削弱其价格优势,保护亚马逊、沃尔玛等美国本土零售商。
之前为什么特朗普会2次反悔这一关税政策,很大程度上来说,是美国没有足够晚上的系统来全面运营和检测海量包裹的信息处理。在前一次侦测颁布之后,美国海关方面直接瘫痪,人手不足,又缺乏信息化辅助手段。而现在,美国重启这一政策,是否意味着白宫已经得到了一个完善系统,我们不好判断。但可以肯定的是,对中国的伤害范围还是很大的,尤其是一些依赖国际小商品市场的制造业。美国约25%的中小电商依赖“小额豁免”政策从中国直邮商品,而美国消费者依赖中国跨境电商的核心原因是“低价高效”。
当然了,也必须指出的是,特朗普的“小包裹新政”本质是零和思维的延续,试图通过关税壁垒维护“美国优先”,却忽视了全球供应链的复杂性。对中国而言,这种打压反而成为挣脱依附、强化自主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