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原计划4月2日与贝莱德集团完成交易,但至今还没有动静,媒体报道称交易被推迟。但从最新的消息来看,交易再次发生变化,并未取消。
巴拿马总统穆利诺在每周例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称:“港口交易并没有结束。我们一直与三方(两个买家和卖家)保持沟通,一切都表明交易会向前推进。一旦交易完成,我们会得到通知,因为这一决定必须得到巴拿马的批准。”
当天巴拿马市民还拍到一家酒店外出现了大队美军的身影,引发民众疑问。事情发酵后,巴拿马当局才出来解释称,正与美国进行“巴拿马极限2025”联合军演。这次军演由美军南方司令部组织,演习重点是保护运河的安全,防范潜在威胁。
虽然双方的演习已经持续多年,但放在这个微妙的时间点进行,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按穆利诺的讲话推测,他很可能已经在中美之间做出选择。现在恐怕李嘉诚不卖也不行,巴拿马也要强行推进,买不成要变成硬抢。看看接下来,巴拿马当局将怎么操作:
李嘉诚与贝莱德集团交易的核心是位于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他在1997年就取得港口经营权,并成立巴拿马港口公司运营。该公司由长江和记占90%的股份,巴拿马政府占10%的股份。
贝莱德集团与几家公司要以228亿美元的价格,购买巴拿马港口公司90%的股份,以及长江和记在20多个国家的40多个港口80%的股份。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商业交易,完全是由美国政府施压引起。
特朗普上任后多次威胁要收回巴拿马运河,实际上是将矛头对准中国,想遏制中国在美洲的布局。他上任后不久就派国务卿鲁比奥访问巴拿马,当面威胁穆利诺,要做出改变,否则美国将采取一切措施。之后美媒又爆料称,国防部已经制定了军事行动计划。
重压之下,穆利诺不得不宣布退出“一带一路”备忘录,并要对李嘉诚两个港口的经营授权进行审查。穆利诺说完这番话后就开始两手准备:一边美国贝莱德集团出面要买港口,另一边巴拿马当局启动了法律程序。
此后巴拿马两名律师向最高法院提起诉讼,认为两个港口的特许权违反宪法。巴拿马总检察长也表示,授予香港公司经营巴拿马运河两端港口的特许权,因为“违宪”应该被取消。
这本来就是一个非常荒谬的举动,李嘉诚在1997年就取得了港口的经营权,结果在28年后才提出诉讼,显然是受到外力干扰。而据《路透社》报道,巴拿马最高法院即将宣布裁决结果。
交易推迟、联合军演、公布裁决全部凑到一起了,这也预示了港口交易即将迎来摊牌时刻。如果巴拿马法院裁定经营特许权违宪,意味着巴拿马当局将收回李嘉诚的两个港口。事实上,巴拿马收回外国资产早有先例。
加拿大第一量子矿业取得了巴拿马科布雷铜矿的开采经营权,并投资了62亿美元。该矿每年向巴拿马政府支付至少3.75亿美元的特许权使用费,创造了巴拿马4.5%的GDP,每年支付工资达4.43亿美元,还要向巴拿马的社会保障计划提供2亿美元资金。贡献不可谓不大。
但是巴拿马人担心开矿会污染水源,并抢占其他行业的用水,爆发了抗议。最终,巴拿马最高法院裁定合同违宪,导致矿产关闭。这一次,巴拿马最高法院可能会引用该案例,做出对长和不利的判决。但穆利诺必须考虑清楚,这样做带来的后果。
其一、长和必然会拿起法律的武器。一方面在巴拿马国内提起上诉,但考虑到裁决是由最高法院做出,上诉成功的可能性非常有限。另一方面长和可能会提起国际仲裁,寻求赔偿。
潜在的索赔可能包括对投资价值、直至原特许经营权到期日(2047年)的预期利润损失以及法律费用的赔偿 。鉴于这些港口的规模和战略重要性,索赔金额可能高达数十亿美元。国际仲裁对巴拿马来说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其二、对巴拿马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取消特许经营权必然会损害巴拿马的声誉,类似的案例一再发生,必然引发国际资本对投资安全的担忧。此外收回经营权的过渡期间,会导致港口停运,影响巴拿马运河通行效率。
巴拿马运河对巴拿马的GDP贡献巨大(约占4%),而港口是这一经济贡献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港口的中断可能会影响物流、运输和仓储等相关产业 。国际仲裁和巨额赔偿支出的可能性可能会给巴拿马的公共财政带来压力 。
其三、加剧地缘冲突巴拿马自吞苦果。中美博弈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特朗普掀起贸易战对中国加征关税,中国也进行了空前力度的反击。这表明在涉及国家利益和安全的事务方面,中国绝不会轻易妥协,巴拿马的港口也是如此。
巴拿马若做出对长和不利的裁决,也必然损害与中国的关系。目前中国帮助巴拿马修建了大量基础设施,而且运河20%以上的货运来自中国,这给巴拿马带来了巨大的利益。若中国利益受损,这些投资和货运也必然相应地减少。经济衰退必然引发民众不满,最终巴拿马当局也必然吞下苦果。
当然,在巴拿马最高法院做出裁决之前,博弈仍在继续,中国也会坚定地维护自身的权益。此前已有媒体报道,中方派出代表团,访问了巴拿马主要党派。港口交易不仅涉及中国利益,对巴拿马自身利益也有很大影响,在野党派很可能会根据民众意见向最高法院施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