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艺人黄子韬在直播中透露,自己打算做“透明化卫生巾工厂”。

“真的看不下去了,那些赚卫生巾黑心钱的人真的太恶心了。”黄子韬称,自制的卫生巾,同是艺人的妻子徐艺洋已经试了三四款,“不能保证完全没有瑕疵,但绝对干净安全”。



黄子韬表示想做“透明化卫生巾工厂”

据天眼查,除了作为艺人,黄子韬目前还是3家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和7家企业的股东,实际控制企业23家,行业涵盖文娱、传媒、科技等,但尚未卫生巾生产的资质。

关于卫生巾质量问题,不仅有黄子韬的发声。半个月前的“3·15消费者权益日”,央视晚会曝光了河北某纸制品工厂回收残次纸料翻新做卫生巾。厂家以每吨260-1400元的超低价格,从各大卫生巾品牌厂家不合格卫生巾,再从中挑拣出形状完整、没有明显破损或无带有污渍的重新制成廉价卫生巾,流入市面上销售。



河北某纸制品工厂超低价回收不合格产品,翻新包装再售卖

长沙市妇幼保健院妇女群体保健科主任肖亚玲告诉南风窗,“二次加工(的卫生巾),实际上就是不合规的产品,在生产、储存或加工中如果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等微生物的滋生,如果没有再采取严格的灭菌过程,或是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超标的荧光剂、劣质香料,就可能存在微生物超标的风险,继而可能导致细菌或真菌的滋生。”

质量危机蔓延到整个卫生巾行业。随着该工厂的曝光,下游不少知名品牌的卫生巾被点名,其中不乏大品牌。消费者一夕之间惶惶然,据央广网报道,“3·15”晚会播出后,京东平台“医用护垫”搜索量环比激增530%,相关商品销量环比增长320%。

“315”过后,南风窗记者试图联系了一些卫生巾相关纸质行业生产从业者,却都得到婉拒的答复。据其中一位某卫生巾品牌员工称,因近段时间较为敏感,他们不被允许接受任何采访。

一个与消费者卫生健康息息相关的行业,顿时成为黑箱般的存在。

对卫生巾质量的焦虑与担忧,并不是近期才开始的。2024年11月,有消费者发现,卫生巾品牌ABC的长度不达国际标准。紧接着,包括该品牌在内的不少知名大牌,都相继被曝出长度问题,及甲醛、荧光剂、增塑剂、虫卵、致癌物等等质量问题。这些问题也不单单存在于卫生巾,棉条、经期内裤无一幸免。



某卫生巾中发现小虫

从生产环境恶劣到消毒措施不足,从违规回收用料到企业监管漏洞,过去半年,卫生巾行业频频传出令消费者忧虑的消息。

公众人物的主动或被动表态,侧面反映了这份不安。有网友跑到号称“许愿墙”的小米创始人雷军微博下留言,请求对方出手制作卫生巾。3月21日,海尔总裁周云杰开通社交账号后,亦有网友在其视频评论区喊话,恳求让海尔做一款卫生巾品牌。

而更早的一个月前,胖东来售卖的卫生巾“按母婴A级进行了严格审核”消息经网传后,胖东来的卫生巾区域就排起了长队。

消费者对一片卫生巾的要求并不高,不要高颜值,不要特殊效用,只需要干净、安全、长度够用、价格适中。

这与人们对任何一样生活用品的要求都是一样的。



被隐蔽的祸源

“怀疑了一切就是没怀疑卫生巾。”

去年夏天,小芙因阴道炎去医院就诊,感染大概率是因卫生问题。小芙把所有可能性都考虑进去了,包括但不限于饮食习惯、洗澡时用的沐浴露、洗完澡用的毛巾、穿短裤坐过的高铁,但丝毫没有怀疑到月经期间用的卫生巾上。

用药期间,医生建议她使用护垫。小芙先垫了一个月前在网上买的一款“有纯”护垫,一小时后却开始感觉奇痒无比,在换掉卫生巾后,小芙的确没再出现过类似症状。

2月27日,林西在电商平台花38元购买了几包“高洁丝”卫生巾,并在几天后用上了它们。因为之前屯过的用完了,这是她第一次用这种品牌的卫生巾。

然而,开始使用后没两天,林西就察觉到下体发痒,并伴随脱皮等现象。3月10日,她去医院检查,被诊断为阴道炎。因为正好是经期刚结束出现的症状,因此,医生提出,是不是最近忽然更换了贴身衣物或卫生巾。

但由于衣服都是以前穿洗的,此前也从未出现过类似情况,于是,林西怀疑是卫生巾的问题。

她拿着病历到平台上与客服沟通,却由于“不能证明是由产品导致的阴道炎”,被告知拒绝赔偿医药费。但商家同意退款退货。

3月21日,高洁丝通过社交平台联系了林西,要去了她的电话号码和订单号,但一周过去,也没有再后续跟进。

3月26日,记者查看电商平台上林西购买的同款卫生巾品牌,发现商品名字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母婴同源工厂”字样,同时,展示页增加了一张针对CCTV“315”晚会曝光的“声明”:“高洁丝所有设备生产过程中的废品均严格按照规范流程处理,坚决不让残次品流入;高洁丝车间内控微生物标准6倍于国标所有官方正规渠道市售产品均经过100道质检,消费者可以放心使用。”



高洁丝卫生巾在官方微博发布声明

上海某三甲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钱晓蕾告诉南风窗:“由于经期本身抵抗力较弱,子宫内膜剥脱血窦开放的时候,血液本身会成为一个很好的培养基,细菌就容易繁殖,容易发生上行性感染。但大部分人都是在正规超市或商店买的卫生巾,会想到它具有一定的检测标准,所以如果真的出现感染,一般都不会首先联想到是卫生巾的问题。”

而对钱医生来说,在日常门诊中,妇科医生接诊一个存在阴道相关疾病的患者,即便怀疑是卫生巾带来的感染,“第一时间也只会想到是病人的存放问题,之前不会特别想过是不是质量问题。”

原理上,任何直接接触隐私部位的生活用品,如不重视卫生安全,都存在感染风险。钱医生遇到过一位病人,存在反复发作却找不到原因的炎症。沟通过程中,钱晓蕾了解到,因为害怕洗涤和晾晒过程中造成感染,那位病人于是甚至连内裤也不敢穿,改为穿一次性内裤,“但一次性内裤不一定更安全”。

而在今年“315”期间,部分一次性内裤被曝出缺乏杀菌消毒流程、生产间卫生质量不达标等问题。与卫生巾一样,标榜卫生的一次性产品,未必能保证百分百无菌。



一次性内裤生产车间,工人用喷枪往内裤上喷“枪水”——一种强力速干去污剂,以达到去污效果

肖亚玲告诉南风窗,卫生问题带来的妇科炎症,最大的风险是可能诱发其他疾病。“那比如下生殖道感染、尿路感染,包括尿道炎、膀胱炎等等。还有一部分还会携带病毒,可以经过直接接触感染,比如HPV。”

肖亚玲还提醒,女性在选择一张卫生巾时,有几个标准可以参考是否合格:不含芳香/香精味、不易反渗,以及“价格不过分低廉”。此外,囤积卫生巾也可能因受潮、高温直射等环境变化,而导致质量问题的增生。

近半年来,消费者反馈最在乎的卫生巾质量问题,主要集中于长度和pH值两方面。消费者协会的投诉数据显示,2024年,关于卫生巾“虚标长度”的投诉量达235 起,较前一年增长了约40%,且大部分都集中于知名品牌卫生巾。

在当下,卫生巾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判定依据,是《卫生巾(护垫)的国家标准》(GB/T 8939-2018)和《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 15979-2002)。根据标准,“卫生巾和卫生巾护垫的全长偏差指标规定均为‘±4%’”,大部分引发消费者不满的长度问题,都是在这“±4%”的模糊条款上钻了空子。



卫生巾(护垫)的国家标准

虽然芯体长度合规,但总体长度的缩短,会增加使用时侧漏、后漏的风险。不能说不合法,只是并不能如商家宣称的那般完全站在消费者需求角度出发考量。

值得思考的是,当原理上无伤大雅的毫厘之差被首次曝光出来,消费者和商品之间的信任链条被摧毁了。卫生巾不仅是大部分女性的刚需贴身用品,更是女性基本健康甚至生育功能的参与者,因此,需要重建的信任,不仅是消费者之于商品,更是公众之于整个社会对女性群体的健康关怀和意识。



谁买走了廉价卫生巾

据“315晚会”报道,被加工厂低价回收的残次卫生巾,大多会被制成廉价的“三无”产品,流入下沉市场进行销售。

最终是谁买走了这些劣质卫生巾?

2020年8月,“散装卫生巾”第一次跻身公众视线。电商平台上,“100片21.99元包邮”的杂牌卫生巾引发热议,而消费者的一句“我有难处”,让“月经贫困”这个词首度跻身人们视线。



100片21.99元包邮散装卫生巾

用印度纪录片《月事革命》里提到的概念,“月经贫困”指部分女性因受制于经济能力、落后的观念等因素,而无法在生理期获得用于生理期卫生管理的基本物资。

在某电商平台上搜索“散装卫生巾”,100片的价格从9.9元到30余元不等,平均下来每片最低单价不超过1元,不少类似商品的界面,都显示拼单人数为“10w+”。

一款显示已售4万+份的无品牌卫生巾标价50片32元,商品页注明了添加“艾草”芯片,且不知为何向消费者承诺保证“隐私发货”。据客服称,艾草有利于“抑制细菌”。

而这些“三无”散装卫生巾,大多都不会特别指出自己不在“315”或其他曝光质量问题的品牌行列。功能与价格,是它们唯一想要向消费者强调的信息。

作为贯穿女性大半生的生活必需品,卫生巾的质量水平,直接与消费者的经济水平挂钩。过去十年来,全国卫生巾的单价有增无减。根据浙商证券统计,从2016年到2021年六年内,中国的卫生巾销售均价从0.66元/片涨到了0.82元/片。



2016-2021年我国卫生巾销量及均价 /来源:浙商证券

成立于2020年的公益组织“月事骄傲”曾通过调研发现,一片安全、合格的卫生巾市场价大约是1.3元。如果按照女性经期平均5天,每天至少用5、6片卫生巾来计算,一名女性每个月需要花费在卫生巾上的开销,大概不少于30元。

这在城市里可能就是一杯精品咖啡的价格,但在偏远山区里,可能是女孩伙食费的一部分。

“予她同行公益基金”的创始人梁钰每年都会带领团队到西北、西南等山区乡村,对当地的未成年女性进行生理知识讲座、向她们捐赠卫生巾。这些年在乡村调研的经验里,梁钰发现,不少乡镇商铺售卖的卫生巾都是“贴牌”卫生巾,也就是说,“比如有个牌子叫‘ABC’,当地会售卖‘ABG’”。

也有市面上的大牌卫生巾出售,比如,梁钰一次在云南某村镇看见一包“七度空间”日用版,标价17元。而在一线城市的便利店里,同品牌同规格卫生间售价为12元。

梁钰及其团队在支教过程中发现,一些山区女孩直到今天还没能用上一片卫生巾,“只能用旧毛衣、破布料拼拼凑凑起来当作卫生巾,用完了就洗一下,晾干下次继续用。”



有些偏远地区的女性用草纸和卫生带代替卫生巾

在这些地区,“用得上卫生巾”的紧迫性,先于“用一片好的卫生巾”。而要填补这一空白,思想观念和教育层面的落差,又成为更紧要的任务。

但卫生巾,其实只是一种最基础的日用品,为何有些人用不起?为何总是出现质量问题?



谁能拯救卫生巾

卫生巾的制作门槛其实并不高,成分也不复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一片卫生巾的主要成分为面层(纯棉、无纺布或PE 膜)、吸收体/吸收芯(高分子树脂、无纺布、无尘纸、绒毛浆)、底层及胶带构成。

其中,作为核心部分的吸收芯,往往就是商家营销花功夫最大的地方——电视广告时代就开始宣扬的吸收性、透气性等等功能,大都是对这一部分效用作出的强调。

与卫生巾技术含量低相匹配的,是卫生巾行业的高利润。

2019年,卫生巾品牌自由点母公司百亚股份在招股书中透露,含原料、人工、制造费用在内,一片卫生巾的平均成本价为0.1887元,出厂零售价为0.42元。而在2024年上半年,百亚股份卫生巾产品的毛利率达到了57.37%。



2019年百亚股份一片卫生巾平均售价为0.42元

ABC的母公司景兴健护也曾在招股书中显示,2015—2018年上半年,ABC品牌单位销售成本在0.22元上下,销售单价则为0.4元左右。

卫生巾行业如此暴利,却无法保证最基础的卫生状况,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据中国电子商会旗下的消费服务保障平台消费保相关数据显示,自2019年至2025年,针对国内主流卫生巾品牌的投诉累计达1454件,涉诉金额逾250万元。

作为女性群体每天都要使用的生活用品,关于卫生巾的任何偏差和漏洞,都足以让人揪心和警惕。相较于其他日化用品,卫生巾的质量问题因健康敏感度而更容易毁坏消费者的信任。

如果仅仅将卫生巾作为和香烟、毛巾、巧克力一样的日用品或消耗品,为其质量负责的,只能是消费者亲身试验过的健康隐患。



对卫生巾质量问题的隐蔽,就像对卫生巾本身长期以来的话语隐蔽一样。喊话雷军、支持黄子韬,或是寄希望于任何一个信誓旦旦的公众人物,都不能为卫生巾提供真正的、长足的质量保障。

卫生巾不需要“救世英雄”,需要的是一面透明、平整的双向玻璃,不仅看见生产者,更看见使用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