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27日对阵步行者之后,湖人的轮换终于逐渐完整。这一场标志性比赛迎来了两位重要球员詹姆斯和八村塁的回归,不仅意味着湖人伤兵潮的结束,也让主教练雷迪克有了更多战术选择。
但令人意外的是,雷迪克自那场比赛起,频频在比赛最后的关键时刻摆出一套颇具争议的五小阵容:
东契奇+里弗斯+詹姆斯+八村塁+芬尼-史密斯
乍看之下,这是一套充满现代优势的组合,五人都有一定外线能力,能持球、能传导、能突破,颇有当年金州勇士当年死亡五小的影子,然而,通过实战画面来看,却总是能够发现其中的问题所在,理论上看似完美的组合,实际上并不是总能奏效,特别是在防守端,这套阵容的种种破绽也在逐渐浮现出来。
越来越吃手感的三分
湖人这套五小阵容在进攻方面的确有其价值,东契奇和詹姆斯二人同时具备顶级球场视野和进攻创造力,让湖人永远能够有两个可以发动攻势的发动机;里弗斯虽然不是超级球星,但他在持球和无球之间的切换做得相当灵活,再加上稳定的三分,是这套阵容中不可忽视的第三选择。
八村则能在弱侧提供中距离和三分支援,而芬尼-史密斯则是所谓的3D锋线,理论上也能提供外围火力和防守挡拆。
这样的组合确实拉得开空间,进攻节奏灵活,看似有无限可能。自3月27日以来的数场比赛中,这套组合的时间是浓眉离队后的新高,然而当比赛进入关键时刻,特别是比分咬紧、防守强度需要提升的情况下,这样的进攻机制也开始出现吃力。
问题不在于创造机会的能力,而在于把握这些机会的稳定性。
里弗斯和八村塁能够在关键时段将三分命中率提高,但芬尼-史密斯近五场比赛的三分命中率在关键时段不但未见提升,反而显得相当尴尬,三分球33中13,命中率仅有三成水平,没有能成为稳定的外围接应点。
其实这只是正常发挥水平,毕竟芬尼-史密斯要承担这套阵容的防守重任,体力快速消耗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出现空位不中的尴尬情况。
如果三分投开,那这套阵容就能够开启对轰模式,但如果在三分投不中的情况下,就需要执行一些内线传切了,这时比赛中就经常看到詹姆斯和东契奇在欠缺战术配合后,出现彼此轮流单打、进攻节奏被拖累的情形。
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以下画面,詹姆斯持球后打慢节奏,结果发现无法突破,然后传给东契奇后换他来一波硬解,完全的球星打法。这样的进攻看似流畅,实则缺乏明确进攻方向,如果对手防守坚持沉稳,这样的强突打法很难取得实质优势。
丧失内线制空权
进攻端如果手感在线,或许这套五小阵容还能勉强撑住场面,但真正让他们失去竞争力的,还是防守端。
特别是内线的保护几乎完全不存在。理论上来看,这套五小阵容中身材最好、经验最丰富的詹姆斯必须扛起防守中枢的责任,类似于勇士五小阵容中格林的角色。但问题在于,詹姆斯今年已经41岁,虽然篮球智商仍是一流,比赛经验无可取代,但横移速度早已不复当年,面对年轻灵活的持球得分手时已经很难给予实质强度了。
八村塁虽然在横移机动性上合格,但体型偏瘦,加上对抗不足,在内线对抗中大多数时候只能象征性地干扰,很难真正形成影响。而东契奇本就不是以防守立足联盟的球员,虽然身材壮硕,但在轮转补位、绕掩护等细节上的效率和积极性都有些令人担忧,里弗斯则经常在一对一对位中处于吃亏状态,特别是面对高大型侧翼时几乎完全无法应对。
而更让人担忧的是,这样的组合竟然要让芬尼-史密斯来扛中锋位置。
虽然他是一名优质的锋线防守人,具备一定身体强度和协防意识,但身高体重毕竟有限,让他去守护禁区,负责卡位争抢,对抗对方内线长人,确实还是有些强人所难了。
而这样布置的结果,就是球队整体防线形同虚设,稍有突破就被直捣黄龙,禁区漏洞百出,完全无法承受对手稍具体系规模的攻势。
对于芬尼-史密斯顶上中锋位置,最直观的弱点就是篮板球保护。当球队防守已经好不容易撑过第一波进攻,却无法收下篮板时,反而是最无力的比赛状态。
诸如最近对阵勇士的比赛,湖人的平均阵容高度应该是高于勇士的,但是这套阵容完全无法体现出高度优势,全场比赛进攻篮板对比为14-14,且勇士在第一节身高不足时仅仅抢到1个进攻篮板,对比湖人8次,湖人理应能够把这个优势扩大,但随后又摆上五小阵容,篮板优势直接被勇士逆转,多次被勇士得到二次进攻。而这正是湖人五小阵容缺乏身高和卡位能力的最真实写照。
这样的防守问题,其实不只出现在面对勇士的比赛中,从三月后半月至今,湖人在多场比赛的第四节都选择用这组五小阵容收尾,但几乎每一次都在最后一到两个回合里暴露出问题,不是被突破得手,就是防守成功却无法收下篮板让对手二次进攻得手,导致比分胶着时无法拉开差距,重新被迫回到和对手五五开的尴尬状态。
但奇怪的是,雷迪克对于这套阵容似乎没有动摇迹象,他多次在接受访问时表示出防守重要性,要求球员加强防守;但另一方面,对于关键阵容上他并没有多做调整,一直相信这套阵容能产生出良好化学反应。
而这样的做法,或许代表了一名新教练的自信和坚持,也展现了他对于现代篮球趋势的自我信仰,然而问题在于,湖人目前的战绩并不保险,季后赛排位尚未确定,每一场比赛几乎都面临输不起的压力。
在这样的先决情况下,是否该继续在实战中尝试五小阵容,就成了湖人后续值得深思的问题了。
也许答案不必非黑即白,五小阵容也不是不能用,但是不应该成为雷迪克唯一的选项,湖人其实有更具平衡性的阵容可以尝试。虽然说海斯和范德比尔特不是进攻核心,但在防守上能提供更稳定的防守压迫和卡位能力,雷迪克是否愿意在关键时刻尝试这些微调,将直接影响湖人接下来的战绩走向。
勇士的死亡五小难以复制
至少从目前来看,没有人能真正复制勇士当年的死亡五小,即便是如今的勇士本身,也早已无法重现那段几近神话时刻,当年那支球队的精髓,绝不仅仅是五名能投三分的球员组成,而是一种精确到极致的战术平衡,以及多位天才球员巅峰时期结合的产物。
库里在那段时间的三分火力几乎可以说是联盟无人能够匹敌的水平,甚至连他自己都曾说过,某些阶段他感觉自己“无论从什么出手、无论有没有看篮筐,篮球都会投进”,而那种无视篮筐的投篮并不是花哨炫技,而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铸造出的信心和投射手感巅峰。
而更重要的是,当时的勇士拥有多层次的防守能力,格林的协防和指挥能力让五小阵容并不等同于防守牺牲品伊戈达拉的侧翼攻防、克莱-汤普森的对位机能,让这支小球阵容在防守端一样能摆出高强度防守压迫。和很多类似的五小阵容不一样,勇士的死亡五小,是一套攻守兼备、轮转极快、默契密切的体系工程。
因此,如果仅仅只是单纯模仿阵型,把五个具备三分能力和机动性的球员同时摆上场,就幻想能打出如同死亡五小的效果,未免太过于简化了。而这也正是目前湖人这套五小班底面临的最大问题,他们看似具备投射能力,却缺乏防守强度和阵容互补性,表面模仿了形式,实则失去了精髓。
当然,我们可以理解雷迪克的理念方向,但当理想遇上现实,胜负才是评价一支球队和一位教练的最终标准,五小阵容未必不能成为湖人的杀手锏,但前提是它真的具备胜利的战力,而过度依靠这套五小组合,大概率不是属于湖人的稳健制胜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