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援引路透社报道,中国商务部对关键矿产实施出口管制后,美国国防情报公司戈维尼报告显示,美军1000多个武器系统、超2万个零部件面临断供危机。

美国国防工业正遭遇前所未有的供应链危机。中国商务部去年12月发布的禁令,严控镓、锗、锑等关键矿产对美出口,尤其禁止军事用途交易。戈维尼公司报告指出,美军87%的镓、锗、锑供应链依赖中国,涉及12486条供应链中的10829条。换句话说,每10个相关武器零部件中,近9个与中国供应商挂钩。五角大楼评估认为,若断供持续,F-35战机、导弹制导系统等高端装备生产线可能被迫停滞。



F-35战机资料图

中国在稀土领域的统治力不仅限于资源。全球85%的稀土加工产能集中在中国,美国开采的稀土中,三分之二需运往中国提炼。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尽管美国稀土储量占全球12%,但加工能力几乎空白。MP Materials公司虽获政府支持建立加工厂,仍不得不将大部分稀土精矿送往中国处理。这种依赖短期内难以扭转。

为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特朗普政府动作频频。援引《国防工业生产法》增加国内矿产产量、推动与乌克兰的稀土协议,甚至试图从刚果(金)换取钴和锂。但现实阻力重重:美乌协议因政治纠纷搁浅;刚果(金)以“平定内乱”为条件,白宫尚未回应。

更棘手的是,美国重建加工链的努力屡屡受挫。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在得州的项目因环保许可拖延两年;Talon Metals的镍加工厂因当地抗议被迫迁址。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直言,中国在加工环节的主导地位“无法撼动”,特朗普的矿产战略远水难解近渴。



俄总统特别代表德米特里耶夫资料图

就在美国焦头烂额之际,俄罗斯抛出合作信号。俄总统特别代表德米特里耶夫证实,俄美已启动稀土谈判,讨论联合开发顿巴斯资源及技术共享。普京更公开表态愿向美供应200万吨铝。路透社指出,俄罗斯稀土储量官方数据为2870万吨,远超美国地质调查局估算的380万吨,潜在合作空间巨大。

但这一计划风险暗藏。乌克兰强烈反对任何绕过基辅的矿产交易,美国鹰派担忧技术外流至受制裁的俄罗斯。沙特斡旋的利雅得会谈能否促成协议,仍是未知数。俄美合作若成行,或短暂缓解美国压力,却难逃中国“治外法权”禁令的制约——任何第三方违规对美出口,都将面临中方追责。

这场博弈本质是资源与技术话语权的争夺。中国以稀土反制美国芯片禁令,美国试图拉拢俄罗斯破局,而俄罗斯借机突破西方封锁。三方角力下,特朗普的“极限施压”策略面临考验:对华强硬可能加速美军供应链崩溃,对俄妥协则需承担政治风险。



稀土资料图

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专家摩根·巴兹利安指出,中国在加工环节的优势“至少持续十年”。香港《南华早报》数据进一步佐证:中国掌控全球60%的稀土储量和90%的加工产能。即便美国开辟新供应链,成本和时间劣势注定其难以替代中国。

中国一纸禁令,揭开了美国国防工业的致命弱点。特朗普的“资源外交”尚未见效,俄罗斯的介入又添变数。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掌握核心资源与技术的国家,终将定义未来格局。而对美军而言,时间或许比盟友更稀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