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充停问题

一直是市民关注的热点

如何破解“充停安全难题”?

平湖以机制创新、科技赋能、

源头管控为突破口

探索出一条特色治理路径

今年将新增80个

电动自行车集中充停场所

在钟埭街道小桥人家小区,新建的电动自行车集中充停示范点成为居民“新宠”。停车棚利用小区可用场地,远离房屋建筑,棚内加装防雨板、自动喷淋系统和智能监控等,可容纳40余辆车,充电口配备率达90%。


今年,新建改建此类充停场所相关工作被列入平湖市政府重点民生实事项目,计划完成80个。从市消防救援局了解到,这80个点位以城中村和自建房小区为主,涵盖永乐里、宏兴南区等多个小区,范围涉及全市8个镇街道。

对于参与新建改建的主体,我市创新推出《电动自行车集中充停场所新建(改建)实施意见》,给予每平米20至100元不等的建设补贴,并引入市场化运营机构管理,消防部门定期巡检、现场宣传,保障长效运维。

加强生产企业源头管控

降低安全隐患

机制创新的同时,我市还积极引入智能科技,为住宅小区的电梯安装智能阻车系统,并针对辖区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进行源头管控。


以独山港镇的平湖市海盛车业有限公司为例,安装工人给流水线上的每一辆新车都加装了互认模块,该模块内部有互认协议,可以识别电池与充电器的匹配程度,有效避免使用不达标充电器造成的安全隐患。

来源 |平湖发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猜你喜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