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7日,安徽蚌埠梅花山的村民终于等来了迟到的正义——租下1200亩山林建“生态园”的公司,竟偷偷修了96座豪华墓穴高价出售,最大面积近100㎡!这场持续17年的“挂羊头卖狗肉”骗局,让村民每年只收2万元租金,却看着漫山遍野的墓碑赶跑游客。更魔幻的是,涉事老板和村干部被判刑后,村民才发现:合同里白纸黑字写着“禁建坟墓”,可山上的石龟、石桌早成了坟场标配!
生态园变坟场:一场17年的“土地魔术”
2008年,蚌埠市光阳石业有限公司以“打造生态文化景观园”为由,用每年2万元的“白菜价”签下洼张村1255.8亩山林70年租赁权。合同里承诺要建帝王文化园、道教景观,甚至规划了朱元璋饮马泉等景点。但村民们等来的不是游客如织,而是挖掘机的轰鸣——松柏林里冒出成片墓穴,有的占地近百平方米,配着石龟、石椅,售价高达数十万元。“说好的种花种草药,结果种了满山坟头草!”村民李林(化名)指着手机里的航拍图痛心疾首。原本春季踏青的游客如今避之不及,山脚下的农家乐倒闭了七成。而光阳公司靠着卖墓穴,保守估计获利超千万,相当于村民70年总租金的5倍。
合同成废纸:村干部“开绿灯”背后的利益链
这场骗局能瞒天过海17年,离不开“里应外合”的操作:
- 村干部“神助攻”:原村委会主任李某某明知违规却签字放行,被开除党籍;林业工作人员唐某监管失职遭撤职;
- 钻法律空子:公司假借“公墓扩建”名义,把墓穴修在租赁区外掩人耳目,直到2022年村民举报才东窗事发;
- 阴阳合同:租赁合同里写明“禁建坟墓”,实际操作中却把山林当“私人坟地产”开发,甚至伪造文件拖延林权证收回。
最讽刺的是,被判刑的公司法人李甲,曾在法庭上辩解:“村民自己也想赚墓地钱!”但村民晒出聊天记录打脸:“我们连山都不敢上,怕撞见扫墓的吵架!”
整治困局:三分之二墓穴已住“客户”
尽管96座违规墓穴已被查封,但棘手问题才刚开始——约三分之二墓穴已安葬骨灰,剩下的“活人墓”空穴更成灰色交易温床。官方虽承诺“分类整治”,但具体方案至今未公布。有村民担心:“总不能把埋下去的人挖出来吧?这要闹出多少纠纷?”更让村民焦虑的是林权证“悬空”三年未解决。虽然2022年终止了租赁合同,但直到2025年3月,旧证才完成注销,新证最快6月底才能到手。“这三年山不是村集体的,也不是公司的,难道成了‘无主坟场’?”村民的质问,戳中了基层治理的软肋。
全网追问:乡村振兴岂能变“向坟而生”?
事件曝光后,三大争议引爆网络:
- 租金陷阱:70年总租金140万元,不及一线城市一套房首付,却被企业用来套取土地资源;
- 监管失灵:17年间林业、民政、国土部门竟无一人发现千亩山林变坟场;
- 殡葬暴利:农村公益性墓地审批难,反倒让违规商业墓穴钻了空子。
正如网友辣评:“乡村振兴不是‘向坟而生’,绿水青山更不是某些人的‘金山银山’!”这场荒诞剧提醒我们:守住土地红线,更要守住基层干部的良心线。
结尾:
当村民站在梅花山顶,看着漫山墓碑在夕阳下拉出长长的影子,他们或许在想:那些承诺中的帝王文化园、道教景观,究竟是被埋进了坟堆,还是早就烂在了某些人的心里?而新林权证6月底的“承诺期限”,能否真正终结这场持续17年的魔幻现实大戏?
今日热评预埋:
·“年租2万 vs 千万暴利,这生意比贩毒还赚!”
·“建议查查还有多少‘生态园’在偷偷修坟?”
·“村干部收钱时眼瞎,村民维权时心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