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
近日,《安徽法治报》司法连线报道了芜湖市通过推行“综合查一次”改革,整合执法资源、减少重复检查、减轻企业负担,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的创新实践,刊发文章《芜湖推行“综合查一次”改革创优法治化营商环境——进一次门 查多项事 为企减负》。全文如下:
芜湖推行“综合查一次”改革创优法治化营商环境——
进一次门 查多项事 为企减负
△2025年03月27日 02版
“今天你来,明天他来”,对企业经营者来说,多头检查、重复检查、随意检查令人头疼,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发展的时间和精力。这道优化营商环境的“必答题”该如何破解?《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明确要求: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强综合执法、联合执法、协作执法的组织指挥和统筹协调。
谋定而后动。省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推行“综合查一次”制度的指导意见》,指明了一条清晰路径。指导意见要求,坚持执法为民、统筹高效、数字赋能的原则,探索形成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的联合行政执法检查机制。
2024年5月,芜湖市“综合查一次”改革破冰。2025年1月,该市被确定为我省“综合查一次”唯一改革试点城市。“综合查一次”查什么、怎么查、谁来查?如何实现执法效能与企业满意度“双提升”?
A
变多头查为一次查
2月27日一早,芜湖中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迎来了一批特殊的“访客”,应急管理、生态环境、卫生监督、消防等部门“组团”开展执法检查。一行人各司其职,依次走进生产车间、仓库,查经营资质、查消防设施、查环保手续……不到半天时间所有检查全部完成。
“以前执法部门检查比较频繁。”芜湖中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国翠话锋一转,“现在这种新模式挺好,多部门执法检查联合上门,一次搞定,我们迎检的频率大大降低,不再疲于应对,可以腾出更多精力搞生产、促经营。”
让企业轻装上阵,专心从事经营,正是改革的核心目标。综合查一次,前提是“综合”,关键在于厘清各单位之间的权责关系。
为持续擦亮“法润江城 营商芜优”法治化营商环境品牌,聚焦“减少检查次数,提升检查质效”,芜湖市政府出台《全面推进“综合查一次”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市涉企行政执法领域全面开展试点,梳理市级116个检查主体43个执法领域涉企行政检查事项,要求按照检查对象相同、方式相似、时长相近、联合部门就牵头单位“三相一就”的原则,对涉及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多个执法主体的相关行政检查事项,在同一时间对同一监管对象开展联合执法检查。
“综合查一次就是‘减、并、联’的优化集成,以前市、区、镇(街)都去查,现在三级检查合并到一次;以前一个部门里多条线轮番查,现在部门内优化整合,拧成一股绳;以前行政机关各查各的,现在联合查。”芜湖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李萍介绍,该局编制了《芜湖市“综合查一次”工作指引》,给执法人员提供手边的“工具书”。
思路清则方向明,方向明则信心足。芜湖针对群众关注热点、行业治理难点、部门监管盲点的重点行业,拓展“综合查一次”应用场景,统筹制定重点行业联查事项清单,实行动态管理、宽进严出,原则上成熟一批、公布一批。市级层面已陆续发布三批“综合查一次”应用场景,将272个单部门检查事项整合为58个多部门联查事项,入企事项减少78.7%。
“我们是繁昌区人社局行政执法人员,这是本次对您单位开展行政检查活动的‘检查码’,您可以通过‘皖企通’账号或手机微信扫码查看与本次检查相关的信息。”近日,繁昌区人社局来到辖区某企业开展行政执法检查前,亮出了“检查码”。
数字赋能,为改革添“智”。芜湖市打造“综合查一次”平台——执法e站,全面运用“检查码”亮码入企,明确要求在全市涉企行政检查中“无码不入企,入企必亮码”。入企检查前,执法人员在系统中输入检查时间、人员、事项等信息,在线申请检查码;系统校验检查频次上限,对超频任务进行阻断;检查任务生成后,通过“皖企通”预先告知企业。入企检查时,企业扫码即可查看检查信息,确保公开透明。检查完成后,迎检企业可通过“皖企通”进行评价,针对不当执法行为可以提交投诉举报,形成“发起任务—亮码检查—评价反馈”检查闭环,实现执法监督可溯源、市场主体可评价。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通过“综合查一次”联合检查企业1448家次,减少检查次数2347次,较改革前减少约61.84%;发现问题企业数407家,监管问题发现率28.14%;企业迎检平均耗时约从3.9小时缩减至2小时,较改革前减少约48.7%。
B
变随意查为规范查
“草案征求意见稿只有20条,不设章节,围绕‘规范检查行为、提升执法效能、强化监督保障’三大目标,作出相关规定。”2025年2月17日至3月19日,芜湖市司法局发布《芜湖市“综合查一次” 若干规定(草案征求意见稿)》,广泛征询社会各界意见。这意味着该市将“综合查一次”改革经验上升为政府规章。
制度先行,是芜湖启动本轮改革以来最鲜明的特点之一。除去实施方案和工作指引,该市还先后出台《芜湖市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推进“综合查一次”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芜湖市规范涉企行政检查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二十项措施》等,要求检查人员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建立检查事项清单、预先告知等“一揽子”机制,形成法治化、规范化的“综合查一次”治理体系。
以芜湖市交通运输局探索应用非现场监管新模式为例。该局将全市18家普通货物港口企业的监控视频接入统一平台,对港口码头企业应用“视频巡查+无人机巡飞”监管新模式,推动由“人防”向“技防”转变,切实减少入企检查对企业的干扰。为了给非现场检查的方式、时间、频次等“定规矩”,该局制定《芜湖市交通运输领域信息化监督管理工作办法(试行)》和《芜湖市交通运输领域(港口、港口岸线)无人机巡飞管理制度(试行)》,通过建章立制促进非现场检查的规范实施。
2025年2月13日,市交通运输局执法人员通过视频巡查发现辖区某码头在未作业期间,机械设备防风拉索未固定,存在安全隐患。执法人员立即通知码头安全负责人进行整改,避免了在突发强对流等恶劣天气到来时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确保了港口作业的安全。自应用“视频巡查+无人机巡飞”监管新模式以来,已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20项。
据统计,2024年全市水务、交通、农业、卫健等领域累计通过无人机巡查、视频监控、数据监测等非现场监管方式,发现问题1200余个,实现对企业监管既“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
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芜湖依据经营状态、综合信用评价、监管执法信息等要素,对全市16万家企业赋分画像,进行分级分类监管。将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信用等级高的企业纳入“白名单库”,原则上每年检查次数不超过1次;将存在违法风险隐患或严重失信的企业纳入“重点监管对象库”,原则上每季度检查次数不超过1次,既保证必要的检查力度,又避免给企业造成负担。
比如,非煤矿山、金属冶炼、涉爆粉尘等单位是安全生产风险等级较高的生产经营单位。芜湖市应急管理局在制订2025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时,明确了本年度监督检查生产经营单位122家,其中重点检查单位78家,占年度监督检查比例为63.93%,并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非煤矿山(尾矿库)等重点检查单位名录库,相关企业一查便知。
记者还注意到,依据《芜湖市“综合查一次”工作指引》,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不得刻意要求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与检查无关的人员到场;对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通过简单事项“一表通查”方式,控制入企单位和人数。
“现在的检查就好比一场开卷考,谁来查、查什么、几时查,预通知上一清二楚,我们对照清单提前自查,这样到了迎检的时候,既省心又省力。”安徽荻港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胡文钊形象比喻道。
C
变重监管为优服务
“您好,我们是镜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按照贵公司的行政指导申请,应邀来进行服务指导。”这是不久前芜湖市镜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到企业开展“邀约式”行政指导的场景。
2025年3月3日,辖区一公司向镜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提交了“邀约式”行政指导申请表,表示希望了解有关食品、特种设备的法律法规知识以及平时在日常经营中需要落实的主体责任。执法人员收到申请后,立即结合企业实际予以答复,制定专属指导方案,按照协商一致的时间入企进行靶向式指导服务,“一对一”帮助企业梳理法律风险点,规范经营行为。
“以前总害怕你们检查,就怕受到处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疑问不敢提,有了‘邀约式’执法检查,我们心里踏实多了,你们的指导能助力我们企业更好发展。”检查结束后,企业负责人表示,“邀约式”行政指导能帮助企业“查漏补缺”。
“邀约式”行政指导是芜湖改革过程中推出的创新举措。所谓“邀约式”行政指导,即遵循合法、自愿、公开、效率原则,检查主体按照协商一致的时间对企业进行靶向式指导服务,不仅彰显了执法部门的专业力度,也体现了优化营商环境氛围下的真切温度,是执法与服务的“双轮驱动”,为企业健康发展注入法治动能。
记者注意到,芜湖在推进“综合查一次”改革过程中,展现出“四个转变”:从单一执法向联合执法转变、从分散检查向协同治理转变、从传统模式向智慧模式转变、从管理本位向服务本位转变。
有效率更有温度。芜湖发布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探索《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合规建议书》《信用修复告知书》“三书同达”制度,建立集“处罚+指导+帮扶”于一体的涉企行政执法服务机制,释放企业活力。对执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要求,推行“说理式执法”,将普法贯穿于执法全过程,要求执法人员在检查、调查、听证等环节进行普法宣传,以面对面的形式向当事人释法说理,让当事人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并主动整改,从源头避免和减少行政违法行为。在多部门联合检查时,执法单位针对企业提出的问题进行现场会商,提升联合检查的效果。
在芜湖市行政执法满意度随机问卷调查中,超过95%的受访者表示满意。
改革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需稳扎稳打、久久为功。3月20日,省司法厅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全省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会议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措施。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罗建华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要持续创优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综合查一次”执法改革,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
芜湖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李萍表示,将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全面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探索“教科书式”执法;加快建立分层次、多渠道的培训教育体系,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法治思维、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持续推进信息化应用,整合监管对象、检查事项等基础信息,实现信息互通共享;坚决推深做实“综合查一次”改革,综合运用各类渠道,及时收集企业的诉求,分类及时办理,让企业“无感检查、有感服务”。
来源:安徽法治报、芜湖市司法局
安徽省司法厅出品
欢迎投稿到邮箱sft7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