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宋学鹏 王莹
3月的最后一天,已入梅雨季节的榕城气温骤降。
高墙外阴雨绵绵,高墙内却暖意阵阵。一大早,服刑人员阿强(化名)就被家人团团围住,他紧握住大儿子的手,叮嘱他高三这一年要好好用功、专心读书,又转头告诉妻子和老母亲自己一切都好,定会认真改造、早日回家。
在他怀里,小儿子已经安然入睡,脸上还挂着泪痕。阿强时不时轻吻着儿子的脸颊,满眼的心疼与悔恨……
3月31日上午,一场由福建省关工委指导,福建省司法厅关工委和省教育援助协会(又名“红苹果公益”)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亲情见面会在福建省榕城监狱拉开了序幕,成为今年首期“穿墙引线·让爱回家”亲情拓展营活动的重头戏。来自全国不同省市的32名“红苹果公益”志愿者与19组特殊家庭的58位家属(含33名未成年人)相聚于此,共赴一场亲情之旅。
把脸埋进脸盆里的十岁女孩,用冷水盖住同学的冷嘲热讽;握着癌症诊断书的妻子,计算着治疗费用和两个孩子的学费;带着自闭症女儿的母亲,用柔弱的肩膀独自撑起一个家……见面会现场,一段段故事穿越高墙,唤醒了服刑人员的亲情本能与良知,激励着服刑人员与亲属子女同进步、共成长。
“亲情是改造路上最温暖的力量,近年来,我们与‘红苹果公益’一起举办了多期帮扶活动,通过‘穿墙引线’‘新春礼盒’‘会飞的本子’等形式,为高墙内外架起沟通的桥梁,有效促进服刑人员安心改造。”榕城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曾庆友告诉《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近三年来,榕城监狱共举办了27场亲情帮教会,共有600余名服刑人员、1000余名服刑人员亲属参与,有力激发服刑人员早日回家与亲人相聚的新生意志,构建了“监狱+家庭+社会”的长效帮教体系。
“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因家长入狱、家庭破裂,导致缺乏家庭关爱,容易走上犯罪道路。”福建省司法警察训练总队四级高级警长、“红苹果公益”创始人林敏明介绍说,作为非营利性社团组织,“红苹果公益”一直致力于探索破解“二代”犯罪问题,为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提供教育援助。
在这场亲情见面会之前,“红苹果公益”已开展了为期三天的亲情拓展营活动,通过心理拓展、生命教育、亲情关系梳理、家庭修复等多项课程,帮助服刑人员亲属子女放下紧张情绪,促进破碎家庭关系的修复。
据统计,“红苹果公益”针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提供经济、心理、家庭关系修复和社会支持,已成功举办54期“穿墙引线·让爱回家”亲情拓展营活动,帮扶援助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达到10万余人次,范围覆盖全国28省451个地市,长期帮扶的7728个孩子无一人辍学和犯罪,接受帮扶的2000多名服刑人员刑满释放后未出现再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