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特朗普赢得2024年大选的那一刻起,马斯克与特朗普的友谊其实就走到了尽头,自古以来,功臣帮君王打下江山,往往落得一个“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结局。

这一次,马斯克同样没能逃过历史的轮回,特朗普赢得大选后,马斯克将获得巨大的政治回报,然而现在看来,特朗普留给马斯克的是一地鸡毛,在多方压力之下,特朗普选择了“舍车保帅”,马斯克将来恐怕要倒霉了。



什么友谊、什么功臣,全是浮云!特朗普眼里只有忠诚,马斯克却傻乎乎地想玩真的,查到国会山头上去了。

特朗普看到情况不对,果断“弃车保帅”,马斯克只能灰溜溜的收拾东西走人。

这俩人是怎么从盟友变“仇家”的?



其实特朗普在3月31日的言论,就已经透露出“舍车保帅”的意图了。当时他虽然口口声声称赞马斯克是聪明人,是十分有才华的人,很想让其继续为政府工作。只是,在此之前他却说过一句铺垫的话,那就是“马斯克最终还是会回自己公司工作!”

大概觉得自己“用完就扔”的嘴脸不太好看,于是特朗普又指出马斯克在公共领域受到了委屈。听话听音,这句话摆明是给自己洗白,将辞职的锅都放在马斯克身上。



自2025年1月成立以来,马斯克主管的效率部以“手术刀式改革”为名,推行了一系列激进措施,包括大规模裁员与机构精简,裁撤超10万名联邦雇员,包括3万人被解雇、7.5万人接受买断离职计划,几乎到了白宫设定的5%-10%裁员目标。

另外,效率部对跨部门调查与预算压缩,对数十个联邦机构启动审计,声称已节省1150亿美元开支,但实际成效存疑,因为联邦雇员薪资仅占预算3%。



总之,老马这效率,比火箭发射还快。

当时媒体给他起了个外号——“特朗普的联席总统”,啧啧,这可是权力巅峰啊。他大概觉得自己行了,开始把手伸向欧洲,一会儿支持德国的极右翼,一会儿又想“解放”英国人民,把欧洲那些政坛大佬们气得够呛。



这下好了,美国这边也有人看不下去了。他盯上了财政部,说是要查查黄金储备,看看是不是被挪用了。结果,法院一纸禁令,不让他查账了。这下马斯克傻眼了,原本的“尚方宝剑”变成了烫手山芋。裁员计划被叫停,一堆检察长告他违宪。共和党内部也开始嘀咕,觉得他下手太狠,改革不是“大卸八块”啊。

特朗普一看,这小子成负资产了,赶紧撇清关系。白宫开会,特朗普强调,部长们才是老大,马斯克你没权管人事。然后,政府效率部换了个头儿,马斯克彻底靠边站了。



这场合作破裂的本质,是两种权力逻辑的碰撞。马斯克带着“技术解决主义”的天真闯入政坛,认为数据透明和效率优化就能破解体制沉疴;



而深谙生存之道的特朗普清楚,华盛顿的权力游戏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数学题。当马斯克质问“国会议员的财富从何而来”时,他实际上是在挑战整个政治分肥体系的运行规则——那些被查账的共和党人,可能正是帮特朗普压制弹劾的关键票仓;

那些虚报价格的军火合同,或许关联着为特朗普竞选提供资金的幕后金主。在政治实用主义者眼中,马斯克的改革已从“有用工具”变成了“危险炸弹”。



建立在流沙之上的合作

这段合作关系从一开始就存在变数。特朗普看重马斯克在民众中的影响力以及推动变革的能力,以此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并实现“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目标。另一方面,马斯克则盘算着借助特朗普的政治力量,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同时为他的商业王国争取更多好处。



他们表面上是盟友,实际上只是为了对抗民主党而走到一起,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政治同盟。 这是一场互相利用的政治交换,缺乏牢固的基础,好比盖在沙堆上的房子,非常不稳固。 这种合作关系并不稳定,随时都有瓦解的风险,双方的联盟也可能因为各自利益的变化而破裂。

这场交易的根基非常脆弱,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导致彻底失败。



他还承诺每年帮助联邦政府节省高达2万亿美元的开支,这笔钱相当于整个澳大利亚一年的经济产出。这对于当时面临严重财政赤字的政府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利好消息,能有效缓解财政压力。

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高调发声,宣称要精简美国政府机构,清除贪污腐败分子。他还直接点名批评部分国会议员,质疑他们收入与财产明显不符。



他毫不客气地将改革目标对准国会山和五角大楼,认为这些地方是滋生腐败的土壤。这些举动无疑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也为他自己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效率与忠诚的不可调和 马斯克的改革核心是提升效率。

他主张政府学习高效企业,精简部门,节省开支,避免浪费现象。 他迅速裁减了国际开发署和教育部,这两个部门被视为民主党重要的资金来源。这一举动让特朗普非常赞赏,因为他认为马斯克直接切断了民主党的经济命脉,让他们难以获得资金支持。



马斯克并不满足于已有的改变,他开始着手改革那些他觉得存在问题的部门和个人,毫不留情地针对所有人。 这种做法让许多人的利益受损,也让特朗普发现,马斯克的改革已经威胁到他自身的政治地位。 马斯克大刀阔斧的改革,涉及范围极广,直接影响到了各方势力的既得利益。因此,他的行动引起了极大的反弹。



特朗普用人的核心原则是绝对忠诚,他认为只有完全忠诚的团队才能保证他的权力稳固。为了确保团队的忠诚度,他会通过各种方式给予他们好处。

马斯克对腐败行为的强烈反对,以及他对现有利益格局的挑战,实际上是在削弱特朗普的权力根基,直接威胁到他的利益关系。 马斯克的这些举动与特朗普的用人逻辑和维系权力的方式背道而驰。



他需要的只是那种言听计从的下属,可以完全按照他的指示行事,而不是那种有自己想法,想要做出改变的人。 他们在价值观和处理政治问题的方式上存在着无法调和的差异,这些差异是根深蒂固的,无法消除。 这种根本上的不同使得他们无法真正合作,最终必然导致双方关系的结束,他们的合作关系也就走到了尽头。



五角大楼与国会山的风暴

马斯克对五角大楼展开调查,成了引爆局势的关键。长期以来,五角大楼的贪腐问题十分严重,即使是特朗普在第一个总统任期内也未能解决。 马斯克的这次调查,直接冲击了军方和相关利益集团最核心的利益,这引起了他们的强烈抵制和反击。 这意味着马斯克这次的行动,可能让他自己也陷入了困境。



特朗普为了防止再次失败,决定不再依靠马斯克,而是选择用实际好处来争取军方的支持。 他推出了一系列大手笔项目,例如“超级铁穹”导弹防御系统和第六代战机F-47。这些项目为五角大楼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特朗普希望以此获得军方力量的拥护,确保自己未来的政治道路更加平坦。



马斯克受到国会议员的调查,这件事让国会山上很不高兴,两党议员都觉得不舒服。 特朗普为了让共和党内部保持团结,也为了他自己的政治前途着想,不得不放弃支持马斯克,这样才能让大家消消气,平息众人的不满。 可以理解为特朗普为了大局牺牲了马斯克。

特朗普的成功与马斯克的失利,好似一出发生在政治舞台上的悲喜剧。一个似乎达到了顶峰,另一个却遭遇了挫折。 政治风云变幻莫测,特朗普的崛起令人瞩目,仿佛宣告着一个时代的回归。



而马斯克在舆论场的种种尝试,却未能如愿以偿,反而引发了不少争议。 这其中的得与失,或许映射着不同策略在复杂环境下的不同结果,以及个人选择与时代洪流之间的微妙关系。结局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特朗普的影响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为马斯克离开了。特朗普组建了一个完全听命于自己的团队,开始实施更加激进的政策,比如大幅提高对其他国家商品的进口关税。 马斯克之前希望用技术来改变政治,但最终在政治斗争中失败。他带着没有实现的政治理想,无奈地离开了政坛,回到了自己擅长的科技行业。



马斯克和特朗普的关系,经历了合作到破裂的过程,就像一场精彩又有点荒诞的政治剧。这出剧反映了美国政治斗争的真实面貌,也引发了人们对科技与政治之间联系的深入思考。

在一个权力主导的世界里,怀抱理想的改革者要如何存在?科技的力量又能在复杂的政治游戏中发挥什么作用?这也许是马斯克在政治领域的尝试给我们留下的最大问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