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公里之内,小板凳惊现复制体
2、为什么天下餐饮一大“抄”?
3、“抄”也是门学问,这4点需注意
第1815期
文 | 文博
2公里之内
小板凳惊现复制体“小方桌”
2024年4月,河南昔日顶流“我的小板凳”重新归来,以街坊火锅的定位,自选称重模式以及黑科技应用等特点,开业即迎爆发,短短几个月便打爆了郑州市场。
最近火锅餐见发现,郑州二七区悄悄开了一家“小方桌”火锅,从名字到店内菜品、器具布置,跟当下大火的“我的小板凳”有很多相似之处。
看其店面外观,和小板凳一样,注明街坊火锅定位,还有让利、极致这种类似的口号标语;店内菜品也是自取称重,还有一个自助小料&蔬菜区,也和小板凳标志性的9.9元中岛自助小料台畅吃很像。
其它像店内的锅具、桌椅以及色调,也都隐隐让人感觉“似曾相识”。更为尴尬的是,距离其1.8公里,就有一家正宗小板凳,开个玩笑话,两店之间的距离骑电瓶车10分钟就能到。
◎小方桌街坊火锅门头及产品陈列
像这种火锅餐饮界的“抄袭”“模仿”还真不少见。
比如前几年,朱光玉火锅馆声势正起时,武汉、合肥两家火锅店就几乎“像素级”复制了其门店;一对夫妇看爸爸炒料生意红火,就开了三家山寨店借机盈利,最后被判赔446万元;当初吼堂也曾发声明,控诉明星代言的火凤祥“抄袭”其店面装潢……
还有这两年,山系餐饮大火,一批山字辈火锅涌现,最初进入此赛道的三出山火锅就发了一个声明,呼吁大家“停止抄袭”;性价比趋势下,萨利亚、米村拌饭,正在被“批量复制”,市场上陆续涌现出了萨乐蒙西餐厅、朴大叔拌饭、米悦拌饭等品牌……
天下餐饮一大“抄”?
和“天下文章一大抄”一样,“天下餐饮似乎也是一大抄”,为什么会这样?
从创业的角度,餐饮是一个很早就被商业化的行业,“实时交付”的产品特性,决定了这是个试错成本极高的行业。尤其是原创、自创品牌,像信良记董事长、CEO李剑曾在去年一场行业演讲中说,“创一个牌子做大做强在这个时代已经非常困难,说不定那个时机已经错过了”。
所以一些餐饮人,会喜欢在挤满“对手”的赛道上找机会;一些餐饮人,会劝告大家“不要老想着创新,试错成本太高了,把成功品牌的精髓萃取过来”;还有一些选择“抱大腿”,专门做超级加盟商。
从市场的角度,抄袭、高仿类火锅餐饮的存在,就说明有利润空间和发展潜力,因为处在一个大的生态链中,很多品类头部品牌不可能渗透的那么足,何况一些品牌并不开放加盟,大品牌无暇顾及的蛋糕,一定有眼疾手快的餐饮同行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处。
◎相似的拌饭品牌
比如霸王茶姬被屡次传言是当初茶颜悦色的模仿者,当时茶颜并不开放加盟,一些人惋惜的同时,就去加盟了霸王茶姬;比如米村拌饭从东北发家,北方市场拓店较多,朴大叔拌饭就先占据南方市场,因为前者不放加盟,许多人也加盟了后者。
从消费者角度,在一些低线城市,无人在意喝的是“张雪的茶”还是“奈雪的茶”,无人在意吃的是“麦当劳肯德基”,还是“迈肯基”,因为这些品牌更了解当地消费者的口味喜好,更受当地人认可。
甚至有一线城市的城中村消费者反馈,“对于我们来说只要产品足够好,高不高仿的也无所谓了,但就怕食品安全不能保障。”
“抄”也是门学问
怎么才能成功机率更高点?
“抄”是灰色地带,抛开法律层面,那些“抄”得好的后起之秀都是值得学习的。今天,不说里面的对错,聊聊几个关于“抄”的观点。
1、创新是一二线城市的事,小县城根本不需要动脑子
在小红书上,大家经常会刷到这样的贴子,“xx也有第一家xx火锅啦”“第一家xx终于开到xx了”,这就是所谓的首店红利。
尤其是下沉市场、小地方,信息比较闭赛,更能利用信息差了,而且越是下沉市场,口味和认知越固定,大家对传统口味的粘性更强,原创品牌试错成本更高了。
所以有圈内人就说,“创新是一二线城市的事,小地方、小县城根本不需要动脑子”,去看看一二线城市负一楼那些生意红火的活得久的,还有那些刚开始连锁起步的品牌,学学他们的商业模式和营销打法,搬到低线城市就是“降维打击”。
比如甜啦啦早期就是蜜雪冰城的“学徒”,同样走“农村包围城市”的商业路线,同样把饮品的价格普遍定在10块以下,同样拥有大家喜欢的2元冰淇淋和4元冰鲜柠檬水,不过甜啦啦比蜜雪冰城更为下沉,将运营成本更低的县城、乡镇作为前期发展的主场。
◎蜜雪冰城vs甜啦啦
2、要做第一个“抄”的品牌
对于“抄”,大芊金火锅串串创始人曾讲过,最好不要模仿别人,尤其是一比一模仿,这样无疑是为他人做“嫁衣”,加深顾客对正牌的认知。
不过也有人持不同的看法,像西安一位资深的火锅人就告诉火锅餐见,其实许多品牌,尤其是搞加盟的品牌,他们平时的营销流量打法是针对全国的,这样一来,分配到各地的热度就相对薄弱。
如果这时候你抓住机会,聚焦当地流量猛烈营销,当地消费者就会把这个产品或者这一模式跟你的品牌绑定在一起,所以,“不仅要抄,还要做当地第一个抄的人”。
因为商业模式、产品红利是有周期的,尤其是在互联网快速传播时代,如果你的速度不够快,等你学会了那风口也就过去了。
3、吃顿饭,拍几张照片回来,那不叫“抄”
餐饮老板是一群非常爱学习且执行力强的人,哪里有爆店出现,他们经常会前去探店体验,但并不是去那吃顿饭,拍几张照片回来复制一下就行了。
因为虽然天下文章一大抄,但画皮画骨难画魂,能模仿成功的企业,也都是在这个行业中积累了经验,有过基础的。
比如常州的一家火锅店,门口的明星揽客视频学贤和庄,内部场景像火凤祥+吼堂,小料台像海底捞,这几年过去,贤和庄、火凤祥都“凉凉”了,这个火锅店还在常州做得风生水起,就是因为老板把内部的运营团队、人才机制以及出品标准都搭建的相当完善,内部组织做好了,才能支撑起“抄”来的东西运作良好。
◎回转小火锅
还有像串士多回转小火锅品牌刚火的时候,好多模仿它这种模式的。其中一个河北的老板就深入阵营,应聘当上门店的员工,亲自“埋伏”好几个月,将内部的菜品、出餐动线、服务流程等都摸清楚了,才回来自创了自己的小火锅品牌,目前发展的还不错。
所以,“抄”也得全力以赴,才能“抄”出成绩。
4、“抄”要有创新点,把“抄”变为“借鉴”
“抄”分为三个阶段,抄袭、超越、钞票。抄作业、模仿是最基础的,要学会在基础上加以改动,“抄”中创新,成为爆款之后,才有变现的可能。
比如新乡跑出的黑马,员和记牛肉火锅,进入门店也能感受到有其它品牌的影子,比如场景风格是白瓷砖+大灯笼的市井风;口号“服务和毛肚不是我们的特色,原切牛肉才是”,让人能想起巴奴之前的广告语;还有超时菜品免费送,也是常见的做法。
但员和记在这基础上创新出了自己的特色,除了原切牛肉火锅的定位,他们将“麒麟瓜免费无限续”作为一个差异点,还提出“敢免单、敢免费、敢赔偿、敢奖励”的四敢政策,并且不断更迭,新一代店型已脱离市井风,更具质感。
还有茶饮界的霸王别姬,很多人说它从产品到营销几乎都不是独创,比如几年前的产品种类达49款,空间上模仿星巴克,营销上像喜茶一样搞联名,但随着对市场的不断思考,它做出了大单品策略,换了新Logo,开发了内控系统,改变了松散的加盟管理体系,达到了极致的经营,现在业界返过来“抄”它了。
“抄亦有道”,初创型企业可以跟风,到规模后必须专注引领行业标准,否则沦为炮灰是早晚的事。
你对“抄”作业怎么看?欢迎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