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2月,毛主席一声令下,全国十一个大军区中的八大军区司令员,进行了对调,而这次对调后,有6个大军区司令员,倒是促成了一段佳话。
之所以做出如此的定论,是因为这6位司令员,有一个共同的领导。
说起来,这6位司令员也都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他们分别是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兰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北京军区司令员陈锡联,沈阳军区司令员李德生,成都军区司令员秦基伟以及昆明军区司令员王必成。
而这6人共同的一位老领导,说他有些陌生,是因为他名声不大,说他有些熟悉,因为他是十位开国大将之一,他就是王树声。
王树声作为新中国的开国大将,他的名头虽然没有粟裕,徐海东等人的大,但是在红军时期的四方面军,王树声的名字,那可是如雷贯耳,不为其他,只因他只比徐向前低一级,是四方面军的副总指挥。
王树声,是如何从一名普通的战士,一步步成为红军的高级将领,仅次于徐向前呢?
1905年,王树声出生在湖北麻城的一个小地主家庭,他本该无忧无虑的生活,不过在他10岁时,由于父母去世,他的日子也变得难过起来,好在他的两个哥哥,首先参加了革命,这才让王树声在迷茫的人生中,看到了一抹色彩。
21岁那年,王树声走出了自己人生重要的一步,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而让很多人都没想到的是,王树声也是在入党以后,干了一件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的事。
王树声的家乡有个叫丁枕鱼的恶霸,他恶贯满盈,鱼肉乡里,不仅如此,他的儿子丁岳平更是继承了父亲的“风范”,做了很多坏事,很多老百姓都巴不得他们父子俩横遭天谴,让老天收了他们。
除此之外,这父子俩也常和革命队伍较量,王树声对此相当生气,他对着众人说:“要革命到底,必须和他们斗争。”
听到王树声这些话,其实是有很多人不相信的,因为这恶霸丁枕鱼,可是他的舅舅。
外甥能打舅舅,还要批斗他吗?很多人倒是有些不敢相信,王树声也知道众人的顾虑,不过,他没有解释,而是直接干了起来,将丁枕鱼绑到了县城,狠狠批斗了他。
经此一事,众人也才终于理解了王树声想要革命的心,后来“黄麻起义”,王树声参加了红军,从此正式开启了他波澜壮阔的军旅人生。
在血与火的战斗中,王树声的军事指挥才华逐渐显露出来,他先后做过红军的团长,师长,最终官至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
众所周知,土地革命时期,红军基本有三大主力队伍,分别是中央红军,红四方面军,以及红二方面军。
在这三大主力队伍中,毫无疑问,红四方面军的武装力量是最强的,王树声能够担任四方面军的副总指挥,我们足以看出他的优秀,以及党组织对他的信任。
后来的6大军区司令员,都是四方面军出身,将他们称之为王树声的老部下,那可不就是合情合理吗?
实际上,在王树声的革命生涯中,真正让人称赞的一件事,发生在1937年的一天,当时西路军失利,王树声带着人在祁连山一带打游击战,经过数天与敌人的斗争后,他的身边只剩下骑兵师师长杜义德,以及几个基层指挥员。
此时经过长时间的激战,他们的身体已经乏累,为了能够突围,王树声用了一个金戒指,向当地的藏民换取了一些食物,几人吃饱喝足准备离开时,外面突然枪声大震,原来,有一伙土匪骑着马将他们围了起来。
众人尤其不解,直到几人透过帐篷看到土匪身边的藏民,这才明白,原来,那个藏民拿着金戒指去告密了,这才将土匪引了过来。
王树声本来想要反抗,但考虑到敌众我寡,他不得不打消这个念头,不过,其他的战士们却是跃跃欲试,想要和土匪一决高下。
见状王树声立刻大喊:“同志们,放下枪,不要打。”
战士们有些抗拒这个命令,王树声只好放大声音喊道:“同志们,我不是怕死,你们看看背后的帐篷,有很多藏民,子弹是不长眼的,我们一交火,如果打死他们怎么办?”
众人听了王树声的话,选择了沉默,但是他们还是不愿意放下枪,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王树声不顾及自己的身份,突然跪了下来。
王树声不顾其他,继续说道:“我求求你们,放下枪吧。”
眼看副总指挥都跪了下来,众人不敢再坚持,杜义德连忙将王树声搀扶起来,说:“副总指挥,那我们该怎么办?就这样被土匪绑了?”
王树声解释道:“你以为我不想动手吗?你看看我们还剩几颗子弹,我看外面那些人,应该是来求财的,如果是敌人,早就开枪打我们了,我们是革命战士,如果为了这些身外之物死在这里,你觉得值得吗?”
几人无话可说,他们走了出去,土匪头子见状,果然派人来搜他们的身,搜到了一些金条和金戒指,眼看土匪将这些东西拿走,个个怒火中烧,但王树声小声说道,要他们冷静下来。
土匪头子一边看着这些金条,一边说着:“红军兄弟们,这次是我们对不起你们了,我们也是没钱了才干这个了,请你们原谅。”说着,这土匪头子将几枚金戒指又扔给了他们。
随后,这些土匪便走了,而众人也是倒吸了一口气,他们也终于明白了王树声的大智慧,如果不听王树声的,坚决要和敌人拼命,那么他们的死,肯定是不值得的。
经此一事,王树声在四方面军老同志的心中,地位更高了。
后来王树声成为开国大将,当时,有很多人都专门前去为他祝贺,认为他当大将,那是理所当然的事,尽管这个时候王树声也是位高权重,但是他的生活却依然简朴,国家在条件好了一些时,准备给他配合一辆生活用车,还有就是修建住宅,都被他拒绝了。
正是王树声的高风亮节,他被更多的人尊敬,1974年,王树声因病去世,很多四方面军的老战士都泣不成声,他们各自哀悼,为自己的这位老领导祝福,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