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同缴费年限,是国家在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前,对于参加工作的职工进行的工龄补偿。

主要受众群体为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职工,计算的是连续工龄,今天我们就视同缴费年限,给大家一文讲清。

一、哪几类人有视同缴费年限

1、时间要求

①机关事业单位:2014年10月之前的连续工作年限

②国有企业:1992年6月之前的连续工作年限

③退役军人:2012年7月之前的军龄(需当地认定)

④下乡知青:上山下乡期间的工作年限

2、认定要求

①必须为参保人员

拥有视同缴费年限,必须满足有实际缴费年限的,才能到法定年龄退休。

举个例子,如果你视同缴费年限够15年,但没有实际养老保险缴费,是没法办理退休的。

②个人档案资料齐全

人社部门对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定,主要看个人档案,必须要有相关证明材料。

比如:职工登记表、工资表、入伍登记表、知青工作档案表。



二、视同缴费年限清零规定

视同缴费年限,是国家对相关人员的待遇补贴,存在以下几种情况,按照规定其视同缴费年限清零。

1、违法犯罪被判刑人员

社保法规定,公职人员及国企职工,受到刑事处分被单位开除后,档案中视同缴费年限直接清零,只计算实际缴费年限。

2、违规被单位开除人员

职工因生活作风、违规违纪等行为,被单位开除的员工,档案中的视同缴费年限直接清零,只计算实际缴费年限。

3、自愿离职的相关人员

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个人原因离职的职工,不论原因其视同缴费年限都会清零,同样只计算实际缴费年限。

4、个人档案缺失的人员

个人档案中,缺失视同缴费年限认定的资料,如果不能提交相关证明,在退休时就无法计算视同缴费年限。



三、视同缴费年限领取办法

1、发放时间:拥有视同缴费年限的职工,在到达法定年龄退休时,视同缴费年限一并计算并且发放。

2、发放形式:在退休计算清视同缴费年限后,统一按照过渡性养老金方式按月发放,通常计入每月养老金中。

3、发放标准:过渡性养老金 = 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 视同缴费年限 × 过渡系数(通常在1%-1.4%)

4、举例计算:假设职工视同缴费年限10年,过渡系数1.2%,上年度平均工资7000元,平均缴费指数1。

过渡性养老金=7000×1×10×1.2%=840元/月

四、个人档案缺失解决办法

1、确认档案留存机构

例如企业、当地档案管理部门,申请核查自己是否有留存档案。

2、提交其他证明材料

例如工作证、工资发放表、部队服役相关档案

3、向当地主管社保部门咨询

如果实在找不到,就先向当地主管的社保部门咨询,因为国企改制后,很多个人档案管理不完善都存在缺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