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曾业

春季的巴中,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机遇下,万物蓬勃中跃动着产业新动能。

从平昌鞋服产业科技园的机器轰鸣,到恩阳古镇“恩阳船说”夜游项目的桨声灯影,从通江杜仲全产业链的深加工车间,到西南最大“海福特”智能核心育种场的数字化屏幕,巴中正以“产业融圈”破局,借“特色出圈”突围,书写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新时代答卷。


巴中市重点产业投资推介会上的集中签约活动。

融圈建链

锻造产业筋骨

在巴州工业园,四川丝米诺家居的智能生产线正为成都家具企业提供配套。“成都研发、巴中制造”的模式,让企业成本降低20%。随着巴南高铁通车,这种“融圈建链”效应加速显现:2024年,巴中承接成渝产业转移项目越来越多,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备份产业链”初具规模。

在平昌经开区,总投资5亿元的鞋服科技产业园正拔节生长。作为中国西部新崛起的鞋服生产基地,平昌通过重构“1+N”产业版图,成功吸引奥丽侬、励华制衣等40余家鞋服企业入驻,形成日均成衣产能3000件的产业集群。平昌县人社局创新“四个一批”用工保障机制,2024年输送产业人才1400名,助力产业产值突破20亿元。


苏州无锡常州三地企业家到巴中考察。

这种“链式思维”同样在恩阳区显现,维超科技、悍天电子等企业,带动新型显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2025年新型显示及LED光电企业已达33家,构建起从材料到终端的完整产业链。

通江县亿道生物科技的梅花鸡全产业链项目,填补了当地禽类精深加工空白。这种羽色独特的土鸡通过冷链物流体系,实现年屠宰200万只、综合产值10亿元的目标,带动3000户农户户均增收1.2万元。在“中国霞石之都”建设中,武汉理工大学与新兴矿业合作研发的霞石功能材料,已应用于高端装饰和电子信息领域,2024年碳酸钙产业产值突破15亿元,产品覆盖成渝西地区80%的PVC管材市场。

低空经济正成为巴中“换道超车”的突破口。2024年12月,总投资41亿元的低空经济产业园开工,同步推进的还有光雾山空中观光走廊等项目。通过建立产业人才联盟和“五通一平”标准化厂房,已有9家企业完成签约入驻,计划2026年形成涵盖无人机研发、通航服务、空中物流的完整生态圈。


光雾山红叶元素闪耀贵州“村超”赛场。

特色出圈

释放城市魅力

巴中通过打造系列文旅IP,找到了特色资源的流量密码,释放了城市魅力。3月27日,巴中集中签约56个项目,其中不乏投资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文旅康养产业也找到了新伙伴。

文旅资源的转化,巴中一直在探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年接待研学团队超50万人次,与浙沪、大别山等12个红色旅游区共建的“革命老区红色文旅走廊”,推动红色旅游收入年均增长21%。恩阳古镇通过“恩阳船说”夜游项目实现华丽转身,2024年“五一”期间的表现刷新历史:接待游客量同比激增300%,“十大碗”传统宴席日均销售额突破20万元,带动周边民宿入住率达95%。

绿色经济的发展,同样在巴中获得成功。南江县依托“亚洲第一羊”品牌打造的黄羊全产业链,2024年实现综合产值41.85亿元。德健食品公司开发的30种黄羊深加工产品,通过冷链物流覆盖北上广深等20个城市,带动养殖户人均增收1800元/月。税务部门精准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为企业节省税费200余万元,助力新产品研发。

在“中国银耳之乡”通江,秦巴本草药业构建起从种植到药妆的全产业链,开发出杜仲解酒饮、银耳面膜等16个大健康产品。2024年医药健康产业规上企业达22家,建成国家级现代中药材园区1个,道地药材种植面积突破30万亩,枳壳、川佛手等品种通过欧盟有机认证,出口额同比增长45%。


"巴中制造"正逐步向"巴中智造"转变。

“今年,我们将紧扣全省‘招商引资改革创新年’工作主题,认真落实巴中市委、市政府推进主导产业‘融圈建链’决策部署,聚力推动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巴中市投促局局长王良双介绍,聚焦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招商引资,将贯穿全年重点工作的始终。

接下来,巴中将抓好央企国企、上市公司、独角兽、六类500强企业,投资超20亿元以上企业的招引力度,强化头部企业对产业发展牵引作用。同时围绕主导产业,坚持一园区一业态,开展专项攻坚行动,系统梳理产业链“四图三库”,找准产业融圈小切口和大纵深,精确瞄准目标企业,推动建立以标志性产品为基础的特色产业链。


新材料及其相关产业链的招商考察活动。

机制创新

激活发展动能

无论是产业筋骨的锻造,还是城市魅力的释放,都与招商引资工作机制的创新密不可分。

为此,巴中以“圈链”思维主动把巴中产业置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内大循环等战略中去谋划推进,动态更新产业图谱,以小切口、大纵深加快延链招引,加快构建具有巴中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巴中创新建立的“链长+链主+链属”协同机制,让项目落地跑出加速度。在通江县低空经济园,蜂鸟无人机物流试飞成功,给巴中低空经济业态带来无限新的可能。这个投资3.2亿元的项目,将建成川东北首个无人机研学科普基地。“我们看中巴中的空域资源和政策红利。”企业负责人表示。随着《巴中市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出台,通航服务、无人机物流等新业态正重塑产业版图。

通过“全域招商”策略,巴中招商人员2024年曾赴泉州、佛山等地开展投资促进活动38次,引进修正药业、九州通等龙头企业。在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恩阳区推介的科普视听产业吸引12国代表关注,米仓影视硅谷与上海、遵义等地教育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推动产业国际化——巴中的目光,已从区域协同转向全球视野。


铭诚微电子5G智慧工厂一角。

产业数字化战略,也在巴中落地生根,并成功孵化出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铭诚微电子5G智慧工厂实现生产数据实时采集,设备联网率达100%;通江空山牛养殖基地运用区块链技术建立溯源体系;巴中经开区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将40%的鞋服订单智能分配给乡镇“卫星工厂”,形成“核心园区+微循环”的协同模式。

从产业融圈到城市出圈,从资源利用到创新赋能,巴中探索出的发展路径,为全国革命老区振兴提供了鲜活样本。

面向未来,开放破局,创新招引。《巴中市创新招引助推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方案》定下未来三年的奋斗目标:巴中将利用三年时间,推动招商引资项目引资总量再提升,重大项目再扩量,产业结构再优化。到2027年,引进省外产业项目新增实际投资达到73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FDI)达到2700万美元。(巴中市投促中心供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