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援引《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商务部发布出口管制公告后,美国军工产业陷入供应链危机。五角大楼最新报告显示,全美超1000种武器系统、2万多个零部件面临断供风险。与此同时,俄罗斯抛出“稀土橄榄枝”,俄美稀土谈判悄然展开,全球稀土博弈进入关键阶段。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令的出台,直接戳中了美国国防工业的软肋。数据显示,美国虽拥有全球12%的稀土资源储量,但本土稀土加工能力几乎为零。美国每年开采的稀土矿石中,约三分之二出口到中国进行提炼和加工,再以成品形式回流美国市场。中国稀土提炼产量占全球总量的85%,在稀土磁体制造领域更是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美国国防部2023年向澳大利亚莱纳斯稀土公司提供2.58亿美元融资,试图在得克萨斯州建立稀土加工厂,但至今未动工。即便是美国本土的MP Materials公司,其三分之二的稀土精矿仍需运往中国加工。



稀土资料图

更令人担忧的是,中国在钴、镍等关键金属加工领域的优势同样难以撼动。数据显示,中国钴加工市场份额从2018年的65%增长至2024年的83%,全球前六大钴精炼厂均来自中国。印尼作为全球最大镍矿供应国,其镍加工产业也被中国企业深度绑定。美国不仅无法加工稀土矿物,甚至需要将部分铜矿运往中国冶炼,镍矿则需运往加拿大处理。美国政府近年来投入数亿美元试图重建稀土加工能力,但环境许可和资金问题始终是绕不过去的障碍。例如,明尼苏达州一处正在开发的镍矿项目,因当地居民反对而被迫迁址,至今未动工。

在这一背景下,俄罗斯的稀土资源成为美国眼中的“救命稻草”。据俄罗斯自然资源部统计,截至2023年1月1日,俄罗斯稀土储量达2870万吨,其中正在开发和准备开发的储量为380万吨。普京总统在稀土工业发展会议上明确表示,俄罗斯愿与美国合作开发稀土矿产,并提出供应200万吨铝的条件。俄美稀土谈判始于沙特利雅得的秘密会谈,涉及矿产开发、技术共享和联合生产。这场谈判不仅关乎经济利益,更可能重塑全球稀土格局。



稀土资料图

然而,俄美合作并非没有风险。乌克兰危机的阴影下,泽连斯基政府已明确反对任何绕过乌克兰的稀土交易,而美国国内鹰派势力也对技术外流表示担忧。但面对中国断供的现实压力,美国企业界的游说力量正在推动政府“务实合作”。特朗普政府可能通过“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一方面威胁对俄制裁,另一方面推动稀土合作,以此在对华谈判中掌握新筹码。

这场稀土博弈的本质,是全球产业链重构的缩影。中国用稀土反制美国的芯片禁令,俄美则试图通过合作突破封锁。专家分析认为,特朗普可能延续“极限施压”策略,但全球供应链的重构需要时间,美军的战备缺口能否等到新协议落地仍是未知数。中国商务部的出口禁令已明确“治外法权”原则,任何第三方违反都将追责。这让俄美合作面临法律风险,也考验着沙特等中间人的斡旋能力。



稀土资料图

掌握核心资源与技术的国家,将在未来的国际博弈中占据主动。中国稀土牌的打出,不仅让美军全军种武器系统面临断供危机,也让全球看到了资源主导权的重要性。特朗普能否等来真正的“救星”,或许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但可以确定的是,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悄然改变世界格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