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11时,韩国宪法法院将对尹锡悦弹劾案作出最终宣判。这场持续100多天的审判,不仅决定尹锡悦的政治命运,更将重塑韩国宪政史。
随着尹锡悦审判日的确定,韩国迎来了宪政史上的最危险72小时。我国驻韩国大使馆已经提醒中国人加强安全意识,防范韩国可能出现的政治动荡。
经历多轮波折后,尹锡悦的案件,终于快要到了落幕的那一刻。2024年12月3日,尹锡悦突然宣布全国戒严令,引发国会紧急弹劾;
2024年12月14日,韩国国会以超过三分之二多数的234票赞成,通过弹劾动议,指控尹锡悦“滥用紧急权力破坏宪法秩序”,案件移交宪法法院审理;
今年2月25日,宪法法院结束辩论,但因法官席位空缺及政治博弈,宣判日期推迟。
如今,弹劾案需8名现任法官中至少6人赞成方可通过。若弹劾成立,尹锡悦将成为继朴槿惠后第二位被罢免的总统;若驳回,他将重返总统的位置,但可能触发更大规模的社会动荡。
在韩国执政党和在野党看来,宪法法院的法官任命争议,是左右弹劾案结果的核心变量。韩国宪法法院需9名法官,但自2024年10月起,因代理总统崔相穆拒绝任命在野党推荐人选马恩赫,导致1席长期空缺。
在野党共同民主党指控代理总统崔相穆拖延任命,意图通过“法官换血”影响判决,已发起对崔相穆的弹劾。韩国法律学者警告,若法官任命沦为政治工具,韩国宪政体系将面临崩溃风险。
随着宣判临近,韩国社会陷入空前分裂,安全风险急剧上升。回顾过去几个月发生的事情,人们可以看到,支持弹劾的韩国民众,在首尔光化门广场发起多次示威活动,要求“终结独裁”;
反对弹劾阵营则在宪法法院外等地,举行“24小时接力示威”,高呼“司法独立不容践踏”,“尹锡悦应被释放”等口号。
4月4日当天,韩国将启动最高级别警戒,预计部署2万名警力,划定8个“犯罪特别防范区”,关闭宪法法院周边地铁站,并实施无人机禁飞令;
特警部队将驻守法院内部,对冲击者实施“当场逮捕”,首尔市中心11所学校停课避险。
然而,即便韩国警方早已有所准备,韩国政坛依旧险象环生。此前,在野党称截获“暗杀党首李在明”的情报,警方已对其加强安保。
韩国《中央日报》4月1日报道,尹锡悦的前秘书张济元,于3月31日晚被发现身亡。此人掌握着尹锡悦的大量秘密,被视为是韩国政坛亲尹派的核心人物之一。
可以看到,尹锡悦弹劾案已超越法律范畴。无论判决结果如何,韩国社会都需承受撕裂之痛。当4月4日的钟声敲响,韩国迎来的或许不是终点,而是新一轮风暴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