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继前一天在台湾周边展开大规模联合演训后,解放军东部战区再次在台湾海峡中部、南部相关海域组织“海峡雷霆-2025A”演练。据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施毅陆军大校表示,此次演练聚焦警告驱离、查证识别、拦截扣押等科目,旨在检验部队区域管控、联合封控和精确打击能力。这一连串军事行动,不仅是对“台独”分裂势力的强硬回应,更暴露了解放军未来对台军事行动的潜在战法:以较低代价充分利用台湾孤岛特性,通过“以武逼统”实现统一目标。
“海峡雷霆-2025A”演练的突出特点在于“联合封控”和“精打击要”两大核心能力。联合封控体现了解放军对台湾周边海空域的全面掌控意图,通过舰艇、战机协同常导、远箱火等武器系统,形成多维封锁网络,切断台湾与外部联系的可能性。而精打击要则显示了解放军在关键目标打击上的精准性和高效性,避免大规模破坏,转而聚焦“台独”势力的核心设施和指挥中枢。这种策略充分利用了台湾作为孤岛的地缘劣势,一旦海空通道被封锁,岛内资源迅速枯竭,外部支援无从插手,迫使“台独”势力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
从4月1日的联合演训到次日的“海峡雷霆-2025A”,解放军展现了从广域威慑到精准施压的递进式作战能力。前一天的演练出动了包括“山东”号航母、歼-35隐形战机、弹道导弹在内的重型装备,覆盖台岛南部、北部及东部海域,演练科目包括空中截击、对海突击和对陆打击,彰显了全面围困的战略态势。而“海峡雷霆-2025A”则进一步细化战术,强调查证识别和拦截扣押,显然意在模拟对台海关键航道和空域的常态化管控。这种“先围后锁”的节奏,透露出解放军可能采取的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军事模式:通过封锁和精准打击削弱“台独”抵抗意志,而非直接诉诸全面战争。
“海峡雷霆”代号的启用,意味着解放军遏制“台独”的手段更加多样化、层次化。这种策略与传统的大规模登陆作战不同,更倾向于以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震慑,迫使对方在军事和心理上双重崩溃。央视新媒体“玉渊谭天”也解读称,从“联合利剑”到“海峡雷霆”,解放军的军事行动已从单纯展示武力转向体系化威慑,目标直指赖清德当局的谋“独”挑衅。
此次演练的信号清晰而强烈:台湾作为孤岛,其经济和军事生存高度依赖海上通道,一旦被联合封控掐断命脉,内部压力将迅速累积。而精打击要的运用,则能有效瘫痪“台独”势力的指挥和作战能力,避免大规模伤亡和资源消耗。这种方式不仅降低了军事行动的直接成本,也为政治谈判留下了空间,体现了“以战促谈”的战略意图。可以看出来,“‘台独’跳得越凶,暴风雨来得越猛烈”,解放军已做好随时升级行动的准备。
综上,“海峡雷霆-2025A”演练暴露了解放军对台统一战法的新思路:以联合封控切断外部联系,以精打击要瓦解内部抵抗,充分利用台湾孤岛特性实现低代价、高效率的军事目标。这不仅是对“台独”分裂势力的雷霆警告,更预示着未来对台行动可能以“以武逼统”为主线,在海峡两岸博弈中占据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