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发布了《化解林权“一地多证”权属重叠等历史遗留问题典型案例》,宣城市“构建统一产权底板化解林权‘一地多证’权属重叠问题”案例成功入选,成为全国18个优秀典型案例之一。

宣城市森林资源丰富,林地总面积达1130.74万亩,是全国林业改革发展6个综合试点市之一,也是全国清理规范林权确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试点地区之一。近年来,宣城市以清理规范林权确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试点工作为契机,以数据整合为抓手,将深化登记成果应用作为工作重点,将林权登记成果纳入全市自然资源管理“一张图”,同时将土地、房屋等各类登记数据和用地报批、土地供应等数据叠加入库,构建统一产权底板。同时,在存量数据整合和历史林权资料标准化整理的基础上,对存量数据进行全面比对,梳理出登记信息、权属重叠、地类冲突、确权程序、已登记未发证及其他等六大类林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106.42万个,并归类形成全市林权历史遗留问题台账。按照发现一宗、解决一宗、销账一宗原则,对林权历史遗留问题台账实现动态管理,并将问题台账嵌入式应用于林权类不动产登记平台,结合林权日常登记,常态化开展林权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工作。此外,按照“市级统建,市县共用”的方式,宣城市建设了市县一体化不动产登记云平台(林权类),平台包含了林权地籍管理系统、林权登记系统、林权档案管理系统,形成了“三库一平台”的架构,提高了县(市、区)不动产登记工作效率,进一步为林农和相关机构提供了权利保障和融资便利。

宣城市通过夯实产权底板、化解权属重叠问题、构建全市统一的林权登记平台等手段,提升了林权登记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产权保护更加有力,历史遗留问题化解更加有效,林业发展内生动力更加强劲。截至目前,全市不动产登记机构为多个拟建设项目提供权属状况和登记信息查询400余份,共化解包括“一地多证”权属重叠等问题在内的林权宗地288宗。(雷永华 全媒体记者 余结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