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海军处境堪忧,自冷战结束后一直处于衰退状态,俄乌战争的爆发更是雪上加霜,不仅损失了不少舰艇,甚至连在建舰艇都处于危险中,尤其是正在建造“伊万·罗戈夫”级两栖攻击舰。
美媒关注到俄罗斯新船正在建造(美媒《战区》报道截图)
西方卫星一直在盯着相应的建造工作
根据美国媒体《战区》在2025年4月5日的报道,建造“伊万·罗戈夫”级两栖攻击舰的地点是在克里米亚半岛的一家造船厂,不仅处于乌克兰军队的打击范围内,而且曾经受到过攻击。乌克兰媒体《防务快报》多次呼吁,关注伊万·罗戈夫级首舰的建造工作,但是乌克兰军队一直没有动手,让人怀疑乌克兰军队是等着完工之时再炸?这个可能性还真不小,如果在建造过程中炸,可能不会造成多大的影响,仅限于拖几天工期。
乌克兰此前就炸过船厂中的俄军舰艇
正在建造的“伊万·罗戈夫”级两栖攻击舰,又称23900型舰,属于俄罗斯国产两栖攻击舰。目前已知其舰长近220米,宽度40米,排水量4万吨级,最大航速24节,在全球同类舰艇中也算大号,与美国海军的“美国”级大体相近,其搭载能力为16架直升机、6艘登陆艇、75辆车辆、900名士兵,已知可以使用卡-27/29反潜直升机和卡-52系列攻击直升机。一直还有传说称,要使用俄罗斯国产的短距/或垂直起降固定翼战斗机,可惜没有进一步的消息。以目前的技术发展,两栖攻击舰配备无人机也是趋势,可惜俄罗斯尚没有相关的安排说明。
俄罗斯23900型舰的模型
俄罗斯一直希望获得两栖攻击舰,曾经想从法国引进“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数量为2艘,曾是俄罗斯海军改善两栖舰艇性能的重要机遇,可惜由于俄乌关系变化,法国最终在交付日期截止前终止交易,最终被法国转售给埃及,为了弥补这一问题,俄罗斯才上马上23900型舰。
俄罗斯非常重视国产两栖攻击舰的建造工作,俄罗斯总统普京曾出席其开工仪式,但是它的建造进度远远落后于人们的预期。在2020年时,举行了龙骨铺设仪式,正式开始船台施工,按照预期应该在2025年建成服役,但是到目前为止,依然处于船台施工的状态,只是完成了舰体,尚缺少飞行甲板和舰岛。能否在2025年下水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它的建成服役将继续推迟,目前的说法是2027年服役,但是可能性并不大,因为下水之后的舾装,还有海试,将花费大量时间。
中国075E两栖攻击舰是最佳选择
以俄罗斯海军目前的状态,中国075E两栖攻击舰是最佳选择,俄罗斯的造船厂没有足够高的效率,无法按期完成建造工作,直接向中国订购所花的时间更少,成本更低。
目前最理想的情况,就是以075E两栖攻击舰为基础,发展一款4万吨左右的两栖攻击舰,采用俄式标准,可以搭载俄制舰载直升机、登陆艇和车辆,以符合俄罗斯海军的使用需求。
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075E型两栖攻击舰的条件都是非常好的,属于世界一流水平,完全可以满足俄罗斯海军的一切要求。更重要的是建造的速度快,质量也相当好,主要原因就是已经建造了多艘并已在中国海军服役。所以,凭借着建造同型舰的基础,可以进一步地加快工程的进度。
“西北风”级,俄罗斯一直没能拿到手
俄乌战争对俄罗斯海军的舰艇建造工作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国产两栖攻击舰能否按时完工仍有待观察。主要是受战争的影响,乌克兰随时可能对舰艇发动攻击,对其造成破坏。同时,西方的制裁也可能带来更多的麻烦。现在俄罗斯海军的处境相当堪忧,尤其是两栖舰艇不足。
俄罗斯海军曾经为世界第二大海军,但是在冷战结束的背景之下,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裁减,大量的两栖舰艇退役。到2014年时仅剩15艘755型、4艘1171型和1艘1174型登陆舰,总吨位不到9.5万吨。在出兵叙利亚迫在眉睫之时,俄罗斯才意识到自己的两栖舰艇严重不足,甚至把退役舰艇重新拉回来,进行重新翻新后再投入使用。在俄乌战争爆发之后,又有多艘两栖舰艇损毁,形成了“雪上加霜”的效果。现在,俄罗斯海军全部两栖舰艇吨位加起来已经没有中国2艘075多。
我们不仅有,而且造的更快
俄罗斯的造船工业已经严重的衰退,已经很难满足国内的需求,也因此,外购舰艇早已是俄罗斯不得不接受的一个局面。如今075E两栖攻击舰已经可以外销,关键是看俄罗斯海军能不能放下所谓的大国“面子”,把握住这最后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