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围绕俄乌冲突的谈判,局势突然急转直下。
消息想必大家也听说了,在持续了近3个月的拉扯下,特朗普终于不耐烦了,觉得自己被普京耍了,公开对俄罗斯发出了威胁,企图通过对俄罗斯石油最高加征50%关税的手段,逼迫普京在停火谈判中做出让步。
这事发生了也有几天了,但目前来看美国方面还没有任何行动,特朗普的威胁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当然不排除,特朗普只是虚张声势,为了在美俄谈判中夺回主动权。可实际上只要我们稍微分析一下就能明白,特朗普对于普京的威胁有没有用,其实美国说了不算,中国和印度其实才是当前局势走向的关键所在。
特朗普的威胁看似凶猛,实则漏洞百出。首先,俄罗斯石油出口早已形成 “去美元化” 路径。中国和印度作为俄罗斯石油的最大买家,且交易主要使用卢布和人民币结算。因此,即便美国加征关税,中俄可以依旧可以通过,石油换贷款、易货贸易等方式绕过制裁,印度也能通过第三方中转的形式继续采购。
另一方面,如果特朗普强制对俄罗斯石油加征关税,也将直接冲击全球能源市场。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预测,如果俄罗斯每天减少100万桶的石油出口,那么全球油价就有可能飙升至120美元。这对依赖进口的美国经济来说,无异于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而回到美俄谈判,特朗普这种先后矛盾的态度,也在进一步削弱美国政府的可信度,让俄罗斯、中国、印度以及其他国家,难以判断美国的真实意图。在全球化的今天,特朗普这么做没有任何好处,只会把美国带入一个更加尴尬的境地。
总之,在这场博弈中,中国和印度的选择至关重要。对中国而言,能源安全是底线。2024 年中俄贸易额达 2448 亿美元,其中能源占比超 60%,中国连续15 年稳居俄罗斯最大贸易伙伴。
因此,即便美国加征关税,中国仍可通过增加管道原油进口、扩大 LNG 采购等方式弥补缺口。更关键的是,中俄在稀土、航天、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合作持续深化,形成了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的利益共同体 。
再来说印度,印度的处境比较微妙莫迪政府一方面想讨好特朗普,提议取消美国液化天然气进口关税;另一方面又依赖俄罗斯低价原油,俄油占印度进口量的 45%,替换俄油将导致印度炼油成本激增 30%。
这种骑墙策略让印度陷入两难,若屈从美国压力,国内通胀可能失控。可若继续采购俄罗斯石油,又可能面临美国制裁。所以最终,印度大概率会采取 “低调采购 + 第三方中转” 的折中方案,比如通过阿联酋、新加坡等国的公司代理进口。
所以无论怎么看,普京都根本不怕特朗普的威胁,特朗普现在在俄乌冲突问题上急得跳脚,这才甩出了对俄石油制裁的一记昏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