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将访问日本之际,北约秘书长吕特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北约和日本计划通过加强信息共享和防务工业合作,将双方的伙伴关系提升到新的水平。
据共同社6日报道,吕特计划本月8日至10日访问日本,此行将是他自去年10月担任北约秘书长以来首次访问“印太”地区。4日,吕特在接受媒体群访时表示,要将北约与伙伴的合作“实质化”。他提到扩大与日本的联系,以及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和韩国的联系,以便在工业生产、创新以及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数据交换等领域展开合作。
在回答日本NHK电视台记者“北约是否同意中国是一个威胁,不再是一个挑战”的提问时,吕特表示:“您(记者)可能越来越把中国视为威胁,但我认为在北约的官方语言中,它不是这样表述的。”随后,他话锋一转,称不能对中国“太天真”,“当你看到中国国防工业基地的建设,当你看到他们现在拥有比美国更多的海军舰艇……很明显,我们不能对中国抱有天真的想法。”吕特说,“这就是我们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如此密切合作的原因。”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研究院教授崔洪建6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北约曾尝试与日韩澳新等亚太国家加强防务合作,并计划在日本设立联络处,但因成员国之间存在分歧未能实现,“吕特的最新表态说明北约并未放弃在印太地区扩大影响力的意图。”
访问日本期间,吕特将与日本首相石破茂、防卫大臣中谷元、外务大臣岩屋毅和经济产业大臣武藤容治等人举行会面。《日本时报》称,吕特表示,相关会晤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更好地了解“印太”地区的局势,特别是日本面临的安全挑战。预计吕特还将访问横须贺海军基地和神奈川县的三菱电机镰仓工厂。报道称,这两个地方凸显了北约对促进双方工业合作的重视,并将加深吕特对日本自卫队能力的了解。
对于北约秘书长访问日本谈国防合作,日媒解读称,北约对中国军事能力、在地区问题上的强硬态度以及北京与莫斯科的密切关系的日益担忧是驱动北约和日韩澳新加强合作的原因之一。
崔洪建认为,北约近年来对中国的军事力量提升表现出一定的关注,但多数欧洲国家并不将中国视为直接的安全威胁。然而,吕特在与亚太地区国家接触时,显然试图迎合这些国家的所谓“担忧”,其逻辑在于通过制造紧张气氛来维持自身的存在感和发展理由。吕特的言论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讨好美国,试图通过将自身塑造成遏制中国的工具来证明其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不可替代性,以证明北约的价值和作用。
记者注意到,一些日媒在报道吕特回答日媒提问时,略去后半部分,刻意突出“中国威胁”。辽宁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陈洋6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日本媒体显然有意将中国渲染为吕特访日最主要的议题。这一方面是为突出日本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日本一些人认为,通过渲染“北约加强与日本合作对抗中国”,能够躲在应对“中国威胁”的幌子下面,发展自身力量,转移国际社会对其野心的关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