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持久战》已经近90年了,但时至今日,仍然有非常多的人心存侥幸,总是想着轻松取胜,为此编造、轻信很多非常错误的论调。

这几天针对美国的“对等关税”,就有很多戏谑的言论,这并不有利于坚定必胜信心,笑一笑之后,还是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比如传美国财长贝森特想要辞职了,但注意这个消息来自民主党掌控的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也就是NBC,这跟周末全美1200场60万美国民众上街抗议一样,背后存在很显然的党争迹象。美国是3亿人不是3000万人,组织区区60万人抗议并不难,如果看过所谓的游行画面,就知道所谓的游行烈度很低,甚至很休闲,不过是变相的“CityWalk”罢了。


还有的说特朗普这一届政府果然是“草台班子”,但注意特朗普的执政班子确实不那么专业,但论效率和凝聚力,已经是美国十几年来最强大的班子。

小镇虽然2023年比较早的谈过《》,但注意“草台班子”是用来祛魅的,让一个人明白无论多么光鲜的人、高大上的组织,其背后的基本需求和运转逻辑与常人和一般组织并没有本质不同。

祛魅之后,仍然要敬畏。“草台班子”的重点不是“草台”而是“班子”,只要有任何组织管理经验,就知道一个“草台班子”有多么难得。就如普通人,在一个成熟的公司、组织内部借助成熟架构借鸡生蛋完成一个小团队的管理,这已经很难,更不要说自己拉起一个班子,很多跟朋友一起创业的,往往反目成仇。

特朗普这个班子,别管多么荒唐、不专业,但执行能力确实很强。最典型的就是袭击也门武装的聊天群泄密事件,很多人看到后觉得聊天群谈如此军国大事,很儿戏,错拉人进群也很荒唐。

但如果把泄密这件事去掉,可以感受到决策效率很高,以至于就算泄密,对行动本身也没什么影响。群名中的“PC”是英文“Principal Chiefs”的简拼,意思是首要的、主要的,也就是各部门说了算的人。


除了被误拉进群的以外,每个相关部门都有一个代表,非常快地就完成了即时沟通。还要注意一个细节,一开始万斯表示不支持这个计划,理由是认为帮助了欧洲,但万斯并没有把话说死,而是询问大家的共识是什么。很快其他参与者就表达各部门的态度,对于行动可能带来的美军伤亡、美以关系、如何让欧洲人买单等等问题,迅速得到了解答。

当达成共识之后,由副幕僚长去向特朗普汇报,仅一小时后,就宣布特朗普已经决定发动袭击。之后所有参与者没有一个提出反对意见,立刻开始执行。

从开始建群讨论到庆祝袭击完成,只用了72小时。这背后也体现了美军前线部队仍然保持了很强的机动作战能力,要知道发动对一国的空袭,这非常考验综合协调和组织能力,全球能做到的国家能有几个?

再次提醒,“草台班子”重点是“班子”,不是“草台”。

而对于近期美国各方极力歌颂特朗普,这看似来似乎有些荒诞,但从政治理论上讲,这是在建立美国近些年已经极为罕见的强人政治

在变化加剧的混乱时代,最怕的不是选择错误,而是犹豫不决,作为大国,有足够强大的底蕴,甚至可以说,但凡摆在桌面的方案,随便选一个并且坚决的贯彻到底,最终结果都不会差。最起码可以让其他国家也付出同等乃至更大的代价,只要混乱之后,自己的国家仍然占据相对优势就行。

而要坚决的行动,必须有一个强人。这也是小镇在昨天《》认为全球多数国家,不会跟进对美国发起反制。

因为想要发动如此强度的反制,需要这个国家有一个能够掌控全局的强人,大多数国家是没有的。比如欧洲,跟强人沾边的也就是土耳其的埃尔多安、塞尔维亚的武契奇、匈牙利的欧尔班以及白俄罗斯的卢卡申科。但卢卡申科和武契奇需要俄罗斯的背书,埃尔多安和欧尔班对国内掌控力并不高,比如埃尔多安虽然在2016年大规模清洗军队,但军队仍然相对独立,而欧尔班相比他的强硬表态,匈牙利的国力和军力太弱了。

还是要抛开表面的现象,去发掘本质。

自小布什之后,美国已经很久没有如此强势的总统了,关键是真的敢干。别看“对等关税”如此荒唐可笑,但如此可笑竟然能够成真,这背后展现的是需要高度警惕的决心和掌控力。

小镇还看到,有网红学者觉得中国34%关税的反制来的太猛,应该循序渐进,手里多留点牌。这种想法,就是典型的投降派,只不过披着速胜论的外皮。

美国毕竟是百年的帝国,就算现在走下坡路了,也只是相对中国开始衰落,对比中国以外任何国家,现在的美国反而更强了。

国内有很多人对世界的认知还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甚至冷战时期,一个典型错误就是仍然认为欧洲军力强大。比如小镇之前在《》一文批判的某名校退休老教授,他认为就连朝鲜都能往乌克兰战场派出一万多精锐作战部队,那欧洲这么多国家,每个国家拉出来一万人,怎么可能打不过俄罗斯?

错误的观点,就来自于错误的现实认知。在冷战以及冷战刚结束的几年,欧洲各国确实军力强大,但很快就马放南山,欧洲目前仍然以大规模国战作为军备目标的国家只剩下希腊、意大利、西班牙、波兰等四个国家,这四个国家陆军数量占了欧盟一半以上,论作战能力还要更高。

可以这么说,如果在公平的环境下进行常备军对战,不考虑旷日持久的消耗战,这四个国家的军队每一个都能单挑德法陆军联合。但希腊需要盯防土耳其,意大利、西班牙对参与俄乌战争毫无兴趣,波兰虽然很想参战,但是投入巨资购买的武器装备至少还要几年才能陆续到货。

至于一直在拱火、裹挟欧盟“仇俄”的波罗的海三国,三国陆军加在一起都未必能凑出来三个乌克兰守备旅,战斗力就更弱了,真送到俄乌战场,恐怕几天就没了,要知道现在的俄乌战场,是数百个旅之间的鏖战。

整个欧盟就算不顾一切的抽调能够参与境外作战的合同兵、雇佣兵,最多也不过是凑出能打一场巴赫穆特之战的军队,但由于各国编制、语言、作战模式各不相同,战斗力远低于同等数量的乌克兰军队,甚至可能一次大规模炮袭,就能让德、法这种级别的国家精锐常备军遭受重创,本国政府都要下台。

现在欧洲的军力就是这么拉垮,不要拿东亚标准去衡量欧洲。

从这个例子,就能知道为什么欧盟对美国根本硬不起来,为什么如此恐惧俄罗斯,又为什么美国一直要求欧盟重整军备。欧盟军备实在是太烂了,尤其英法德三国是整个欧盟武力之耻,空有一年1900亿美元的巨额军费,但武装起来的常备军,还不如希腊和意大利之和,而希腊和意大利军费不过是400亿美元。

可见英法德贪腐之严重。

所以,不要觉得很多国家不跟进对美反制,就是怂了、跪了,就连欧洲各国也已经如此虚弱,更何况其他国家呢?

这一轮对垒,主角有且只有中美两国而已,这本就是独属于中美的较量,其他一切国家哪怕是俄罗斯也不过是看客,最多在某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比如这次“对等关税”,都没有列入俄罗斯。

对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而言,不站出来反制才是理性的,反抗这是大国的特权,而且必须是拥有强大武备的国家才有的特权。纵观全世界,拥有如此强盛武力的,并不多。

所以,现在一些说特朗普慌了、怂了的言论,有害无益,一定要明白,特朗普不会动摇。

这次“对等关税”并不是头脑发热的过家家,而是深思熟虑之后的产物,不管这种深思熟虑是否妥当、是否有其他更好的策略。要注意,早在1987年特朗普就主张要对富裕国家尤其是制造业大国征收巨额关税,整整38年过去了,特朗普这次的行动跟当年的想法一致。


特朗普马上79岁了,整个后半生都在坚持的理念,怎可能因为一些意外而有所退缩?这种理念,也是特朗普能够重新上台的民意基础。对特朗普来说,全世界唯一能够真正有效反制的,只有中国,其他国家面对美国都是无力的,就算“对等关税”真的不可行,也可以先针对中国以外其他国家,后面的事再说。

特朗普以及他的团队,当然有自己的小利益,这也影响了策略的选择,但也不能因此就认为是噱头。

更重的是,一定要明白,大国和小国是不一样的。

对小国而言,国际高于国内。一切国内政策都会优先考虑国际环境的变化,就算越南这种上亿人口的国家,也必须先考虑国际再考虑国内,所谓的“竹子外交”是越南决策的基本原则。

而大国,国内高于国际,一切政策的出发点都是国内。注意说的是拥有自主权的真正大国,全世界也就是中美俄三家。

美国也一样,特朗普的这轮政策,的确很荒唐,完全没什么道理可讲,但把这种荒唐以及与理论的背离放在一边,可以看到从决策和执行角度,非常高效、非常坚定,至少从过去两个月来看,并没有动摇。

尤其重要的是,特朗普的这轮动作,重心显然是国内。一个特别关键的国内矛盾,就是特朗普团队与美联储之间的矛盾,迫切需要处理的一是减税法案,二是解决美国逼近临界点的债务危机。

注意虽然美国债务逼近37万亿美元,然而如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对美国主权评级仍然很高,穆迪更是继续保持Aaa的最高评级,但这是因为美债风险还没有突破一个临界点,这个临界点就是公众持有的美债占GDP的比重即达到100%,而且预计2029年将超过二战后的历史最高点。


美国国债分政府机构内部持有人和公众持有人,后者包括美联储、美国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个人以及他国持有者等等,持有规模占GDP的比重已经从2024年的96%增长到目前的97%,2025年必将突破100%。

当突破100%,就是美国国债风险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转折点,届时无论如何偏袒,三大评级机构都需要下调美国主权评级,这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届时特朗普和美联储之间如何决策,就是非常关键的博弈点。

小镇年初判断央行不准备在一季度降息,三月进一步调整为认为央行很可能上半年也不会降息。央行降息很大程度上要考虑特朗普与美联储之间的博弈结果。

可以说,留给特朗普团队的时间并不多了,如果不用猛招,根本来不及。

我们当然要有战略信心,以目前的情况,中国可以说必胜,从内部讲,最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现在虽然还处于恢复期,但系统性风险已经基本被遏制。比如房地产处于“止跌回稳”的阶段,就算美国搞如此大的冲击,也不过延缓恢复的速度、制造更多难题罢了,总趋势不会变。

再次强调,大国关键是内部。

而美国剩下的时间不多了,无论是内部与美联储的博弈和美债风险需要尽快处理,还是外部力量对比即将发生逆转,美军一再预警中美军力将在未来5年发生几乎不可逆的转变,如果还想有所变化,必须更加坚决。

这就是毛主席说的“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论持久战》前半部分讲为什么坚持下去必胜,而后半部分则拆解如何胜利,毕竟胜利不是等来的,需要主观能动性。于是主席讲了防御中的进攻、持久中的速决、内线中的外线,还要求发挥主动性、灵活性、计划性等等。

所以,为什么中国在短短48小时内就发起了连环反制,而且直接拉满到34%的加征关税,而不是如一些人说的应该慢一点。

关键就是表达战斗到底的决心,这种心气非常重要,是战略性的。

如果这时候扣扣索索,考虑战术上甚至战斗上的蝇头小利,各方都会产生很多误解和猜测。而中国一下子拉满,下一步抉择的难题就转到了特朗普那边。

中国已经反制了,那么特朗普是视而不见,还是如之前说的继续升级?

如果特朗普不升级,那一定程度就说明美国并没有那么强,起码面对中国没太好的办法,那么在关键的势上,中国就赢了一筹,这是非常关键的战略优势,也就是《孙子兵法》特别强调的“”,造势和任势就是孙子克敌制胜的法宝。

总之,一定要有长期博弈的预期,决不能把取胜的希望寄托在他人的无能和软弱上。

中国的态度早就非常明确了:不论美方打关税战、贸易战或者别的什么战,中方必将奉陪到底!

比拼意志和底蕴,绝不退缩,这才是堂堂正正的大国之争。

什么技巧、阴谋,都不如以实力碾过去。

而我们,恰恰就拥有人类有史以来最强大的硬实力,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增强,又何必寄希望于他人的软弱?无论前面有多少高山险阻,不过是碾过去。


其他文章推荐

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在看”和关注吧

欢迎分享,让更多人发现“大树乡谈”

备用:大树乡谈2022、大树乡谈2023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