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城乡环境整治提升行动

连日来,西苏镇高位部署、精心安排、迅速行动,多措并举,集中全镇力量对环境卫生开展整治提升行动,上下齐心协力,环境面貌焕然一新,整治效果初见成效。



截至目前,全镇共出动干部群众2000余人次,钩机、铲车、拖拉机等各类机械车辆80余辆,硬化道路26条,便道50余处,硬化道路面积近1万平,规划停车位500余个,清理垃圾、杂物共计300余吨,整治残垣断壁26处,确保环境整治实现多角度、全覆盖、无死角的良好局面。累计清理占道经营80余处,拆除私搭乱建10处。共清理道路两侧乱堆乱放的杂物、农用机械100余处;清理垃圾800余方,清理小广告400余处。

“三支力量”聚合力

一、积极组织、全面行动,当好“主心骨”:坚持干部到一线,带着群众干,掀起干群联动、全民参与、共同推进环境整治提升的新热潮,通过整治提升道路环境、大力开展全域清理行动等措施,补齐短板、健全机制,确保环境持续改善。


二、“党员+志愿者”示范引领,勇做“先锋队”:组织“两委”干部、保洁员、志愿者,对S036省道、观光路等沿线全面开展清理行动,积极发动党员干部和群众参与,集中清扫垃圾,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将垃圾杂草杂物彻底清理到位。


三、打好“畅、安、舒、美组合拳”,化身“铁卫士”:镇村干部与综合执法队共同发力,集中人员力量、上足机械,对两侧乱堆乱放杂物、彩钢板、杂草、边沟内垃圾、沿路小广告等进行“全覆盖、无死角、零遗漏”清理,对占道经营进行整治,大幅改善道路沿侧环境面貌。


“二个创新”提亮点

一、从细节出发,“三小”现特色:将小菜园、小游园、小停车场建设、与环境卫生整治深度融合,激活乡村治理“神经末梢”。将闲置空地变身 “共享菜园”,整合零散区域规划 “便民车位”。


二、从区域出发,“省道”焕新颜:西苏镇对高速口便道进行硬化、铺设便道砖200米,补栽冬青100余棵,对洺李线停车位进行规范划线。精细建设添新貌为提升路域环境,硬化道路26条,便道50余处,硬化道路面积近1万平,规划停车位500余个,对修缮破损,打造整洁、畅通、安全的出行环境。


“三种措施”保长效

一是凝聚整治合力,发动群众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作用,积极组织志愿者给每家每户发放环境卫生整治明白纸,鼓励群众按照“门前五包”管好门前卫生,让群众实现从“站着看”到“跟着干”,再到“自觉干”的转变,按下“洁美乡村”建设“快进键”。共发放“门前五报”责任书3000余份,发放人居环境明白纸上万户。


二是创建“人巡+机巡”复合模式。充分发挥无人机在农村优势,利用“空中力量”加大巡查范围,结合人工巡查,组织人员对卫生死角、垃圾杂物进行全面清理,累计集中整改296条街巷。同时,对街巷内破损便道等基础设施进行维修,有效改善了群众的出行条件。


三是夯实“治理+管理”长效机制。实行网格化管理制度,巩固整治实效。对于环境卫生整治过程中的短板和薄弱环节,坚持从“细”处入手,往“实”处用力,清“死角”、扫“盲区”,对易反弹的脏乱点位采取栽种树木、承包改造等方式消除顽瘴痼疾。

部分道路对比图:


西苏镇将继续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持续巩固整治成果,逐步实现从“短暂美”迈向“持久美”,从“一处美”拓展到“全域美”的转变,为区环境整治春季行动贡献出更多的“西苏力量”

邯郸——成语之都

为人师表

【词源】唐·李百药《北齐书·王昕》:杨愔重其德业,以为人之师表。

【释义】本意是指在道德和行为方面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和典范,后来把这一成语广泛用于教师身上,教师承载着教书育人重任,是学识出众、道德高尚的化身。




责编:游伟伟

初审:连晓丽

审核:赵江辉

监制:王进领

爱永年的你

每个在看,我们都喜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