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当之无愧的相声界大师,直到冯巩回乡祭祖,我们才后知后觉。
原来他的曾祖父冯国璋竟然是北洋军阀时期的代理总统。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冯巩现在的级别与副省长同级。
原来,一个喜剧演员竟然能有如此成就。
尽管冯巩是公认的官四代,但是他却从来没有用自己的“尊贵身份”牟取过福利。
一直以来,他都是靠自身的实力,成为了大家喜爱的艺术家。
日常的生活中,他也总是一副低调的姿态。
这次祭祖活动也秉持着低调的原则。
近日,年近七十的冯巩带着家人在清明假期回河北乡下祭祖。
而这一幕恰巧被网友拍摄了下来。
虽然画面并不清晰,但是大家都可以辨认出来这就是冯巩一家。
不得不说,冯巩的家族遗传基因实在是太强大了。
他和他的兄弟姐妹们不只脸型相似,就连眉眼也看着很像。
不仅如此,冯巩的长相和他的曾祖父也有几分相似之处。
只见冯巩穿着朴素,一点领导架子都没有。
不仅如此,他开的车都不是豪车,更凸显了他的低调作风。
对于这次祭祖活动,冯巩很是低调,他并没有公开这件事情,
也没有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分享任何有关的动态。
其实,这并不是冯巩第一次回乡祭祖。
早在几年前,祭祖就成了他每年的习惯。
以往的祭祖更低调,连网友们都不知道。
但是,这次他好像“弄巧成拙”了。
本来不希望被知道自己祭祖的事,如今却在热搜上挂了好几天。
经过媒体的宣传,人尽皆知。
不知道冯巩是该生气还是高兴。
虽然现在的冯巩看起来家世显赫,但是那时候时代动荡,冯巩并没有沾上曾祖父的光,反受其害。
冯巩九岁那年,全家人遭遇红卫兵驱赶。
不得已,他跟随父母来到了一个大杂院,住进了只有十二平米,平时连太阳都照不进来的小平房。
从小,冯巩就表现出了很高的艺术天赋。
他参加了班级里的文艺宣传队,每天的活动就是和队员一起搞艺术。
对于冯巩的兴趣爱好,他的父母都很支持。
不仅如此,还为他找来了专业的老师,学习京胡等乐器。
没想到冯巩天赋这么高,就连教他乐器的老师都对他赞不绝口。
冯巩艺术天分高,同时,他的功课也一点没有落下。
十三岁那年,冯巩以满分成绩考入了当地最有名的中学——天津第二十六中。
放到现在来说,冯巩就是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进入中学后的冯巩依旧对文艺活动很感兴趣。
他积极参加各种活动,还与同学一起讲相声,赢得了天津市文艺大汇演的一等奖。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周围人开始认可他说相声的天赋。
而冯巩自己也好像冥冥中看见了自己未来的命运。
夺得头魁后,冯巩成功加入了共青团。
后来有一天,冯巩被老师叫到了教师办公室。
一路上,他还在思索自己“犯了”什么事。
等推开门的那一刻,他愣住了。
只见相声界有名的老师马季和唐杰忠出现在办公室。
这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
原来,两人是特地赶来,想收冯巩为徒的,这着实让冯巩有些受宠若惊。
在老师的眼神示意下,冯巩赶紧给这两位老师临场说了段相声。
过后,马季就将冯巩收入自己门下。
之后的日子里,每逢放假,冯巩都会从天津到北京向马季学习表演技巧。
在马季的培养下,冯巩进步的很快。
他不仅能表演小品,也能创作小品。
很快,中学的时光结束了,大家都走上了不同的人生之路。
看着和自己同在一个宣传队的同志们大多都进入了文工团,冯巩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因为家庭成分不好,他只能进厂当工人。
对此,冯巩自然有很多怨言。
尽管现实不尽如人意,但是冯巩却很快调整了自己的心态。
当工人的日子里,冯巩依然将说相声当成了自己的终身追求。
他还和其他人合作在厂里说相声,成为了厂里的文艺骨干。
二十岁那年,冯巩终于迎来了一个“脱胎换骨”的机会。
从马季的口中,冯巩得知沈阳区的一个部队招人,还不看家庭背景。
这对冯巩来说是一个大好机会。
但是没成想,厂子里的领导却坚持不放人。
没办法,冯巩只能连夜坐火车赶往沈阳。
后来,他如愿以偿穿上了军装,但是也有一个大麻烦。
由于自己是偷跑出来的,因此他的档案调不出来,他只能无名无分的待在部队。
更让他没想到的是,为了自己逃跑的事情,厂里的领导直接向上面告状。
最后,冯巩只能灰溜溜的重回厂里。
由于他擅自脱离厂子一年,厂里对他做出惩罚,那就是离职。
还好当时的工作不算难找,冯巩又去了别的厂子里做事。
工作的同时,冯巩将更多的时间用在了创作小品上。
而且他的作品还多次发表在《工人日报》上。
俗话说: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在厂子里待了一段时间后,又有大佬找上门来。
侯耀文千里迢迢来到厂子里,找到了冯巩。
他承诺会让他进入铁路文工团工作。
对此,冯巩自然是不胜感激。
而厂里的领导也答应放人了。
以文工团的工作为踏板,冯巩又进入了中国广播艺术团。
站在更大的舞台上,冯巩的知名度也有了。
之后,他还多次登上春晚,成为了观众们最喜欢的相声演员。
那个时候,就连冯小刚也只是帮冯巩写段子的写手而已。
经过相处后,两人的关系还不错。
在冯小刚苦于电影没人投资时,冯巩还主动帮他拉投资。
如今,虽然冯巩已经远离了舞台,但是每个春晚,我们都会想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