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三天,全省纳入统计的886家A级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274.57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1988.4万元,与2024年清明假期同口径(826家A级旅游景区)相比,分别增长16.06%、11.32%。全省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累计接待群众117.26万人次。

门票收入前十位的A级旅游景区分别是: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九寨沟风景名胜区、自贡·中华彩灯大世界景区、剑门蜀道剑门关旅游景区、峨眉山风景名胜区、乐山大佛景区、成都市海昌极地海洋世界景区、成都欢乐谷、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



祭扫缅怀传承传统习俗

全省各地紧扣清明传统节日主题,深化“祭扫+红色教育”融合模式,开展系列缅怀先烈、传承精神的特色主题活动。以献花、诗词朗诵、“时空邮筒”等形式祭奠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眉山三苏祠博物馆举办“我们的节日·清明 梨白柳青忆三苏”主题系列活动,江油市青莲镇名贤祠开展祭祀李白活动,让广大游客在春光中追寻先贤足迹感悟“清明”。

赏花踏青引领春游热潮

全省依托丰富生态旅游资源,以“花为媒”打造多元化赏花踏青产品,推动生态游、乡村游等“赏花经济”提质增效。

乐山市峨眉山景区推出“花”式躺平赏花地图,资阳市推出《资阳春日图鉴》。绵阳市药王谷景区开展辛夷花生态旅游消费季活动,遂宁市举办2025遂宁观音湖风筝表演秀,眉山市青神县开展2025青神观萤季活动,攀枝花市米易县颛顼龙洞景区、金杯半山·米易太阳谷康养度假区以踏青旅游备受游客青睐。南充市高坪区凤仪湾200余亩露营基地等成为“微度假”的热门选择,放风筝、草坪音乐、绿道骑行等活动,让市民游客感受“风之所至,皆是春意”。



非遗民俗展现文化魅力

全省各地开展非遗展示、情景表演、美食体验等众多民俗活动,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成都市举办2025都江堰放水节、第271届元通清明春台会,阿坝州中国古羌城隆重的开城门仪式为游客提供了大气磅礴的文化体验。黑水县举办羊茸森林音乐会、锅庄篝火体验活动,绵阳市平武县木座藏族乡举办白马木座清明歌会,雅安宝兴组织硗碛多声部民歌、硗碛锅庄等非遗项目传承人,创新开展“非遗进景区”活动,南充市博物馆推出“制香牌·寄相思”非遗体验活动,仪陇县推出客家文化主题活动,让游客深入体验传统民俗和非遗技艺。乐山市张公桥、东大街、上中顺等特色美食街区人气火爆,吸引各地游客体验“舌尖上的乐山”;绵阳市以非遗项目“进酒店”“上餐桌”“共体验”的形式开展“非遗赏春·清明雅集”活动。

特色场景促进文旅消费

成都、眉山、雅安创新推出“跟着苏堤春晓游四川”,“观剧惠游”带动三苏祠、瓦屋山等景区热度提升。成都东郊记忆推出清明限定市集和独立音乐人驻唱,宜宾市举办主题音乐会,雅安市318自驾大本营举办“踏青寻春·以乐寄情”音乐派对,达州市巴山大峡谷景区推出“祈福巴山 万物共生”大型沉浸式实景互动演艺,推动假期“演艺+文旅”消费新热潮。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王嘉 图片 主办方 编辑 曾雪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