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下午进行的中超联赛第5轮,泰山客场2-1击败长春亚泰,一洗上轮0-3输给成都蓉城的耻辱。这其中,李源一的表现令球迷赞叹不已。我想说的是,不知道伊万是否看了这场比赛。如果看了,是否会感到脸红。
比赛进行到第34分钟,李源一左路传中助攻克雷桑打破场上僵局;第76分钟,李源一右路倒三角回做,马德鲁加中路轻推得手。这两次助攻,显示出李源一头脑清醒、视野开阔、脚法娴熟的特点,颇具大将之风。
前一个助攻,李源一在对方大禁左上角接队友传球后,并没有着急出球,而是做了一个非常小的向左虚晃的假动作晃开防守球员,尔后的传中球准确打到后点,克雷桑甩摆脱对方后卫的纠缠的后头球攻入网窝。后一个助攻同样精彩:李源一前场右路分给谢文能后迅速前插、再接后者传球杀入禁区冷静回做,马德鲁加几乎是站在原地将球“挡”进对方球门。
除了这两个助攻,李源一本场比赛还有多次上佳表演。比如第9分钟,他和黄政宇、泽卡连续一脚出球,差点助攻克雷桑得分;第12分钟,接王大雷的长传球、在对方防守球员贴身盯防下凌空扫射稍稍偏出;第53分钟,卡扎左侧禁区内倒三角回做、李源一调整后射门高出横梁。比赛尾声阶段,李源一在对方右侧底线附近和禁区内如入无人之境、连续两次“戏耍”多名防守球员,可惜最后一传被破坏等等。其后,拼得精疲力竭的李源一被替换下场。
至此,联赛5轮,李源一已送上5次助攻,暂居助攻榜第一位。这5次助攻,追平了其本人2023赛季的助攻数,也是目前为止他职业生涯在中超联赛单赛季的最高助攻纪录。
就像央视直播解说员说的那样,看一名球员的表现不能只看比赛集锦。本场比赛的李源一,理论上是泰山队首发阵容的右边前卫。但实际上,他的位置非常灵活、活动范围非常广,不但整个中场的前后左右均有他的身影,甚至多次攻入对方禁区。作为球队的两名进攻组织核心,相对于更多只在前场活动的克雷桑,李源一除了中前场、还是整个中后场的主要进攻枢纽,堪称“节拍器”。
看完比赛,不由人不再次想起18强赛国足主场0-2负于澳大利亚之战,李源一落选了该场比赛的大名单。而在赛后回答记者对李源一的使用问题时,伊万给出的答案令人瞠目结舌:客场对沙特重在防守,所以需要李源一;主场对澳大利亚需要加强进攻,因而选择黄政宇(而放弃李源一)。但就连最普通的球迷都知道,李源一的进攻能力远在黄政宇之一。甚至可以说:李源一是目前这支国家队进攻属性最强的后腰球员,没有之一。
伊万这个回答,要么是信口开河、糊弄记者,要么是他对球员缺乏了解。如果还有别的理由,天知地知,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了。
中澳之战后,坊间在反思国足输球的原因时,有一个观点是,这场比赛,包括此前一轮,根本就不在伊万的“拿分计划”之内——尽管赛前放出的风声是两战拿到4分。伊万这是“战略性”放弃了3月份的两场比赛,而全力以赴争取最后两轮全胜,实现“前四”的目标。
个人认为,这个观点不堪一驳。至少,从中澳之战首发右边前卫是徐皓阳、右后卫是杨泽翔可以看出,在高准翼因伤缺阵、谢文能被用作左边前卫的情况下,伊万有意打造一个全新的右路组合,原因就是申花两名队友的配合可能更有默契。不过,伊万的设想在比赛中成了泡沫。
都说国足“没有中场”,其实是伊万没有结合球员的特点、找到国足最佳的中场组合。或者说,伊万不愿意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一些事实。多场比赛,李源一与李磊、韦世豪等人能够打出精彩的配合,而这是国足过去8场比赛并不多见的的、局部的战术。而作为泰山队友,李源一与谢文能在右路的更显得心有灵犀。
但近几场比赛,李源一不是过早被换下,就是替补出场、直至落选比赛名单。在泰山一直主打右前卫(边锋)的谢文能,却又莫明其妙改打左边前卫,导致泰山极具威胁进攻右路进攻组合在国家队硬生生被拆散。球迷也都看到了,国足的进攻,大体上就是赌博式后场大脚长传(包括在对手逼抢下被迫大脚出球)、让前卫和前锋拼命去追那个基本上难以出现的50%机会,取胜甚至进一球的希望当然就非常困难了。
说白了,伊万极有可能是确实没有找到国足的进攻组织“说明书”。说得再简单一点,就是伊万的战术打法(准确地说是阵型选择)和排兵布阵很多时候是错误的,至少是值得商榷的。再加饱受诟病的临场指挥,国足的表现当然就是球迷看到的样子了。
有些话,现在下结论可能为时尚早。毕竟距离18强赛最后两战还有60天左右,中超联赛也才打了5轮,伊万还有时间去继续观察、去“纠错”。但至少现在来看,李源一的表现是令人称道的,他落选中澳之战是令人遗憾的,这应该不会有太多人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