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东是人类最早文明的诞生之所,人类信仰的起源之地,如今既是苦难之所也是禁忌之地。数不清的战乱和理不清的宗教束缚。最近的巴以冲突愈演愈烈,目前已经死亡数千人,伤者过万。种种惨状和不人道的景象令人不忍直视。多难不一定兴邦,但是出好电影。今天为大家带来的这部电影相当奇特,主人公仅有两句台词,影片借由主人公的眼睛完成了一场对于巴以的无声凝视。



有别于合称为“巴勒斯坦三部曲”的前三部《消失文明的编年史》、《神的介入》和《时光依旧》将镜头置于巴勒斯坦,展现巴勒斯坦在以色列治理下的荒谬景象,《必是天堂》借由片中他所饰演的“自己”,即角色伊利亚·苏莱曼导演,带着他的《必是天堂》剧本,为寻觅资方来到异国,表现出巴勒斯坦以外所见的他处风光。



观看”是构成这部电影的重要要素,在片尾结束时,伊利亚苏莱曼特别上了字卡致谢约翰·伯格。约翰伯格著有艺术论述经典《观看之道》,这本着作解析了我们习以为常的观看,分析了艺术背后的文化、权力结构如何影响我们的观看,而“观看先于言语”(Seeing comes before words) 则为他论述的大前提。


影片中的苏莱曼导演几乎不说话,无论是看到邻居偷采他的柠檬、奇怪的旅客莫名指认他为碧姬·芭铎,或是持着棍棒的暴徒迎面向他跑来,他都不发一语,淡定地走过,活像一名默剧演员走进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充满着喜剧感。


我们的视角总是跟随着这个苏莱曼的角色行进,多数镜头是以苏莱曼的观看出发,时而拉着他的背拍,时而用观点镜头,我们借由着他的视角,观看他眼中怪奇的光景。


他的邻居理直气壮地进到他家,理直气壮地采着柠檬,理直气壮地跟苏莱曼打招呼;巴黎一夕间变成空城,警察三人组骑着电动单轮车,骑过街道,应是巡逻,却又像在表演冰上舞蹈;在纽约超市买东西时,苏莱曼瞥见一名佩枪男子,在我们以为他要来一场超市抢劫的时候,跟着苏莱曼的视角,我们赫然发现除了他以外,所有的人都配戴着枪支……



电影便是以这些苏莱曼的所见所闻所构成,这些景象在我们看来超乎现实,但苏莱曼却一贯地习以为常,这种落差带给观者喜剧性的感受,却也潜移默化地带给我们许多想像,然后惊觉,看似超现实的风光,实际上与现实完美地贴合。


电影中虽然充满强烈且直接的讽刺性,但导演却巧妙地打了一个又一个的擦边球,全片选择以观察代替陈述的方式来呈现,整部电影就看到导演不停地观看、聆听、再观看,观众也同样的陪着他一起观看、聆听、再观看,他不对任何景象或人事物妄下定论,也不做任何的表述与定义,仅仅在眉里行间中透露一点内心的情绪变化。


而在隐喻背后的真正答案,全凭大家各自解读,对与不对没有一个标准答案,而这也似乎在反击中东以外的国家,对中东地区所留下的刻板印象,一个最和平却也最高端的嘲讽。


总体而言这是一部让人大开眼界的作品,它像是一部伪纪录片,又好似一幅幅绝美的风景照,更是一个具有批判力道的政治寓言电影,自编自导自演的伊利亚苏莱曼,全片仅用眉毛在演戏,透过有趣怪诞的画面,制造出一个个后劲极强的黑色幽默,但也特别的真实且残酷。推荐大家一定要看这部让人着迷的乖张又神奇的作品!


《必是天堂》2019

导演:伊利亚·苏雷曼
编剧:伊利亚·苏雷曼
主演:伊利亚·苏雷曼 / 阿里·苏莱曼

豆瓣7.6IMDb7.0

好消息为感谢影迷长期以来的支持,特推出千余种商品,几百种精选图书,粉丝超惠选择,不妨逛一逛吧!件件亲测,七天无理由退货!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点个赞”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