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一开始,没有任何预警,解放军东部战区在台海周边展开了为期两天的“海峡雷霆-2025A”军演。这个代号信号很明确,即大陆对“台独”势力的打击,将是雷霆万钧之势,一旦收台行动启动,定然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不给任何外部势力干涉机会。
在这次演习中,解放军出动了远程火箭炮,并模拟打击台岛最大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从央视视频可以看到,东部战区远火部队抵达发射阵地,听到指挥员命令后,迅速开火,16枚火箭弹齐射,精确命中靶场模拟目标。事毕,有官兵喊出“我旅永安天然气接收站射击完毕”。
靶场模拟目标(下)很像高雄的永安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上)
这里有一个细节,靶区内6个白色圆柱体分布排列,通过相关卫星图比对,很可能是高雄市永安区的永安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和天然气储备库。
以往解放军台海演习,多是聚焦于军事基地、要港要道、对海对陆打击,而这一次首次将能源基础设施纳入演训,信号非比寻常。而之所以这么做,自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我们都知道,台湾岛的面积并不大,但人口众多,密度也很大,所以能源消耗量巨大。但岛上化石能源资源匮乏,所以约50%的电力依赖天然气发电,而97%以上的天然气依赖进口,其中高雄永安接收站是台湾最大的液化天然气设施,年进口量超过1100万吨,承担全岛大部分天然气供应。
核三厂1号机去年停机
而且台媒早就透露,岛上天然气库存仅能维持7-14天,若解放军通过封锁或直接打击切断供应,岛上将迅速陷入断气、断电危机,民生与工业系统将瘫痪,到时候就算大陆不出手,台湾经济也要濒临崩溃了。
理论上来说,台湾也可以发展核能、风力发电等新能源。但自民进党上台后,大力推行“非核家园”政策,主张以再生能源和天然气替代核电,不仅拒绝延长现有核电厂运营许可,还封存核四厂。至于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发电方式,则因为气候影响太大,很难开展。可想而知,一旦解放军摧毁岛上能源设施,对台当局的打击定是致命的。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演习解放军首次使用远程火箭炮,精准击中靶标,展示极高的打击精度。与传统火箭炮不同,远火采用制导技术,打击精度达到“米级”,而且射程可达数百公里,如PHL-16式远火射程约300公里,能覆盖台湾海峡及台湾岛全境,可对关键港口、机场、能源设施等固定设施,实施“外科手术式”精确摧毁。
解放军演练中实弹发射的箱式远程火箭炮
除此之外,远程火箭炮还有一个特点——量大管饱,单次齐射可发射数十枚弹药,形成密集火力网,既能压制敌方防空系统,又可高效消耗敌方关键资源。相比导弹,远火造价显著降低,适合大规模部署和持续火力压制。
而且还有一点,火箭炮是无法拦截的。早在十多年前,美国就提出了所谓的C-RAM概念,就是拦截对方的火箭弹、炮弹、迫击炮弹,保护海外营地安全。但面对铺天盖地的火箭炮,根本拦都拦不住。如今解放军将远火拉出来,还将能源设施列入打击目标,与演习代号“雷霆”不谋而合——不动则矣,动则速战速决。
坚决打“独”促统
其实,这也是俄乌冲突给我们的启示。冲突初期,俄军战略目标不确定陷入被动,既未彻底摧毁乌军指挥体系,又低估西方军事援助的规模和速度,导致“特别军事行动”变为消耗战。台海地理环境虽不同,但美军正陆续推动其在菲律宾、琉球群岛部署机动打击群,这使得我们不可手软,需要速战速决,彻底摧毁对手的战争潜力,断了外来势力干涉的企图。
总而言之,台湾没有“抗中保台”的资本,只有“拒统即自毁”的死穴。解放军的远火已出,不仅验证了远程精确打击能力,更向“台独”势力传递了清晰的警告:一旦触发冲突,台湾将因能源命脉被切断而迅速丧失抵抗能力。岛内的某些人也该醒醒了,统一是不可逆转的大势,大陆正以全方位布局加速终结“台独”幻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