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胖胖。
其实呢,胖胖前几天的大号里就写过,现在很多车企吹得神乎其神的“智驾”,咱真不能太当真。
智驾不是万能的,最多算个聪明点的辅助员。
你要是把命交给它,那你就是把方向盘往棺材那边打。
胖胖不是搞那种危言耸听,也不敢说得太绝对,但真心觉得:
目前大多数车的所谓“自动驾驶”,根本还没到能自己判断所有场景、全程无脑开的程度。
不管你开什么车,哪怕是高端豪车,哪怕你买的是宣传里“可以上高速、自动变道、识别红绿灯”的那种,都得清醒开车,自己盯着点、握着点方向盘、心里留个底。
技术进步不是让你闭上眼睛、放开双手,而是当你可能反应不过来的时候,它能拉你一把。
但现在问题是,有些人完全反过来了——不是人在辅助机器,而是把命全压给机器,自己反倒成了“备用件”。
这不,今天胖胖刚刷到大象新闻的一个报道:
4月5日,广东佛山黎女士晚上叫了一辆顺风车回老家,2个半小时的路程,司机开了“智能驾驶”之后手就没再碰过方向盘,一路上玩手机、刷视频,甚至刷到后来还“犯困了”!
其实,黎女士一直在强调一点就是犯困!
一个本该掌舵生死的人,居然坐在车里、手离方向盘、眼盯屏幕、脑子打盹!
而平台的回应是?“警告一次”,再给个“五块钱优惠券”就把事给打发了。
黎女士说:“算是命大。”
其实吧,按胖胖说,这司机,他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这其实就是拿自己的命和乘客的命在赌博!
对吧,你要是困了你就不该接单,不是用乘客的钱和命来换你的一时轻松。
我们可以支持科技进步,也可以理解人的极限,但这里有个前提,我们不能接受拿别人生命为代价的偷懒。
让胖胖比较诧异的是,平台做了什么?
“警告一次”,再发张“5块钱优惠券”
这相当于什么?相当于你进了黑心餐厅吃出问题,平台说“给你送碗糖水压压惊”,意思到了,事没了。
你说,这到底是在运营一个网约车平台,还是运营一个抽生死签的盲盒平台?
所以呢,胖胖还是那句话,技术本身没问题,有问题的是使用它的人、管理它的平台,还有利用它来做生意却不愿负责任的公司。
胖胖经常刷到四个字,科技向善。
但是这科技,是向谁的“善”?是不是只向资本“善”,向投资人“善”?那普通用户算啥,小白鼠?
科技发展没问题,但你不能拿用户都当小白鼠;
你不能放任司机、甚至一些新能源的用户误用技术、误信技术;
更不能在出事后一句“平台已处理,给五元优惠券”,就拍拍屁股走人。
所谓“科技向善”,如果不能落实在每一个产品细节,每一次安全机制,每一条用户投诉上,那就不是“向善”,而是“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