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乌克兰战争打到了第1137天。泽连斯基总统因为老家克里沃伊罗格市,被俄导弹袭击暴跳如雷,指责美国大使馆不敢公开点名批评俄罗斯之际,北约秘书长吕特已公开表示:北约在乌克兰战争中没有不可碰的红线,所以,北约不参加有关乌战的谈判。
显然,在4月20日这个对于白宫而言,意义重大的时间节点即将到来之际,白宫已经开始逼各方明确亮出自己的乌战底牌,于是,北约不得不明确表示,俄乌两军愿意怎样打,就怎样打,北约与之无关。北约要从乌战中抽身而退,欧洲再想利用北约第五条限制俄军的行动,已经难比登天,所以,难怪泽连斯基总统要指桑骂槐地指责美国大使馆了。北约明确抽身而退,俄军自然不会客气。所以,纵观这一天的战局变化,就有三点,非常值得关注了:
第一点,俄军攻占乌边境要塞巴索夫卡镇。4月5日,俄国防部宣布,攻占乌克兰苏梅州边境线上的军事要塞巴索夫卡镇。该镇虽然人口不到千人,但由于整个村庄位于一片狭长的林区之内,不利于无人机部队展开,而且,一条洛克尼河还穿村而过,不利于重型装甲部队进攻,所以,俄乌两军在此缠战将近一个月,俄军才彻底将该镇拿下。
由于该镇再向南,已经是没有林区掩护的开阔地带,因此,预计下一周,俄军就将顺洛克尼亚河谷南下,攻击连在一起的洛克尼亚村及尤纳科普卡镇,从而彻底切断苏梅市至苏贾市的公路,让库尔斯克境内的乌军残部失去最有力的补给支持。
2月28日,泽连斯基总统和特朗普总统白宫大吵一架后,美国暂停对乌军援及情报支持,结果,俄军3月初发动的第七次库尔斯克大反攻,基本上将乌军打出了俄本土,现在,北约刚刚宣布从乌战中抽身,俄军就攻下了乌边境地区的军事要塞,只能是说,北约的支持对于前线乌军而言,真的是太重要了。
第二点,俄军突入里曼市的东大门。4月5日,俄军事观察网的消息显示,俄军突入了里曼市东北部的托尔斯科耶村。该村距离里曼市约11公里。由于该村北部有数个水域面积很大的水库,该村南部有大片的林区,因此,该村附近约4公里的开阔地带,基本上就是从东部攻入里曼市的必经之地。
因此,俄军攻占托尔斯科耶村之后,若再拿下其西邻的扎列奇诺耶村,就将直接兵临里曼市城下。里曼市则是乌军在顿巴斯最大据点——斯拉维扬斯克-克拉马托尔斯克城市群——的北大门。俄军对里曼市的进攻,则将拉开顿巴斯大决战的序幕。
第三点,俄军三面围攻库比扬斯克。4月5日,俄军继续在库比扬斯克北部,巩固奥斯科尔河右岸西村附近的桥头堡阵地,死死卡住了库比扬斯克通往北部的唯一公路线。至此,库比扬斯克通往外界的五条公路,已经被俄军切断了四条,仅余一条西部通往丘古耶夫的公路线,还留在乌军手中。
近期随着乌军被轰出库尔斯克地区,库比扬斯克就成为了两军争夺的焦点阵地,一些从库尔斯克战场退出的乌军精锐,也被派往了库比扬斯克地区,乌军的防守兵力有所增强,甚至据此在3月下旬,还在库比扬斯克北部发动了反攻,并夺回了大大小小三块阵地,但俄军三面围攻库比扬斯克的态势已然形成。
现在,由于部分库比扬斯克的乌军,已经被调往恰索夫亚尔抵挡俄军的强攻,因此,乌军在库比扬斯克地区,已经不再采取反攻措施,双方形成了胶着对峙状态,俄军只能是通过持续不断的小规模战斗,蚕食乌军的阵地。
乌军在1500多公里的战线上,全力抵挡俄军的全面进攻之际,大后方又毫不例外地传来了让他们非常郁闷的消息:乌军情总局长布达诺夫将军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乌克兰人现在不需要知道战争残酷的真相,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理解这些真相。
显然,布达诺夫将军这是不希望乌克兰民众了解前线的失利,以拖待变,仍然是基辅当局的战术选择。只是,现在没人知道,以前,他们拖延时间是为了获得美国和北约的支持,但现在,美国和北约都明确要抽身而退了,他们只能是期盼被美国贸易战搞得焦头烂额的欧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