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出游好时节,花海里又“长”满了踏青出游的人们。

人群中,衣着鲜艳的中老年人像往常一样,扬起纱巾拍照合影。但在他们身上,变化也在悄然发生。



▍改变观念 实现银发旅游自由

“清明过后,我们还要去重庆耍3天。”3月底才从湖南旅游归来的成都市民苏学兰,经过短暂休整后,又开始准备下一次出游。

天气转暖,苏学兰和老公的“旅游计划”开始密集起来,“反正退休在家没什么事,趁天气不冷不热,我们也还走得动,希望多出去看看。”

接近60岁的苏学兰代表着一类人,他们退休后有固定的收入,暂时还不需要帮助子女照看孙辈,身体健康有足够的体力,“有钱有闲又有力”成了他们的符号。加之这一辈人年轻时并没有太多机会游山玩水,晚年便开始“报复性”出游。

姚蓉比苏学兰年长几岁,上个月花5000多元体验了一次豪华邮轮行。这趟邮轮从广州出发,会在越南岘港停靠,游客可到越南一日游,最后随船回到广州。“这种游玩方式很轻松,船上吃得也不错。”第一次出国的姚蓉对这次旅行相当满意。

和姚蓉差不多年纪的朱金蓉,也在上个月和其4个姐姐一起,从上海出发,乘邮轮抵达韩国济州岛和日本长崎,再回到上海。因为选择了更好的房型,朱金蓉一家的邮轮行人均花费6000多元。

“我们坐的邮轮上大部分都是老年人。”朱金蓉认为,邮轮是老年人理想的出游选择之一。据成都某线下旅行社表示,豪华邮轮团正受到越来越多老年人的青睐,邮轮生活丰富多样,旅游节奏相对轻松,睡一觉就换一个国家打卡的出游方式是最大的卖点。

不难看出,当年轻人还在为“特种兵旅行”精打细算时,银发族正撕掉“低价游”的标签,以新观念和消费力重构旅游市场。



▍各出“奇招” 抢占银发旅游市场

银发旅游市场到底有多大?

首先,看基数。到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为22.0%,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15.6%。

其次,看增速。来自民政部的信息显示,未来10年内,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每年净增超过1000万,意味着到2035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超过4亿。

最后,看消费。有数据显示,超60%的中老年人每年至少旅游1次,部分高收入群体多次出行。携程老友会负责人王欣欣此前表示,银发族的人均消费水平是年轻用户的3倍左右。有关机构预测,到2025年年末,我国银发旅游收入有望突破万亿元。

面对这块不折不扣的“大蛋糕”,为了抓住老年人这一“黄金客群”,各个旅游机构开始各种行动。

每次出游前,苏学兰都会习惯性选择家门口那家旅行社报团。除了保证出游品质,这家旅行社会在逢年过节时给客户送些水果等小礼物,还会不定时推出一些短程线路以较低价格回馈老客户,以此增强客户黏性。

也有旅行社推出针对老年人的专项服务,比如面向60-80岁银发群体,提供“一团三导”游学服务,即一个团队配备三名导游,确保老人在途中得到更细致的照顾和服务。

线上平台甚至还通过界面适老化改造,提升老年人的体验。比如,增大文字大小,增强颜色的对比度,内容上尽量使用精简、口语化表达等,都可促进老年人自己完成预订。此外,还有平台上线了亲情卡,子女可以帮长辈代订,与老人共同商议出游计划、共享老人出游进程信息。



▍场景赋能 激发银发旅游活力

外骨骼登山助力器在青城山景区开展实地测试,不久后将开放租赁。看到这一消息,成都市民陈丽有些欣喜。

陈丽年轻时喜欢登山徒步,但随着年龄增加,身体开始不能承受这样的运动,“特别是过了55岁,上下楼梯膝盖就会有些疼痛,爬山只能坐缆车,但这样看不到路上的风景。”如今,爬山“外挂”让陈丽很是期待,“我可能又能真正地爬山了!”

适老化科技成为银发旅游途中的加分项,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出行场景,则更让老年人将“心动”落地为“行动”。

3月28日,Y471次“熊猫专列・什邡号”从成都启程,驶向云南建水,将开启为期8天的云南深度游。列车上,460余名游客中,60岁以上的游客占比达到68%。

从老年人角度出发,这趟“银发专列”在行程制定上主要以舒适性和安全为主,景点观光时间安排松弛有度,全程配备专业医护人员,车厢地板铺设有防滑地垫,包间显眼位置安装了紧急呼叫器,淋浴间内将原本的护栏加固加粗,折叠椅凳的边角增做圆润处理。

这样的“银发专列”,已在全国各地纷纷启程。

今年1月,商务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27年,构建覆盖全国、线路多样、主题丰富、服务全面的银发旅游列车产品体系。国铁集团表示,未来3年,将设计100条以上铁路银发旅游精品路线,打造160组适老型专用车组,银发旅游列车开行总规模将达到2500列以上。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吴喆 图片 本报资料图 编辑 曾雪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