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52年,北京八一小学的一群小朋友去给毛主席献花,这天毛主席见到了许多小娃娃,而这些小娃娃何尝不是未来的希望。

小娃娃们能见到毛主席,更是十分激动。只是在人群中,毛主席一眼就锁定了一位女娃娃。



毛主席一贯“查户口”,上来就问这位女娃娃:“你叫什么名字?”

得知她叫“左太北”后,毛主席紧接着又问:“你知道你为什么叫太北吗?”

这位女娃娃其实并不太清楚,可毛主席为什么专门问她?“太北”又是什么意思?



革命英雄左权

其实毛主席不仅问了女娃娃的名字,从女娃娃的口中,他们还得知她的父亲是:左权。

如此一来,应该很多人恍然大悟。左权同志是我国革命史上一个传奇的人物,他是一代抗日名将,甚至为抗日贡献了自己的生命。



左权生于1905年,是湖南人氏。他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对于父亲的记忆几乎没有,可生活还在继续,本就穷苦的生活,这时无疑雪上加霜,而他的成长环境不过是在放牛、干活中度过。

生活中遭遇种种,即使每天累死累活,还是没能够实现基础的温饱,更何况是一个稳定的学习环境。



即使左权曾进行私塾,但还是断断续续的,一旦出现困难,他也便不得不辍学。

不过学过总比没学强,随着革命思想深入左权的心中,他自当义无反顾的投入革命斗争中,而且早在1925年,他就加入了我党。



左权的文化水平不算低,有了机会,他不仅在军事战斗中进行实践,还在1927年进入军事学院深造。红军时期,左权已经是我军军长,他可以说是文武双全之人,更是革命斗争中令敌军畏惧的一员。



1937年,红军根据抗日斗争需要,改编为了八路军。因此左权担任副参谋长一职,此后跟随八路军部队,他赶赴华北抗日斗争前线,要知道八路军处处受限,尽管是在艰难的情况下,八路军战士还是完成了一次又一次巨大的挑战。



平型关大捷,意义重大,此前日军不可战胜的说法只能是过去式,这一战后八路军战士无疑信心满满,更让无数老百姓看到了抗日的希望,为日后全面参与抗战奠定重要基础。

1938年,日军数万兵力向晋东南地区发起进攻,他们为此分为了九路,这时敌军威胁重大,如若日军计划顺利,我军恐怕会面临被包围的风险。



既然如此,我军断然不会让日军计划得逞,于是左权领命,展开突围。八路军战士一鼓作气,先是将沁县进行了攻占,这样总部的危机解除,那么我军便会有更大可能。

而后左权所率部队,再起配合作用,与直插武乡的129师给予沉重打击。



不过敌人毕竟在兵力等方面占据优势,这时我军就需要谨慎的做出战略部署。而左权则看到了长乐地区狭窄的河滩优势,于是他将兵力进行整合,并分为三段。

随后根据地形优势,对敌军进行分割,一场又一场的激战袭来,尽管敌军占据一些优势又怎样,最后日军部队只能是落荒而逃,各处逃窜。



此前我们说敌军进行重兵围困,但左权等我军重要将领的带领下,敌军的计划终是被粉碎。

同时此战战术很有成效,即使是在后期作战中,一样能发挥巨大作用,并日军击溃。

左权在八路军的地位越发重要,战功自然也是接连不断,可是也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左权英勇牺牲。



1942年,十字岭突围战斗我们并不陌生,左权英勇参与其中,可是战火纷飞的战场上,谁也不清楚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一颗子弹袭来,一代抗日名将左权终是牺牲在了抗日战场上。

如若没有意外,左权更会在解放战场上发挥出彩。



小娃娃左太北

左权的女儿左太北生于1940年,我们说过左权幼年丧父,他的女儿何尝不是。

毛主席见到左太北,怎么会不觉得这个小娃娃熟悉。于是就对左太北提出了疑问。



当时左太北只有十二岁,算不得大,所以对于自己的名字由来,她不太清楚,至于自己的父亲,自然知道是左权,可父亲的故事,她可以说还在了解中。

而随着年龄增长,左太北懂得了许多,当然对于父亲,她更有了清晰的认识,或者说知道了父亲是怎样的一个革命英雄。



于是在这样的精神影响下,左太北也希望为国家贡献,她努力学习,进入哈尔滨军事学院学习,提高了自身本领,毕业后,自当在我国航空航天等重要部门工作,顺利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在国家建设工作中,左太北可以说是新一代有志青年,有了他们的加入,我国发展将逐步加快。



同时左太北不知不觉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所以便会有人记挂着,这不经人介绍,左太北认识了沙志强。

沙志强也是一位人才,毕业于清华大学,因为革命精神影响,他也是一位勤勤恳恳的人。而且他的父亲是一位老革命,受其影响,他还是艰苦朴素之人。



回想到两人第一次见面,沙志强似乎没有刻意打扮,只是一身旧军装,便足以让人觉得他坚定、可靠。渐渐地,他们走到了一起,并组成了自己的小家。

开始自己的生活后,左太北依旧记得父亲一辈的精神所在,继续努力学习,为国贡献。



她时常记挂着百姓生活,就一些贫困革命老区来说,她尽可能的做一些改善工作,可以说很长时间里,她做了不少的实事。

纵观左太北的一生,她也活出了自己的精彩,按理说他们夫妻俩的工作不错,可是工作几十年下来,他们家并没有多少积蓄。



至于都用在了何处?当然是为百姓做实事了,而且他们还经常将乡亲们留在家中,食宿也便算他们的了。

不过左太北夫妻俩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直至他们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这份精神也始终未变。



左太北名字由来

左太北生于辽县,那里是太行山的一部分,因为叫太北区,所以彭老总在知道刘帅儿子叫太行后,便建议她叫太北。

而这便是左太北名字的由来,不过她与彭老总的联系不止于此。

左太北从小没有父亲的陪伴,在情感上难免有缺失,但在彭老总这里,让左太北深切的感受到了父爱。



革命战争时期,彭老总虽然身处前线,但只要一有空闲,他就会去看看这个战友的孩子,或者说她就像是对待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陪着她玩,在她哭闹的时候,彭老总哄着她。

可以说她与彭老总一家非常的熟悉,说是一家人,也没什么不对。



1948年,左太北的妈妈改嫁,本要开始全新的生活,但她的妈妈出于学习问题考虑,还是希望她留在北京读书。

毕竟妈妈刘志兰嫁给的陈守中工作有变动,她若随着变动,势必影响到学习。于是就想着让左太北住校。



可尽管是住校,生活上也难免会有意外情况发生,于是她的妈妈首先想到的就是让彭老总关照,而彭老总二话没说就让左太北住进家里。

如此,无论左太北年幼时,还是长大后,彭老总应该是她人生道路上重要的一人。



结语

左太北是革命烈士的后代,亲生父亲的精神让她牢记于心,彭老总这个“爸爸”同样对她悉心教导,而左太北也在用实际行动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