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段视频在国际社交媒体上悄然走红——一位年轻的中国男孩,站在印度宝莱坞巨星沙鲁克汗的私人生日宴会上,深情演唱着沙鲁克汗电影中的经典歌曲。

视频里,青年沉稳的歌声与周围此起彼伏的喝彩声交织,他的眼神坚定中略带紧张,唱毕,他激动地喊道:“I love you SRK!!! Lots of love from China!”

这位青年名叫艾热帕提,来自中国新疆喀什。这是他与沙鲁克汗的第二次相遇。五年前,他曾在北京首都机场接机时见过一次偶像;而今,他站在偶像的私人宴会上,代表着中国几百万粉丝献上自己的歌声。

两次相遇,不同的时空,不同的国度,两条原本毫不相干的人生轨迹在某个时刻再次交汇,令人不禁感叹命运的奇妙。



▲2019年接机合照及签名(左:沙鲁克汗 右:艾热帕提)

然而,这看似偶然的相遇背后,是艾热帕提近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追求,是他为梦想付出的无数汗水与泪水。

这位如今留学印度系统学习印度古典音乐的新疆青年有着怎样的故事?又是什么力量推动他一次次踏上看似不可能的旅程?让我们一同走进艾热帕提的世界。


勇闯“禁区”的追星少年

艾热帕提的那段翻唱视频被沙鲁克汗的板球队俱乐部和国际粉丝后援会发布在首页后,迅速引发了广泛关注。

无数网友在评论区惊讶地问:一个中国少年是如何进入沙鲁克汗的私人生日宴会的?

事实上,这段经历堪称一部微型“冒险电影”。艾热帕提原本只想在沙鲁克汗生日当天去他的别墅前拍照打卡留念,却在抵达后得知沙鲁克汗家周围近期都处在封闭状态,不能靠近。

大多数人可能会就此离开,但艾热帕提选择了在附近的咖啡厅守候,期待着可能出现的转机。



▲艾热帕提抵达沙鲁克汗家&附近咖啡厅

经过一夜的守候,疲惫不堪的艾热帕提得知了一个消息——沙鲁克汗将会举办一个私人生日宴会。然而,进入这样的私人场合需要提前一个月报备,并持有专属指环。

艾热帕提回忆道:“有时候我做的事,事后连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我平时挺腼腆的,但那一刻却做出了‘疯狂’的举动。”

他走到马路中央,在警察驱散其他粉丝时坚定地站在原地,高举着护照表示自己是代表中国几百万粉丝专程前来为沙鲁克汗庆生的。

这份执着最终感动了现场工作人员,他获准进入宴会,甚至获得了在偶像面前献唱的机会。


▲沙鲁克汗生日宴献唱照片

许多人看到这里,会误以为艾热帕提来印度就是为了追星。但事实上,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来印度是‘因为’沙鲁克汗,而非‘为了’沙鲁克汗。”这个微妙的区别,折射出他人生选择背后更深层的动机。



沙鲁克汗标志性动作

(左:沙鲁克汗电影片段截图

右:艾热帕提模仿图)


从梦碎到重生:真正的自我觅寻之旅

艾热帕提坦言:“其实我最初想当演员,但那条路太坎坷了,可能跟我有缘无份。”大学期间,他连续两年多参加各种面试和剧组试镜,却都无疾而终。

为了追求演艺梦想,他甚至选择了退学参加艺考,梦想着考入电影学院。在这看似勇敢的选择背后,是无数个彻夜难眠的煎熬时刻。


▲2015年准备艺考弟弟帮忙练形体

艺考落榜后,艾热帕提抓住最后的100多天拼命冲刺,最终考入了北京化工大学。

然而,他的演员梦想并未随之离去。大学期间,他仍坚持参加各种试镜,甚至在《捉妖记2》中担任特约演员。


▲2016年拍摄捉妖记2

艾热帕提也当过练习生,参加过《快乐男声》《中国好声音》《我想和你唱》等不少选秀节目的海选。但接连的失败、对于未来的迷茫加上即将毕业的压力,让这位年轻人陷入了抑郁的深渊。



▲左:2017年练习生考核 右:中国好声音海选

“那段时间明显感到自己有些抑郁,”艾热帕提回忆道,语气中透露着当年的无助,“我耳机里整天循环着印度歌曲,在学校操场不停地转着,不想跟任何人说话。”

就在这人生的低谷期,艾热帕提从网易云平台上申请到了音乐人资格,上传了自己的第一首印地语歌曲。

“因为我从小就喜欢印度歌,而且那首歌当时在新疆很火,所以我就下意识选择了翻唱这首歌。没想到获得了很多正面反馈。”

随后,他开始在短视频平台上传自己翻唱的印度歌曲。令他惊讶的是,这些随手拍摄的视频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艾热帕提网易云主页截图

“是印度歌曲治愈了我。”他说这话时眼神中闪烁着真诚的光芒,“每当我唱起这些歌,就感觉整个人都被治愈了。”


▲2018年第一次拍的作品MV截图

艾热帕提从小热爱唱歌,是学校文艺活动的常客,但父母的反对让他一直觉得走这条路是不太可能的。

随着越来越多的网友肯定他在印度歌曲演唱上的才华,他重新开始认真思考这条路。

弟弟是他在这段时期最大的支持者。“我弟弟比我小六岁,却是我最坚定的支持者,”艾热帕提说,“他说的话有时候连我自己都想不到,就是那种带着满满的真诚与欣赏,让你很自然地接受他的那些鼓励和赞美。”


▲与弟弟聊天记录截图

“关于他,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以前在家的时候,我们就住一个卧室,我要是晚上想唱歌或练声,为了不吵到爸妈和邻居们,他就踮着脚举着毛毯盖在整个门上,堵住门缝儿。我唱多久,他就举多久。”

在弟弟的鼓励下,艾热帕提开始在网易云音乐和抖音等平台上正式发布自己的翻唱作品。这些看似无意的举动,竟成为他后来人生转折的关键伏笔。


▲艾热帕提抖音主页截图


现实的考验:回疆之路的艰难抉择

大学毕业后,艾热帕提和许多应届生一样面临着困境:是留在北京打拼,还是回到家乡发展?在综合考量种种因素后,他选择了后者。

“我以为回新疆会更好,”他解释道,“一方面,新疆对印度电影文化的接受度比内地高;另一方面,我可以依靠亲朋好友,不至于像在北京那样孤军奋战。再加上父母也希望我回家乡,所以就和大多数新疆学生一样回去了。”

然而,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有鸿沟。在北京,尽管条件有限,他还能找到每小时二三百元的录音室录歌;而在新疆,没有人脉和关系的他即使花了钱也很难找到人来帮忙做事。


▲艾热帕提:我以前的头像,觉得跟自己当时的状态很应景

更令人沮丧的是,他发现自己连基本的训练都无法保证。“在北京时,我至少还能去公园练声,”艾热帕提回忆道,“回新疆后,邻居多次在社区群里投诉我‘扰民',所以我连声音都不敢发出来,只能蒙着被子在房间里偷偷练习。”

回疆后的两年,艾热帕提换了好几份工作,也尝试了不同的发展方向,却都未能如愿。

2022年,艾热帕提因居家隔离被“困在”乌鲁木齐的房子里长达100多天,这让他再次陷入了低谷。没有收入来源、职场屡遭困境、未来一片迷茫,再加上隔离带来的压力,让艾热帕提抑郁症状又开始复发。

“那段时间我就坐在家里发呆,除了家人再没人联系我。”艾热帕提回忆道,语气中反映出当时的绝望,“我开始反问自己:难道就这样下去吗?”


▲口罩期间拍摄的窗外景色

正是在这生活的最低谷,艾热帕提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留学的念头。对他而言,留学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更是为了摆脱眼下的困境,寻找能让他重新起步的环境——一个能让他专注于音乐梦想的地方。


▲很喜欢小王子的故事,这是我画的一幅画,等消息的时候我经常画小王子


曲折的留学之路:在绝望中守候希望

“我大四时就有过留学的念头,但当时因为护照问题放弃了。”艾热帕提回忆道,声音里流露出无奈。但这一次,他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尝试。

在北京友人的帮助下,他准备了英语成绩和GPA证明等材料。“当时对于去哪儿留学、学什么都没有详细的计划,看到澳大利亚可以免费申请留学而且不用护照信息就能申请大学,我就提交了申请。

最后很幸运地拿到了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等两所学校的offer。”这些材料成为他申请护照的重要依据。


▲准备的申请材料

带着录取通知书,他以“处理户籍问题”为由回到北京,再次尝试申请护照。“我跟家人说谎了,”艾热帕提脸上闪过一丝愧疚,“我只说要处理户口的事情,没敢告诉他们真实目的。”

出乎意料的是,经过两个月的等待,他在2023年2月14日领到了梦寐以求的护照。那一刻的激动无法言喻,他仿佛看到了梦想的曙光。就在他考虑该何去何从时,一个偶然的机会出现了。

艾热帕提想起,自己曾在印度驻华大使馆公众号上了解到的艺术类奖学金。“那一刻,我眼睛都亮了!”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他仍然掩饰不住兴奋。


▲护照出来当天

提交申请后的三个月里,他每天都在焦急地等待消息。当得知自己获得了一年艺术类奖学金时,艾热帕提欣喜若狂,立即辞去北京的工作,回到新疆与家人道别。

然而,命运却再次跟他开了个残酷的玩笑——迎接他的是无休无止的签证待批。第一次申请印度签证时,艾热帕提一直没收到任何消息,将近七个月后才得知被拒签了。

这个打击几乎让他心碎。但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的官员好像看过他在短视频平台上的视频,被他的坚持和才华打动,主动帮他重新提交了申请。


▲印度签证申请中心

漫长的等待中,四个月又过去了,签证却依然杳无音信。印度官员建议他重新申请下一年度的奖学金。听到这个消息,艾热帕提感到天塌地陷。此刻,所有的希望和努力都化为泡影。

“我当时都震惊了,”艾热帕提回忆道,声音微微颤抖,“我辞了工作,跟家里人说了那么多,现在告诉我要等到明年?”

但他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再次提交了申请。时间来到2024年7月中旬,艾热帕提去文化中心打听申请结果,官员却只说了一句:“再等两天。”他并没有对这样的回答抱有太多希望。

两天后,奇迹发生了——艾热帕提收到了印度一所专业音乐院校的邀请函,并为他提供了三年的全额奖学金!原来,印度校方看到他的演唱视频后,被他的才华深深打动。



▲印度专业音乐院校发出的录取offer及奖学金邀请函

“那些我花钱去录的视频,那些不产生任何经济收益的爱好,在此刻竟成为了通往梦想的敲门砖,”艾热帕提感慨道,眼中闪烁着泪光,“那一刻我才明白,没有白走的路,也没有白费的努力。”

等待签证过程又一次牵动着他的神经,但这次命运对他格外眷顾,他收到了签证获批的消息。然而,一个噩耗也随之传来——从小将他抚养大的奶奶去世了。

“奶奶去世的第三天,大使馆来电说需要我去北京处理有关留学的事情,”艾热帕提哽咽着说,“我只能告诉他们,我去不了,我奶奶去世了。”

处理完奶奶的后事,心情沉重的艾热帕提来到北京。大使馆给他买了“后天”的机票,几乎没有给他任何准备的时间。就这样,艾热帕提带着悲伤与希望踏上了前往印度的旅程。


▲去印度的飞机上拍的照片


文化的冲击与适应

2024年9月底,艾热帕提终于踏上了印度的土地。作为一名中国留学生,他面临的不仅是学业上的挑战,更是文化与生活习惯的全方位冲击。

初到印度,入境时的盘查让他有些措手不及。“我被海关拦了两个多小时,因为他们不相信一个中国人会单纯为了学习印度古典音乐而来。”艾热帕提说。

幸运的是,他刚好跟国内认识的一对印度夫妇在一个航班,他们知道艾热帕提一直想学习印度古典音乐,所以在机场看到他时异常激动,并在微信上给他发了一段话。这段聊天记录成为他顺利入境的关键。


▲帮他作证的印度夫妇聊天记录

艾热帕提拖着疲惫不堪的躯体来到异国他乡的学校,却没有人来接应。来学校后他才得知,学校并不会给留学生安排住宿,而是需要他自己想办法。艾热帕提后来在一个简陋的小屋子里住了20多天,才找到合适的住处。

“适应新环境总需要时间,”他平静地说,“那段时间,每天醒来看着自己身处的环境,都得用几秒回想自己到底在哪儿,仿佛现在生活的环境和从前已不是同一个世界。”



▲刚到印度时的校门口及住的房子

最大的挑战是语言障碍。加尔各答地区使用的是孟加拉语而非印地语,这给他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额外的困难。

“学校的课程全部使用孟加拉语授课,教学资料和笔记也是孟加拉语,”艾热帕提说,“我只能记下关键的音乐家名字或歌曲名,回去后在网上查资料,95%的内容都是靠自学。”


▲准备期末时做的笔记

印度古典音乐的学习方式也与中国截然不同。“我们是坐在地上上课,像打坐一样,要脱鞋进教室,”艾热帕提描述道,“这是学习印度古典音乐的传统形式,是对音乐和老师的尊重。”

课程安排的随意性也让他不适应。“老师们的时间观念与中国不同,课程时间不像国内那样精确到分钟,”他解释道,“这需要我调整自己的期望和心态。”

食物的差异同样让艾热帕提感到不适。印度菜肴以咖喱和香料见长,风味浓郁,与新疆的饮食习惯有很大不同。

“最开始我很想念家乡的食物,后来慢慢也能接受一些当地的菜品,”他说,“这或许也是文化交流的一部分吧。”


▲印度的饭

尽管生活上遇到诸多不便,艾热帕提还是努力适应着这个陌生的国度。在短短几个月内经历狂掉头发、皮肤病毒感染又生了几场病后,他意识到不能一直从外面买东西吃。

于是,他开始学习做饭,寻找适合自己的生活节奏,把更多精力放在音乐学习上。


▲艾热帕提自己做的饭

“印度的古典音乐体系是另一条完全不同的音乐路线,”艾热帕提说,眼中闪烁着光芒,“在这里。对音乐的热爱是让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坚持的力量:支撑一个人走下去的信念

在印度的生活让艾热帕提几乎与外界完全隔绝。“什么都是一个人,”他反复强调,“在北京、新疆还有朋友,但来这边后真的是一个人面对一切。”


▲艾热帕提去孟买taj mahal酒店留念

在这种极度孤独的环境中,家人特别是弟弟成了他最重要的精神支柱。

“我弟弟比我小六岁,却是我最坚定的支持者,”艾热帕提说,“他说的话有时候连我自己都想不到,可能有点像是在灌鸡汤,但就是能让你自然而然地接受他的鼓励和赞美。”

最近,弟弟看到他在印度录制的一首古典歌曲后,给他发来信息:“你的呼吸真的越来越稳了,能明显看出你在那边吃苦的效果。”

“99.9%的人都不敢想这条路,不管成与败,你干了自己想干的事,这已经超出了我们大多数人的勇气。我觉得人活那么几个瞬间就够了。”


▲弟弟个人照

与弟弟无条件的支持不同,艾热帕提的父母心中满是对儿子的担忧。“我妈总能感应到我的状态,连我哪天没怎么吃东西都能猜出来。

也许这就是她能称之为‘母亲’的原因吧。”艾热帕提说,“她经常问我:‘为什么不能像别人一样,过得轻松一些?这种苦真的值得吗?为什么总是选择最艰难的路?我跟你爸看着你这一路的经历,心都快碎了!’”

支撑艾热帕提的,还有他对自己音乐天赋的坚定信念。“我从来没怀疑过自己在这方面的天赋,”他解释道,“有时候听到特别难的印度歌,几遍之后就能捕捉到复杂的音准变化。

我觉得不坚持的话,会辜负这个天赋,对不起自己。这是让我坚持到现在的最大动力。”


▲舞台上认真唱歌的艾热帕提

在沙鲁克汗的私人生日宴会上,艾热帕提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当主持人问沙鲁克汗“为什么每个镜头都那么完美”时,沙鲁克汗回答:“演员是贩卖梦想的职业。你看到的每一帧高光都是无数工作人员共同制作出来的‘完美’而已。”

这番话让艾热帕提豁然开朗:不要苛求独自达到遥不可及的完美,先做好当下的事,属于你的高光时刻自然会到来。


▲参与印度的节日

在追梦路上,坚持的力量来源于多方面——家人的支持、自我认知的坚定、偶像的激励,但最核心的,或许是那份对自己所选道路的热爱与执着。正如哲学家尼采所言:“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音乐梦想的新篇章

在印度生活五个月后,艾热帕提已度过最初的适应期,开始全身心投入到古典音乐的学习中。

印度古典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严格的训练体系,初学者需要大量练习基础技巧。

“印度古典音乐的颤音技巧非常独特,需要长时间的呼吸训练,”艾热帕提解释道,“现在每天我都会花很多时间练习这些基础技巧。”

除了声乐训练,艾热帕提还开始学习harmonium(手风琴)这一印度传统乐器。

“学习这个乐器可以训练我的音准,”他说,“印度古典音乐对音准的要求非常严格,每一个音阶上的每一个音符都必须唱准,这是对歌手的基本要求。”


▲在印度学的第一个本土乐器:harmonium

尽管学习过程很艰辛,但艾热帕提发现自己对印度音乐的热爱在这个环境中得到了更深层次的发展。

“在这里,我能接触到最纯正的印度古典音乐传统,这是在其他地方无法获得的学习体验。”他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艾热帕提也珍惜在印度遇到的文化交流机会。他经常被邀请参加当地的音乐会,甚至有机会在一些场合演唱中国歌曲。

“当我在印度唱中文歌时,那种文化交流的感觉特别奇妙。”他笑着说,“音乐真的是世界通用的语言。”


▲25年春节领馆活动表演

在社交媒体上,艾热帕提会选择性地分享自己在印度学习和生活的片段。“我主要分享音乐方面的内容,”他解释道,“希望我的经历能让更多人了解印度音乐的魅力。”

但他也发现很多人对他的印度留学生活有误解。“很多人看了我的视频后,羡慕我来印度留学。但他们可能不知道,我为了这个决定,在这里承受着什么样的生活,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艾热帕提说,“我来印度不是为了追星或体验异国文化,而是为了系统学习印度古典音乐,这是一条需要付出巨大努力的专业道路。”


▲舞台照

如今的艾热帕提,在与沙鲁克汗的第二次相遇后站在了人生的新起点上。

无论未来如何,这位来自新疆喀什的青年都将继续在音乐之路上前行,用自己独特的声音,唱响属于他的歌。

在谈到自己的经历时,艾热帕提分享了他特别喜欢的作家歌德在《浮士德》中写的一首诗:

“命运曾赐予他一种精神,

使他好高骛远,桀骜不驯,

他匆匆忙忙只顾往前,

对人间的欢乐不闻不问。”

这几句诗,或许正是艾热帕提面对困难时的真实写照——不放弃,不抱怨,坚定前行。

从北京的求学挫折,到新疆的迷茫徘徊,再到印度的孤军奋战,艾热帕提的追梦之路从未一帆风顺。

但正是这些坎坷与挫折,铸就了他更加坚韧的灵魂,也让他在音乐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坚定。

正如他常说的那句话:“我来印度是‘因为’沙鲁克汗,而非‘为了’沙鲁克汗。”

这个看似简单的区别,道出了一个追梦者最深刻的心声——外在的偶像或许是引路的明灯,但真正支撑一个人走下去的,永远是内心深处对梦想的那份执着与热爱。


▲舞台上闪闪发光的Aryan(艾热帕提)

彩蛋

彩蛋一:

Q:如今再看5岁时那辆“无轮摩托车”,你想对当时的自己说什么?

A:我会说:“这一路你会走得很苦,但你也会变成自己的骄傲。所以,坚持住!你会得到很多你以前都没有设想过的东西、会做到很多自己都不敢想象的事情,也会看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风景。

可以的话,心思不要那么重。其实绝大多数你辗转反侧、无眠度过的夜晚,都可以好好睡个觉的。焦虑最无用,命里有的一切都会按时发生。”

彩蛋二:

读完艾热帕提的故事,你是否也在好奇:如果留学结束后,他会选择留在印度继续音乐之路,还是回到中国发展?我们把这个问题留给读者朋友们。读完全文,结合艾热帕提的经历和性格,你认为他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以下是一些思考方向:

1.如果艾热帕提留学结束后,印度有更好的音乐发展机会,你认为他会选择暂时留下来吗?

2.艾热帕提对家乡的情感和对家人的牵挂,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他的决定?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当然,无论未来如何选择,我们相信这位追梦路上的“孤勇者”都将继续用音乐搭建起连接中印文化的桥梁,唱响属于自己的人生之歌。

本文由“我从新疆来”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了解熟悉而又陌生的新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