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来自网络,侵删!
“只要脑洞足够大,黄土也能变黄金。”
重庆一家火锅店老板用行动验证了这句话。
谁能想到,金灿灿的油菜花田里,竟能飘出麻辣鲜香的火锅味?
当游客们举着相机在花海中穿梭时,隔壁桌的食客正夹着毛肚在沸汤里七上八下,涮完还不忘摘片油菜叶子丢进锅里解腻。
这场面,乍一看像行为艺术,细一品竟是商业奇招——把火锅店搬进菜花地,老板的算盘打得噼啪响。可
现实却像重庆的天气一样魔幻:有人夸这是“沉浸式体验的天花板”,也有人吐槽“花里胡哨不如路边摊”。
到底是颠覆传统的神操作,还是昙花一现的网红套路?
你去赏“油菜花”,别人去吃火锅。
不得不承认,在油菜地里开火锅店,老板太有才了。
在重庆的一片油菜花地,有商家在油菜地里开起火锅店,来吃火锅的顾客,可以一边烫着牛肉,一边欣赏油菜花。
如果觉得太油腻了,可以现场自己摘点油菜叶子烫进火锅里,直接涮来吃。
创意是很好,但貌似生意不是很好。
一个很大的原因,这样的火锅店,主打一个“新意”,但火锅好不好吃,还是未知数。
另外,因为每一个餐桌的位置,距离都比较远,服务大概率是跟不上的,加上去洗手间也不方便,很多人只是来拍照,并不打算消费。
相比火锅,顾客估计更喜欢在油菜地里烤烧烤吧,这样有趣多了。
在油菜花田吃火锅?蚊子比毛肚还多!上次去拍照,隔壁桌大哥被蜜蜂追着跑,笑死,这哪是吃饭,简直是荒野求生!
老板怕不是看了《向往的生活》魔怔了?食材新鲜度存疑,花田里连洗菜的水管都没有,吃完第二天直接蹿稀,这波操作纯属‘要钱不要命’!
冲着‘春日限定’去的,结果发现桌子插在泥巴地里,服务员端锅得跨三条田埂。
但有一说一,夕阳下涮着鸭肠看花海,朋友圈点赞破了200,值了!
你会去油菜花地里吃火锅吗?
当“网红经济”撞上“乡村情怀”,支持者高呼“浪漫无价”,认为268元的人均消费买的是“发朋友圈的仪式感”;
反对者痛骂“智商税”,直言“油菜花沾上牛油还能不能榨菜籽油都是问题”。
真相或许藏在细节里:江津某花田火锅单日营收破10万,靠的不是菜品,而是“拍照—打卡—晒图”的流量闭环;
而另一家店因厕所远到“需要导航”,被游客戏称“膀胱挑战赛”。
这恰恰印证了消费升级的悖论——我们愿意为“诗和远方”付费,却受不了“近在眼前的现实”。
更讽刺的是,这类火锅店往往活不过一个花期。
重庆某网红花田火锅曾豪言要“承包四季”,结果夏天蚊虫肆虐,秋天花谢客稀,最后连锅底都长了霉斑。
说到底,靠天吃饭的生意,终究敌不过人间烟火。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老祖宗这句话,如今被玩成了“人间花海气,最坑凡人钱”。
想靠一片油菜花田就让人心甘情愿掏腰包?老板们怕是忘了:火锅的灵魂是滚烫的热闹,不是摆拍的寂寞。
建议商家们学学成都宽窄巷子——把厕所修得比景点还干净,服务员培训成“田埂闪电侠”,再给每桌配个驱蚊灯。
毕竟,真正的“沉浸式体验”,不该让顾客一边涮毛肚一边默念:“忍忍,拍完照就能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