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陆的景区和高铁上,一瓶普通的矿泉水往往要卖到10元,一碗简单的盒饭可能高达50元。

这样的高价,总让人忍不住嘀咕:为什么同样是卖水卖饭,台湾和日本的交通枢纽就能做到和外面一个价?难道真的是我们这里的商家特别“黑心”吗?

很多人都喜欢出去旅游,让自己的身心放松一下,让自己的灵魂在寂静中得到滋养,同时也能领悟生命的真谛。但是要出去旅游还真不容易,只要差不多风光秀丽的地方都围起来开发收钱了,而且票价还老贵,生活费用也很高,酒店费用也贵,更重要的是景区还会变着法儿收钱,总是想方设法把游客的钱掏空。





所以,没点家底资金不雄厚还真不敢到处旅游,直接消费不起啊。旅游成了一种高消费的奢侈项目,其实中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山国,全世界最高的山峰,最复杂的地形都在中国,从寒带到热带,从沙漠到雨林,应有尽有。不但如此,还有很多历史名胜古迹,比如长城和故宫,泰山和黄山,当然了现在要看这些地方必须要掏钱高消费才行,没钱不买门票是进不去的。

走进大陆的景区或高铁站,你会发现很多商铺都挂着“特许经营”的牌子。这些商家可不是随便就能进来的,他们得向景区或高铁运营方支付高额的场地租金,或者是按销售额分成。这些成本,最终都得转嫁到消费者头上。就像景区里的一家小吃店,每个月光租金就要好几万,不卖贵点,怎么赚得回来?

还有一个问题大城市的物价除了房价高以外,很多生活消费品或者或者物价并不高,这是因为大城市服务人群众多,能够产生规模化溢价,哪怕卖的东西便宜依然有利润;如果是偏远的景区消费者很少,哪怕买的东西很贵依然利润很少。中国地大物博,国土辽阔,很多边远景区和高铁修建成本很高,运费高,服务的人员少,所以价格适当上调一些也可以理解。但是价格也不能太高,太高了老百姓就没钱消费了,毕竟富人只占很少一部分。





而在台湾和日本,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他们的公共交通和景区,更多是把基础服务,比如便当、饮水,当作公共服务的一部分。政府或运营方直接管控价格,确保这些民生必需品不会贵得离谱。比如台湾的高铁便当,就是由连锁餐饮品牌供应的,和市区里一个价。因为运营方觉得,不能让乘客在封闭的空间里被“宰”,这是公共服务的基本责任。

大陆的景区和高铁,就像一个个封闭的“孤岛”。你一旦进去了,选择就非常有限。渴了?只能买景区里的高价水;饿了?只能吃高铁上的盒饭。这种封闭性,让商家形成了事实上的垄断,价格自然就水涨船高。

所以,同样是一瓶水,在城里卖两块,到了景区就变成了10块,换个地方身价倍增。

反观台湾,他们的便利店、车站便当店,和普通商业体系是完全打通的。你在台北车站买的便当,和你在市区便利店买的,不仅价格一样,味道也没什么差别。因为市场竞争充分,商家不敢随便涨价。就像台湾学者说的:“市场竞争是最好的价格监管。”





日本和台湾在公共政策上,更强调“基础民生服务均等化”。比如日本JR车站里的“駅弁”(车站便当),价格是受运输省指导的,不能随便乱涨。台湾也规定,交通枢纽的商品必须和周边商圈同价,违者重罚。这些政策,确保了民众在公共场合也能享受到和日常生活一样的物价。

而大陆则更倾向于市场化运营,允许企业通过差异化服务获取利润。这种政策导向本身无可厚非,但在一些特殊场景,比如景区和高铁,就容易滋生高价问题。毕竟,在封闭的环境里,消费者别无选择,企业自然缺乏降价的动力。

当然,也有人会说,大陆的景区往往地处偏远,运输和仓储成本更高,所以物价贵也是没办法的事。这话有一定道理,毕竟台湾和日本地域狭小,物流成本相对均衡。

但问题是,台湾的日常物价整体并不比大陆低,甚至更高。比如台湾的矿泉水均价6元/瓶,是大陆的几倍。但他们在交通枢纽却不额外溢价,这就说明,高价并不是不可避免的。

其实,台湾的物价高,更多体现在日常消费上。比如水果,台湾人均水果支出是大陆的3倍。但在公共领域,他们却能把价格压下来,让民众在出行时也能感受到公平。这种“民生优先”的理念,值得我们借鉴。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味抱怨。

毕竟,每个地方的国情不同,发展模式也不同。

在台湾和日本,高价已经体现在日常消费中了,所以他们在公共领域的价格控制,更像是一种“补偿”。而在大陆,我们虽然景区和高铁物价高,但日常消费相对亲民。而且,随着外卖平台的兴起,我们也有了更多规避场景溢价的方式。比如提前在市区买好便当,带上高铁;或者到了景区,用外卖软件点个餐,让骑手送到入口。这些方式,虽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但至少给了我们更多的选择。

近年来,大陆部分高铁已经试点“平价餐车”,提供15元左右的盒饭。虽然数量有限,但毕竟是一个好的开始。

未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政策的调整,也许我们的景区和高铁物价,也能变得更加灵活和亲民。就像台湾的N个细节一样,也许有一天,我们也能在高铁上买到和市区同价的便当,在景区里喝到平价的水。

说到底,物价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民生问题。它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也考验着一个社会的公平与效率。

台湾和日本的例子告诉我们,只要政策得当、市场竞争充分,即使在物价整体较高的地区,也能在公共领域实现价格均等化。而我们,也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让景区和高铁的物价,不再成为消费者心中的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