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17岁的高中生小宋(化姓)

放学回到家中玩起了手机

她看到一条微博说

在博文下留言可送游戏周边



小宋出于好奇发了一条评论

没一会儿

她就收到了一条私信

称只需选择一个公益项目

捐赠任意金额并截图发给对方

即可获得周边奖励



做公益还能得到礼物

何乐而不为

小宋选了一个儿童公益项目

捐款了35元并把截图发给了对方

满心期待能收到赠送礼物

却没想到等来了对方的责怪

对方称由于小宋是未成年人

参加这个活动后

导致公益捐款账户的金额全部被冻结

需要小宋支付6万元的解冻费

否则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小宋被吓到了

她添加了对方的QQ号

并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对方提醒

让小宋到一个没有人的地方操作



在对方的引导下

小宋偷偷拿了妈妈的手机

关上了房门

下载了一个叫“Fanbook”的APP

并打开了共享屏幕的功能

点开微信、支付宝查看账户中的金额

将钱全部提现到银行卡中



接着把收到的验证码

和妈妈的身份证等信息发给对方

操作完了一切

小宋如释重负地把手机还给了妈妈

但是妈妈拿到手机的瞬间

扣款短信不停发来

短短几分钟被消费35笔

损失17544.33元



在家人的追问下

小宋才说出了实情

这时家人才知道

小宋是遇到了诈骗



警方提醒

家长不要随意将手机银行、支付宝、微信支付等账号密码告知孩子,同时要加强与孩子沟通,引导孩子在遇到他人威胁恐吓时及时告知家长,遇可疑情况及时向公安机关咨询或报警。

来源:全民防骗局、昆明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