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林海东

2025年是朝鲜人民军的“训练之年”。这个“训练之年”主要有两点含义:一是将朝军“战斗能力提升至最高境界”;二是“适应现代战争的要求更加切实做好战争准备”。这不是我说的,是金正恩2月8日在中亲口讲的。

“训练之年”目的是什么?简单讲,就是朝军战法的改变。怎么改?一言以蔽之,适应新打法。什么新打法?简言之,俄乌战场的打法。这也不是我说的,是金正恩2.8建军节讲话和中都提到的。

以上是背景。

4月4日,韩国宪法法院8名法官一致裁定,通过了尹锡悦弹劾案,。同日,金正恩到访朝鲜特战部队训练基地,指导了特战部队的综合训练。这是两个基本事实。









从现场陪同人员情况看,朝媒报道中的“特战部队”应该就是第11军团,亦即名声在外的“暴风军团”,因为综合朝媒文字和图片报道,“特战部队指挥员”是李奉春中将,而他就是11军团长。当然,这还有其他证据支持,比如训练基地的环境、设施等,但我们就不一一举例了,因为朝媒没有说,所以我们也不说了。

金正恩的这次视察,本应是一次观察“训练之年”朝军战法如何改变的绝好机会,但目前朝媒公布的信息却让人感到很遗憾。训练倒是很综合,从狙击手训练到攻击敌方重要目标,再到胸口碎大石、“银枪刺喉”,但战法的改变却似乎没有,比如现在战场上流行的无人机攻击与防御。顺便声明一下,这里的“银枪刺喉”是借用传武说法,朝军用的是钢筋,准确的叫法应该是“钢筋双刺喉”,如下图。







也就是说,金正恩4月4日指导的这场朝军特战部队综合训练,在内容上、战法上都与他此前几次视察特战部队训练的情况基本一致(这一点,广大军迷可以作证;当然,您也可以去朝中社或《劳动新闻》官网查找相关报道)。

也就是说,“训练之年”主体战法的改变,并没有在特战部队4月4日的这次综合训练中明显体现出来。当然,这个可以理解,毕竟2025年还剩下三个季度之久,现在不改不等于年中或年底不改。这里面还有个重要因素,就是需要无人机列装以及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毕竟这种新战法是有一点现代技术含量的,与胸口碎大石、钢筋双刺喉这种传统人体技术不一样。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暂且搁下“训练之年”、主体战法改变这些因素不谈,来看时间点的选择。先郑重声明一下,以下均为个人看法,这种看法通常叫做“新闻分析”或“新闻评论”,与各路专家学者评论员在电视上表达看法的性质相同,与各位军迷大神在自媒体上表达看法的性质相同,但仅供各位参考,您完全可以不同意我的看法。

朝韩现在是敌对交战的两国关系,这是朝鲜及金正恩本人多次认定的,从2023年12月的,到金正恩;但这一点,。这是一个基本事实,也是常识。

尹锡悦去年12月初搞戒严的时候,曾经将“北”和“从北”作为借口,但朝鲜始终置之不理,偶有对韩国乱局的报道,也是只报道新闻、不做官方评论,朝媒只是借外媒的评论来间接表达看法。4月5日,朝中社、《劳动新闻》及时报道了尹锡悦被罢免总统职务的消息,依然是沿用上述方式。













在尹锡悦弹劾案宣判的当天,金正恩视察朝军特战部队并指导训练,而且亲自上阵打靶,命中靶心。这种时间点的选择有怎样的含义,其实一目了然。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点——

首先,对韩方示警,显示朝方的高度戒备。

其次,回应韩方行动。4月4日当天,韩国代总统韩悳洙召开国安会议、韩国国防部召开全军指挥官会议,要求保持和加强戒备,防止朝方趁韩国政局不稳发起相关行动。这虽然是老生常谈,但也代总统和韩军的职责所在。于是,在韩方这种态势下,朝方搞搞综合训练、显示一下朝军训练水平和作战能力,以作为对韩方上述两个会议行动的回应,其实也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第三,可能算是一种庆祝方式。众所周知,尹锡悦上台之初,朝鲜就已经多次公开表示,不与尹锡悦及其集团打交道,而且自去年以来多次表态认为尹锡悦下台难免。朝方的这种表态,可以从金与正2022年5月以来的多次谈话中找到,我就不一一列举了。也就是说,韩国宪法法院8位法官4月4日的一致裁定,实际上是符合朝方预期的,因此,以一次特战部队综合训练作为某种庆祝方式,是题中应有之义。从朝媒发布的照片看,元帅笑得很开心、很灿烂,我们当然不知道元帅是为特战部队的训练结果高兴,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但在尹锡悦下台的这一天,元帅的情绪相当好,这肉眼可见。

顺便看一下朝军攻占敌方重要目标的训练,照片拍得不错,尤其是最后两张,凸显了朝军特战部队的英姿,就是不知道实战的时候会不会也出现这种造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