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国民党头等战犯名单,卫立煌位列其中。隐居于香港的卫立煌看到这则消息之后,长叹一声:

“我有救了!”

同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了香港,卫立煌不顾国民党特务的监视,从香港向毛主席发去贺电,向毛主席表示祝贺。



图丨卫立煌旧照

卫立煌作为蒋介石手下的“五虎上将”之一,被列入战犯名单之后,为何说自己有救了?新中国成立之后,是什么样的原因,让卫立煌不顾危险向毛主席发去贺电?又是怎样的原因,让毛主席热切盼望着卫立煌返回大陆,还委以他重要职务?

延安一日结下深厚友谊

说起卫立煌与毛主席的交往,最早要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初,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集结十多万大军,开始由太原南下,妄图一举将山西全部拿下,进而侵占整个华北地区。时任国民党第二战区副司令长的卫立煌,将主力部队部署在韩信岭一带,对日军进行第二次阻击。

经过十多天的奋战,没能从正面突破的日军开始向侧面进攻,卫立煌的部队立刻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困境。在这个危急关头,朱老总和彭德怀率领的八路军积极出击,阻击了日军的攻势,配合卫立煌的部队进行突围。



图丨抗日战争中的卫立煌

正当卫立煌指挥部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之后,才发现自己已经被阻隔在了敌后,无奈之下,卫立煌只能够率领指挥部渡过汾河,进入吕梁山脉。当时日军将所有汾河之上的桥梁全部炸毁,卫立煌想要从吕梁地区突围变得十分困难,参谋处想出一个妙计,借道延安从陕西迂回到晋南地区。

当时这一条路线是最为安全的路线,然而却让卫立煌忧心忡忡,一方面延安在蒋介石眼中就是“匪窝”,自己借道延安不免引起蒋介石的猜忌,另一方面,自己这些年在蒋介石手下残害了不少的共产党人。

正当卫立煌难做抉择的时候,卫立煌的秘书赵荣声建议卫立煌还是走延安这条路,顺便还能参观一下延安。卫立煌敷衍说如今战事紧张,哪还有时间参观。赵荣声见卫立煌有些动心,推波助澜地说不需要很多时间,抓紧这个机会和毛先生见见面,听听他的议论,下次再想到延安就没那么容易了。



图丨赵荣声旧照

赵荣声为何极力劝说卫立煌从延安迂回呢?早在1936年的时候,赵荣声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在卫立煌身边当秘书,也是受到组织上的派遣,到卫立煌的身边做统战工作。正当这个时候,蒋介石的一封电报令卫立煌下定了决心。

当时蒋介石要求卫立煌到洛阳开会,有了蒋介石的命令,借道延安就成了合法行动,卫立煌高兴地对身边人说,自己要去会会毛先生,看看他用什么方法指挥部队。卫立煌借道延安的消息很快就传给了毛主席,中央和毛主席都极为重视这件事,专门成立小组接待卫立煌一行人。

当时很多同志都无法理解毛主席和组织上的做法,当年卫立煌四处残害共产党人,为何却要如此隆重地招待他?毛主席对此解释说,从大局出发,争取到卫立煌这样的国民党将领,对于整个国共合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严格来说,卫立煌当时还是我军上级,如果能够争取到卫立煌的支持,对于我军的处境将会有很大的好处。



图丨卫立煌与毛主席合影

4月17日,卫立煌率领指挥部就开始向延安进发,令卫立煌没有想到的是,还没进到延安城,随处都能见到宣传国共合作,团结抗日的标语。车队刚到延安城外,欢迎的队伍就开始敲锣打鼓,呼喊口号,令卫立煌深受感动。

在滕代远等人的陪同下,卫立煌穿过欢迎的人群,在天主教堂门口见到了早已等候的毛主席,毛主席走出客厅,同卫立煌等人亲切握手。大家彼此寒暄之后,卫立煌对八路军大为称赞,毛主席微笑着对卫立煌说:

“卫将军是第一位到延安的战区长官,和八路军友好合作,我们要沿着这样一条路继续走下去。”

在两人的交谈中,毛主席郑重地向卫立煌提出了目前八路军所面临的问题,卫立煌当即表示一定将问题解决。午饭期间,毛主席设宴招待卫立煌一行,席间毛主席破例饮酒,还和卫立煌留下了八张合影。晚上还举行了盛大的欢迎晚会。在晚会上,毛主席与卫立煌并排而坐,一边观看文艺节目,一边相谈甚欢,十分融洽。



图丨朱老总与卫立煌合影

第二天天刚刚亮,卫立煌一行人就离开了延安向西安驶去,毛主席派人亲自将卫立煌送到了30里外,一路上,卫立煌对身边人表示,自己对于此次延安之行非常满意,在延安他看到了中国的未来和希望,对于毛主席提出的问题,自己既然承诺要解决,就一定会履行承诺。

到达西安之后,卫立煌亲自来到总司令部西安办事处,给毛主席所在的第十八集团军调拨了子弹、手榴弹等武器弹药,牛肉罐头、黄豆罐头等食物,还有电话和医药用品。这批数目巨大的军用物资很快被装上了卡车,被运送到了八路军总部。



图丨卫立煌指挥战斗

延安之行对于卫立煌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在赵荣声的安排下,卫立煌认真阅读了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对毛主席更加敬佩。不久之后,卫立煌秘密派遣赵荣声前往西安八路军办事处,要求加入共产党。鉴于当时的特殊形式,卫立煌的入党请求并没有批准,但丝毫不影响卫立煌在多年之后的辽沈战役中对我党的有力帮助。

“对卫立煌家属予以保护”

借道延安同毛主席见面之后,卫立煌受共产党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担心卫立煌投靠共产党,在内战爆发之后不久,就安排卫立煌夫妇出国考察。当时卫立煌也不愿意卷入到内战之中,便和妻子从上海启程,前往欧美旅行考察。

借出国考察的机会,卫立煌想办法联系到了中国共产党,初到英国的时候,卫立煌的夫人便同身在法国的姨侄婿汪德昭取得联系,汪德昭是进步学生领袖,和中国共产党有着秘密联系,卫立煌一行人到达巴黎之后,支开了随行的军统特务,卫立煌秘密会见了汪德昭,请他尽快和中国共产党联系。



图丨卫立煌与夫人合影

在两人的交谈中,卫立煌分析了中国的未来形势,称自己回国之后还会受到蒋介石的重用,但自己绝不会再跟随蒋介石。并当即起草电报,表明自己将会站在人民这一边,尽快结束内战。不久之后,汪德昭将卫立煌的电报转到了有关方面,对方回复希望卫立煌能够选择时机做有利于革命的事情。

1947年10月,卫立煌接到蒋介石的命令,要他即刻回国担任东北“剿总”总司令。同年年底,卫立煌结束自己的考察之旅回到上海,当时国民党的部队在东北战场损失惨重,刚一见到蒋介石,蒋介石就让他立刻到东北上任,卫立煌试探性地推辞了一下,蒋介石劝说卫立煌,陈诚病得厉害,卫立煌去了东北肯定有办法。同时承诺卫立煌说:

“万一战局失利,责任也不用你来负。”



图丨卫立煌与蒋介石合影

在赶赴东北上任前,蒋介石亲自设宴给卫立煌饯行,次日还陪同卫立煌一同乘飞机前往北平,卫立煌到达沈阳之后,由于自己的手上没有实权,卫立煌并没有率军起义,但他采取了消极作战的态度,要求将及时给自己派援军,眼看着东北的国民党军被包围消灭,自己却按兵不动。在辽沈战役最关键的时候,卫立煌表面上摆出一副对蒋介石忠心耿耿的样子,甚至拍着胸脯对廖耀湘说:

“总统要我们什么时候闭眼,我们就什么时候闭眼。”

结果当廖耀湘准备带着部队赶去锦州解围的时候,卫立煌却找各种理由,拖延不给廖耀湘弹药和汽油的补充。同时卫立煌还让自己的心腹去做廖耀湘的工作,结果廖耀湘坚定地拥护蒋介石,卫立煌只能够极力拖延蒋介石破坏沈阳工业的命令,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予以保护。



图丨廖耀湘旧照

10月2日,蒋介石亲自乘飞机抵达沈阳,召集师级以上军官训话,大骂东北军消极避战,同时蒋介石还抛开卫立煌,亲自上阵指挥。然而战局已经不是蒋介石所能左右的,人民解放军很快攻克锦州,长春守敌也被迅速瓦解。辽沈战役结束之后,气急败坏的蒋介石下令,卫立煌在辽沈战役中坐失战机,立即撤职查办。卫立煌抓紧最后的机会,安排廖耀湘缓速推进,最终导致廖耀湘被解放军俘虏。

不久之后,卫立煌从沈阳逃回了南京,结果遭到了蒋介石的软禁,内战的爆发令卫立煌对蒋介石失去了信心,自己跟随蒋介石征战多年,却没有得到任何的实权,自己的部队被拆得七零八落,到头来自己还是光杆司令一个,同时卫立煌也看出了蒋介石对自己的不满,准备逃往国外以躲避蒋介石对于自己的迫害。



图丨蒋介石旧照

在蒋介石被李宗仁和白崇禧合力赶下台之后,卫立煌趁机逃出了南京,前往香港躲避隐居起来,然而卫立煌并没有因此被国民党的特务放过,1949年1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国民党头等战犯名单,蒋介石名列榜首,卫立煌被列第13位。卫立煌看到这个消息之后,长叹一声道:

“我有救了!”

次年2月,卫立煌向朱老总写信,称自己遭到蒋介石软禁,希望共产党的领导能够帮助自己照顾85岁的老母亲和亲属。对于这位国民党中的老朋友,毛主席始终没有忘记,当即作出指示:

“对卫立煌家属予以保护。”



图丨惩处战争罪犯命令

为什么卫立煌看到自己被列为战犯的消息,会发出“我有救了”的感叹呢?当时我党之所以公布战犯名单,就是为了保护卫立煌,来减轻卫立煌的“通共”嫌疑,让卫立煌重拾蒋介石对其的信任,躲过杀身之祸。

“你过去是有功的,可是却受了这么多年的苦”

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新中国成立,躲避在香港的卫立煌知道这个消息之后非常兴奋,一遍又一遍地听着广播,一次又一次地翻看着报纸。难以平静的卫立煌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他不顾国民党特务的监视,冒着生命危险给远在北京的毛主席发去了一封贺电:

北京毛主席:
先生英明领导,人民革命卒获辉煌胜利;从此全中华人民得到伟大领袖,新中国富强有望,举世欢腾鼓舞,竭诚拥护。煌向往衷心犹为雀跃万丈。敬电驰贺。朱副主席、周总理请代申贺忱。
卫立煌
一九四九年十月三日

毛主席收到卫立煌发来的贺电后非常高兴,虽然建国之初事务繁忙,但毛主席还是抽空给卫立煌回复了电报表示感谢,请港澳工作委员会的张枫转达给卫立煌。



图丨卫立煌回国

蒋介石为了防止卫立煌投靠共产党下了很大的工夫,先派卫立煌的同乡吴忠信前往香港,劝说卫立煌去往台湾,结果遭到卫立煌的严词拒绝。随后蒋介石又命令卫立煌曾经的老部下劝说卫立煌,去台湾或者其他任何国家都可以,台湾方面可以予以他帮助。结果再次遭到卫立煌的拒绝:

“我是一个中国人,我将来一定要回到新中国!”

1954年,美国和台湾签订所谓的防御条约,卫立煌知道这个消息之后非常气愤,认为国民党已经堕落到了不知羞耻的地步。随后香港各大报纸刊登了各民主党派、团体为解放台湾的联合宣言,卫立煌看过全文之后大为赞赏,称赞“这个宣言具有炎黄子孙之风”,同时卫立煌也表示自己也要发表讲话:

“解放台湾,完成统一大业,有什么不好!”



图丨毛主席与卫立煌亲切握手

这件事很快传到了北京,毛主席、周总理非常赞同卫立煌的义举,并认为卫立煌“现在是回来的时候了”。周总理亲自指示香港的地下组织去做卫立煌夫妇的工作,卫立煌无比激动地说:

“我愿意用我的余年报效国家,我要革命,别的什么也不想。”

1955年3月15日,卫立煌在周总理周密的安排下,秘密到达广州,刚一到广州,卫立煌就给远在北京的毛主席、周总理和朱老总发电致敬,报告自己已经回来的消息。同时还将自己早已经准备好的文章交给新华社发表,呼吁在台的友人认清形势,跟着共产党走。



图丨毛主席宴请卫立煌

在毛主席的建议下,卫立煌一路北上在各地参观游览,次月6日,卫立煌携夫人抵达北京,受到了热烈欢迎,当晚,周总理和邓颖超设家宴招待了卫立煌夫妇。半个月之后,卫立煌接到毛主席秘书打来的电话,称毛主席将要接见他,卫立煌满口允诺。

当天下午五点,卫立煌再次见到了分别17年的毛主席,两人握手拥抱,十分高兴。毛主席紧紧握着卫立煌的手说:

“你过去是有功的,可是却受了这么多年的苦。”

卫立煌听完毛主席的话摇摇头,握紧毛主席的手说自己不苦,从现在开始,自己将努力报效国家。在毛主席为卫立煌安排的晚宴上,毛主席详细询问了卫立煌这些年生活的情况,同时简单介绍了建国之后国家发生的变化。



图丨50年代卫立煌夫妇和儿子儿媳

从此之后,毛主席经常就一些重要的问题询问卫立煌的意见,由于卫立煌在抗战和解放战争中对我党都有着突出的贡献,因此在卫立煌回国之后,先后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等,之后又担任了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1957年周总理会见来访的苏联苏维埃主席,卫立煌受邀出席欢迎酒会,周总理向苏维埃主席介绍了卫立煌。当年卫立煌率领远征军痛击日军扬名海外,苏维埃主席也对这一段历史有所了解,热情地握着卫立煌的手说:

“只要我们团结一致,我们就是无敌的。”

周总理说国共两党之前已经有过两次合作,毛主席接过周总理的话说:

“我们还准备进行第三次合作。”

第二天《人民日报》上就刊登了周总理会见外宾的新闻,标题是:“毛主席说,我们还准备第三次国共合作”。卫立煌深受毛主席的鼓舞,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国家统一的事业中,然而好景不长,卫立煌常年驰骋沙场,令自己的身体积劳成疾。



图丨周总理参加卫立煌追悼会

1958年卫立煌感到身体不适,经过医生检查之后,被确诊为糖尿病和高血压,没过多久又并发心脏病,经过医生抢救脱险。住院期间卫立煌不顾医生劝阻,坚持每天看书,听报上的重大消息。当听说周总理对台湾局势发表了声明,当即当家人代笔给周总理写信,表明自己的态度:

“......解放我国领土是我国人民神圣权利,任何外力不能干涉......现在我虽卧病,但对我所能及的事,愿意尽力来做。”

1960年1月17日,卫立煌因病逝世,终年63岁。毛主席等领导人向他送了花圈,周总理特地从上海赶回到北京参加他的追悼会。在数千字的悼词中,张治中称卫立煌“为至今还徘徊歧途的台湾国民党军政人员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